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人間的李安妮 首談農業人父親李登輝燦爛的農業遺產

李安妮「回到充滿歷史回憶的場所」,從歷史軌跡發現父親前總統李登輝的起點「農業」。(攝影/吳尚鴻)

李登輝前總統逝世2周年前夕,《永遠的農業人:李登輝與臺灣農業》一書正式出版,李登輝基金會董事長李安妮今(29)日說,她就讀研究所時住在市長官邸,「回到充滿歷史回憶的場所」,從歷史軌跡發現父親的起點「農業」,她期待能繼續發掘父親李登輝留下的資產。

李安妮透露,2年前他的父親回到天家時,家人們都鬆了一口氣,「因為我們終於可以回到民間了,當一般的老百姓、過自由自在的日子」,不過,沒多久交通部前部長林佳龍就舉辦了「李登輝學」研討會,這場研討會觸發她想要做一點事,就是透過李登輝學建構臺灣學的原型。

李安妮去年5月接任李登輝基金會董事長一職,開始認真整理李前總統留下來的各種資料,「但發現這些東西遠超過我能力範圍所能處理,是多元化、多角度、多面向的資料,從感性到理性,從大我到小我,有太多內容,面向極廣」。

李安妮與李前總統曾暫住臺北市長官邸,今天「回到充滿歷史回憶的場所」發表新書令他感念,但李登輝學相關書籍出版與研究,目的並不是崇拜偉人,而是得到建構臺灣不同面向的典型與角度。(圖片來源/臺北市文化局網站

《永遠的農業人》一書所紀錄的內容,是李安妮最想整理李前總統生前資料的最初十年,「這本書他是從爸爸的初始點,從農業的角度來詮釋這位先人與臺灣的關係」,李安妮說,其實從原住民、音樂、文化、體育等很多面向都可以研究李登輝這個人,把李前總統視為臺灣典型代表人物,目的不是去崇拜他,而是希望藉此人物建構臺灣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個面向,這應該是她父親最期待後代做的事。

值此李前總統逝世將滿2周年之際,李安妮說,要把李前總統留下來的,不論是抽象的,還是具體的文物資料都匯集在一個有機體場所裡,讓臺灣後代子孫可以在這個有機體中建構出臺灣的主體性,也透過與國際人士的交流研究,從多個面向來訴說李前總統的故事,彰顯從臺灣這塊土地上產生出來的人物,期待能繼續發現李登輝留下的資產,並以此建構豐富多元的臺灣。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