提供氣候變遷解方的原民野菜智慧 「新野菜美學」特展即日起展出一整年

「新野菜美學」特展今日開幕,「野菜教母」吳雪月在展場外的阿美族傳統工寮「達魯岸」前說明展覽內容。(攝影/游昇俯)

臺灣原住民阿美族有豐富的野菜採集食用文化,除了廣泛為人所知的樹豆、紅藜、小米,漢人會吃的過溝菜蕨(過貓)、黃麻嬰(麻薏),連原本用作建材、風味帶苦的黃藤也懂得食用。由「野菜教母」吳雪月舉辦的「新野菜美學」野菜文化特展今(5)日開幕,農委會林務局長林華慶表示,人類商業利用植物種類少,氣候變遷下糧食安全是重要課題,應該更加向原住民傳統智慧學習。

花蓮縣洄瀾灣文化協會理事長吳雪月說,「阿美族是很會『吃苦』的民族」,許多野菜味道帶苦、帶澀,但其實稍加處理即可去除,她個人很喜歡吃黃藤的藤心,因黃藤是重要建築材料,過去會拿來蓋房子,因此捨不得吃;臺中人會吃的麻薏,阿美族也會吃,老人家還會用黃麻的皮做麻繩,搓麻繩以致腿毛都沒有了。野菜除了食用,也常應用於祭品、器具上,與原民文化緊密聯繫。

吳雪月指出,阿美族餐桌上永遠有兩三個碗公盛湯品,老人家常叮嚀,湯要喝光、營養都在湯裡,兩道菜以外,時常還有一盤雞心辣椒、一盤生薑,「阿美族吃辣椒像吃花生」,她上國中以後才知道辣椒、生薑是漢人飲食的佐料,但對阿美族來說是「菜」。

「新野菜美學」特展展出20種原生作物種子。(攝影/游昇俯)

展場外草地展示人工栽培野菜,讓民眾可親睹野菜。(攝影/游昇俯)

林華慶表示,全世界人類各民族利用植物高達5千多種,但其中真正商業化大量利用的僅5、60種,此時氣候變遷已明顯衝擊,更應該學習原住民利用植物的豐富智慧;許多野菜早期認為不具經濟價值,品種逐漸流失,生長野地裡的也受到除草劑等威脅,因此林務局從106年起也支持吳雪月以「保種於農」、種植田間的方式進行野菜保種,已成功保種20多種,其中12種更被送到亞蔬中心,作為世界農業資產保存起來。

農委會林務局「新野菜美學」特展,即日起於臺北市市定古蹟「林務局保育小站」展出至明年7月31日止。今日開幕,除了林務局長林華慶,監察委員浦忠成、范巽綠等人也到場支持。透過展場中的四季野菜圖鑑、20種原生作物種子,以及在展場外草地展示人工栽培野菜,讓民眾親近其不曾認識、食用的野菜,認識阿美族野菜採集文化;展場外草地上更以九芎、茅草搭建阿美族傳統工寮「達魯岸」,體驗原鄉氛圍。

由「野菜教母」吳雪月(左2)舉辦的「新野菜美學」野菜文化特展今日開幕,農委會林務局長林華慶(左1),監察委員浦忠成(右2)、范巽綠(右3)等人也到場支持。(攝影/游昇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