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銀攜手共創新氣象 從友善耕作萌芽的跨世代情誼

溪州尚水友善農產

溪州尚水友善農產是由一群熱愛溪州的青年所組成,由左至右依序為顏伯如、巫宛萍、謝宗穎、紀心韻。

文/何宜嬨 攝影/王士豪

黃燦燦的油菜花田,冒出了幾個小人影,伴隨著歌聲從遠方緩緩走來。「尚水是從生態復育起家的。以平原來說,溼地保育的方式就是水田,所以我們把尚水米的水田跟溼地保育扣合在一起,以友善耕作來復育土地。這也是把採訪地點安排在『純園』的用意。」溪州尚水友善農產(簡稱尚水)創辦人之一巫宛萍,邊說邊向小朋友打招呼。由於碩士時期攻讀社區營造,巫宛萍參加了彰化縣溪州鄉第一屆文化季,沒想到就此愛上溪州的人文風景。

「 純園是吳晟老師(臺灣鄉土作家)的樹園,裡面約有4甲地是尚水米的契作田區,過去尚水的活動都在這裡舉辦,現在主要是華德福自學團的上課場地。滿有意思的,走到一個階段後,有不同的團隊進來,為地方帶來新面貌。如同尚水、莿仔埤圳產業文化協會和『我愛溪州』,其實三者是一樣的,只是事務上的分工不同,而我們決定留在溪州的共同點,是因為認同吳音寧(前北農總經理,亦為尚水成立的幕後推手)想推展地方文化跟友善環境的理念。從2010年起到現在,慢慢聚集了現在的夥伴們,一起朝著讓溪州更好的目標邁進。」巫宛萍表示,農村能獲得的資源並不多,許多事務的推動是由團隊青年與在地耆老通力合作。「長輩有豐富的農業經驗,請他們專注務農、提供農事相關的指點,其餘像推廣、銷售及維持產線運作,就交給尚水處理。」

種米學問多 多元獎勵促進農民參與

「尚水以保價收購鼓勵農民投入友善耕作,但我們的契作方式比較不同。」尚水創辦人之一紀心韻說明,友善耕作不使用農藥、化肥與除草劑,因此收成量會比慣行農法來得少,若再以產量收購,農民的收益會減少很多。「以溼穀來說,友善耕作的平均收成量是1分地1,000台斤,有的會到1,200台斤;慣行可能超過1,500,甚至2,000台斤。另外還有折穀率跟碾米率的問題,實際上能賣的量更少。尚水統一以1分地2萬元的價格收購水稻,不論這1分地的產量是500台斤還是1,000台斤。」

紀心韻坦言,儘管立意良善,卻對公司財務造成沉重負擔,遂融合對地給付的元素,將收購價改為1分地1萬5,000元,超過年平均產量者再額外提供獎勵金。「我們想讓每位契作農民都領到獎勵金,所以達標門檻並非平均收成量,而是比平均量再少一點。農友也很體諒我們運作上的成本,都贊成這樣的調整。」

聊起推行友善耕作的過程,巫宛萍說:「當時居民對友善耕作沒有太多的概念,甚至有一些誤解。我們邀請農友來上課,也舉辦友善耕作團的參訪,帶農民出門玩,順便聽聽別人的經驗談,給自己更多信心:做友善耕作是有錢養得起家的。」透過「走廚房」的日常拜訪,以及大型活動如評米會、黑泥季,使居民逐漸了解友善農法,契作人數亦隨之增加。

「參加過契作的總人數超過30位,其中固定班底大約15、16人。如果年輕人想耕作但沒有地,我們會洽詢農民分租田地。不過,年輕人的想法、操作方式跟長輩不同,難免會有摩擦,我們就要下去協調。」紀心韻表示,「巡田人」便是與農民「搏感情」的要角,既要計算插秧與收割時間的配合調度,擔任農事之間的溝通橋梁,還要查看是否有人偷偷下農藥或化肥,以確保友善農法的落實。「為了符合烘米廠要求的基本噸數,得和農民協調收割時間,才能湊到合格的收成量。曾發生一件很尷尬的事,當時正值收割期,收割機很搶手,那位農友長期合作的收割機一直不來,但烘米廠的爐子沒辦法再等了,我們只好叫了另一臺來收。沒想到最後竟然兩臺同時出現!」那時的僵持局面,紀心韻仍歷歷在目。「另一位元老級夥伴陳慈慧曾說:『原以為種米很簡單,把米種出來、有人買,這樣就好了。』但真的投入後,發現這過程沒有那麼簡單。」紀心韻指出,即使臺灣稻米機械化技術十分成熟,但對於尚水這般的中小型企業而言,沒有財力購入那些機械設備,一切並不容易。

溪州農友
年度評米會(上圖)與參訪活動(下圖),是維繫溪州農友凝聚力的重要盛事。(圖片提供/尚水)

地方工作站誕生 農民遮陽避雨的一把傘

巫宛萍強調,加入尚水契作的重要條件是:田地要吃得到濁水溪的水。「工業區陸續進駐,嚴重影響灌溉水,逼得很多人抽地下水來用。從2000年起到現在,水源是供4天、停6天。」即使水源取得不易,尚水仍堅守生態復育的信念,要求契作農民只能使用濁水溪的地表水。「漸漸地你會發現,事情進行到一個程度,會有一個轉機,例如地方工作站的出現,就是新的轉折。」

巫宛萍指出,常人對工作站的印象是提供創業資源與就業機會,卻忽略了與在地關係的緊密度,才是首重的面向。「我們常年在溪州,並不了解其他鄉鎮情況,今年起從水源頭去拜訪性質相近的社群夥伴,再透過工作站來建立互動網絡。」此外,當農民遇到公部門相關問題,亦可尋求工作站的援助。「去年8月颱風來襲,農民申請稻米災損,慣行的有通過,友善耕作的卻沒過。不同農法的災損認定,應該有不同標準,並非都用慣行的角度來判斷。」不論是協助農友了解災損判定的基準,或是一同檢視機制中的不足,工作站儼然是尚水服務農民的另一個化身。

團結力量大 施比受更有福

在溪州走過10年歲月,箇中滋味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有認同我們的人,也有嫌棄我們的人。勸導不要使用除草劑時,有人斥責我們是在刁難找碴。雖然長輩很少開口說什麼,但他們都用行動來表達對尚水的信任,不管是持續契作,還是向親朋好友分享尚水的理念,甚至幫忙賣米。像有一次突然接到企業大量訂單,我們忙到半夜,不知道去哪裡找菜車的回頭車來載貨。幸好有農友透過交情去協調,才找到車順利出貨。」紀心韻認為,從長輩身上看到的熱情,有時反倒比年輕人多。「尤其是公共議題,例如臺灣要不要加入CPTPP、農友的未來在哪裡等等,長輩很樂意表露自己的想法,也更關注周遭情勢變化,這點是我們可以去學習的。」

溪州尚水米
遠近馳名的溪州尚水米,來自於尚水與農友同心協力落實友善耕作的成果。(圖片提供/尚水)

「外界對於尚水的印象是:我們在幫助農民。但我認為,其實是農民在幫助我們。」巫宛萍闡述,去年疫情延燒,一些農民媽媽得知尚水將推出蔬菜箱,便主動提供可搭配應用的烹飪點子。「尚水跟農民的關係是互相的,假如沒有願意參加友善耕作的農民,尚水就不會有現在的成果,也無法帶給消費者健康天然的產品。」隨著地方創生風潮興起,紀心韻建議先與在地產生連結,找出當地真正需求。「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一群人的力量卻是無限。夥伴未必是年齡相近的人,也可以是地方阿伯或阿姨,有時候長輩反而是很好的戰友呢!」

關於尚水的下一步,巫宛萍興奮道:「擴廠!因為企業認養的友善耕作土地變多了,需要增加產線,加上倉儲向來都是跟別人租借,調度上沒有很方便,所以開始準備擴廠。再來是公益米糧,會繼續透過社群的力量來捐米伴老。這兩個會是尚水近期主力推動的項目。」紀心韻補充:「想當年,我們的雄心壯志可是『讓整個溪州都變成友善耕作!』沒想到這條路走了好久,我們會繼續努力的。」

農民賴世章與尚水團隊
尚水與溪州農民感情融洽,賴世章種植整田的波斯菊作為綠肥,他拔起其中少數的向日葵植株送給巫宛萍。

善用自然機制 感受友善耕作的魅力

「一開始我只是好奇想挑戰看看,後來發現社會有轉向友善農法的趨勢,呼籲大家要照顧土地,我也想盡一份心力。」從農30餘載的賴世章,支持尚水契作已有9年半的光陰。「農人是最先接觸作物的人,不噴藥的話就不用擔心吸到有毒物質。剛開始時真的很不習慣,一來是量這麼少,擔心收成期真的有東西可以收嗎?二來是鄰田農友也會關心:『啊你的稻子怎麼看起來快掛掉了?肥料不夠的話我這邊有啦!』」賴世章說,友善耕作的稻米看似弱不禁風,但成果超乎想像。「出穗時很漂亮,稻子的高度跟顏色都差不多,不會一高一低,這裡黃或那裡綠,原來不用藥也可以長得很美、很健康。」

資深農友賴世章
資深農友賴世章認為,從事友善耕作所帶來的效益,不僅能保育自然生態,更因務農時免於農藥荼毒,使得身體健康、心情愉快。

友善耕作提倡遵循自然的觀念,大幅改變了賴世章的農作方法。「就算用有機肥,也要適時適量才能畫龍點睛。福壽螺也同理,有人說牠是害蟲,但我覺得只要牠出現的時機是對的,等於幫你天然除蟲。」由於福壽螺只吃小秧苗,待秧苗長大了不再鮮嫩,便改吃周邊剛萌芽的雜草。「取決於氣溫狀況,插秧後大約20~30天左右,這段期間不能讓福壽螺跑進田裡。我都在灌溉水的入口架設網子,把牠們一網打盡。」

聊及尚水契作特色,賴世章笑稱這間公司似乎沒考慮要賺錢。「我原本預想有打平就好,不求賺很多,沒想到尚水的契作條件滿優渥的。我說不用給這麼多,他們說:『你一定要拿,因為這是農民應得的。』哈哈!親朋好友聽了也覺得很驚訝,感覺他們是來做公益而不是要營利。雖然量比慣行少,但友善耕作的優勢在於二期。按照尚水契作的算法,做友善的利潤甚至比慣行高,而且穩定很多。」

尚水契作田區
契作田區於稻米收割後,進入休耕期,以利土壤充分休息。

陪你一起吃飯 公益食堂凝聚村落情感

「2016年公益食堂剛起步時,只有80幾人參與,現在大約有180多人來吃飯。可以成長到這麼多人,歸功於尚水提供了很多支援,讓我們不會感到孤軍奮鬥的無力感。」溪州鄉大庄社區總幹事周郁真說明,公益食堂的立意是鼓勵老人家走出來與外界互動,供餐對象為65歲以上長輩,亦視對象狀況微調標準,譬如未滿65歲但身有殘疾或獨居者,亦納入用餐者範疇內。「以前我們都是自己張羅費用,煩惱怎麼募款籌錢,後來尚水幫我們寫了『捐米伴老』計畫申請經費,也會定期捐米給我們,讓食堂有充足的飯糧。」

關懷照服員陳美玲補充,在尚水的協助下,村民們都很重視公益食堂在生活中的分量。「自從有了食堂,農民就記得平日中午11點半要準時放下農事來吃飯,再也不會做田做過頭,餓壞肚子。除了大庄村村民,榮光村跟成功村的阿公阿嬤也會來吃飯,而幫忙供餐的志工大約有20幾位,環保志工則是7、80位,無形中也凝聚了村里向心力。」

周郁真感慨:「我們的資源有限,有時候自顧不暇,尚水卻常來關心我們的狀況。攸關農民跟在地事務、健康和環境議題,他們都義不容辭跳進來做。」大庄村村長陳元振點頭附和:「幸好有這群年輕人從後面給我們推力,社區才能更好。一路走來,感覺大家是越做越開心。」尚水團隊的出現,不但為溪州鄉親搭建了經驗傳承的舞臺,也串聯了老、壯、青年的世代交集,更織起了人們與鄉土之間的情感認同。

大庄社區總幹事周郁真(左)、村長陳元振(中)與照服員陳美玲(右)
大庄社區總幹事周郁真(左)、村長陳元振(中)與照服員陳美玲(右),致力於公益食堂的推廣及運作,活絡鄉里耆老的交流。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2年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