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除田間雜草一直是讓農民頭痛的問題,農委會農業試驗所開發出一種以植物油脂為主要原料的植物油除草劑,可適用防除絕大多數雜草,且噴施1、2小時即可造成雜草衰萎,除草效果良好;其使用原料單純,未來期望開發成新型免登記植物保護資材,讓農民使用對環境更友善。
農試所開發植物油除草劑,是以2種植物油及1種植物精油為主原料,加入複合乳化劑,經過皂化、純化及加熱等製程技術所製成。農試所助理研究員蔡耀賢表示,植物葉片有角質、蠟質等構造防止水分逸散,僅透過氣孔調節蒸散作用,此技術製成植物油劑可破壞雜草葉片的角質及蠟質,使其無法阻止水分逸散,進而脫水枯死。
以國內常用化學除草劑嘉磷塞為例,其除草機制在於抑制雜草的莽草酸循環(shikimate pathway),噴施後約3、4天可見效,農試所植物油除草劑則是透過讓雜草脫水達成防除,作用機制類似免登記植物保護資材「壬酸」,在高溫強光環境下,噴施雜草1、2小時後即可看到雜草葉片因缺水軟垂。
蔡耀賢指出,壬酸是pH值大約4的酸性藥劑,有農友頻繁使用下造成皮膚灼傷,相較之下他所開發植物油除草劑pH值為6.5、偏中性,對使用者更具安全性。但因此植物油劑屬接觸型除草劑,非系統性除草劑,只有接觸植株部位才會發揮作用,大型雜草仍可能透過走莖等另萌發新芽,且此油劑獨獨對莎草科的香附子防除效果不佳。
油劑物質常運用來避免水分散失,但蔡耀賢的植物油劑卻是透過製程改變植物油性質,讓它破壞雜草的角質、蠟質,蔡耀賢說,他原本是要開發以植物油為原料,防治蚜蟲、葉蟎等小型蟲害的「農皂」資材,但噴施植株卻發現植株因此萎凋,意外促使他進而往除草劑研發。
目前此植物油除草劑技術已經成熟,但技轉授權或申請成為免登記植物保護資材等事宜,仍在規劃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