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賽德克部落風采 南豐社區串連返鄉青年、實踐苦茶油產業六級化

南豐社區居民

南豐社區看好油茶的經濟潛力,成功克服諸多困境,推動原鄉苦茶油產業化。(圖片提供/王嘉勳)

文/楊雋珩 攝影/黃毛

要建構順應原民生活文化的產業模式,對充滿結構性問題的原鄉並不容易,但南豐社區的案例為其他人捎來希望。在王嘉勳的帶領下,居民重新牽起人與土地的連結,又藉油茶摸索新時代的產業鏈建構與營運,打下經濟基礎也一併達成文化傳承和環境永續的使命,成功吸引十幾位青年陸續回流創業。

紐國震撼發願「找自己」 從蓋家屋省思文化核心

南投縣仁愛鄉南豐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暨東岸部落產業促進發展協會理事長王嘉勳,返鄉至今已邁入第1 8個年頭。問他推動原鄉地方創生的心得,他分享,第一是「在地方處理事情,很多都是經驗法則,拿什麼理論來套都沒用,也很難立竿見影。」第二,「為什麼當初我很確定要抓農業來做?因為那是最根本的。部落以農業為基礎、農業產值最高,若要推觀光旅遊、食農教育,也都跟土地有關!」

南豐社區位於埔里往霧社的台14甲線公路旁,8成以上居民是數代前遷徙至此生活的賽德克族,是什麼讓王嘉勳深刻體認須從農業著手振興家鄉,一切源頭,得從他大二時的一趟紐西蘭參訪之旅說起。

那次進入毛利族家屋,他發現不同家族的柱子、牆壁都描繪著悠遠的故事與傳統,反觀自己,國小畢業便離開家鄉求學、不會講族語,甚至連自己的原住民名字都不知道,內心強烈的衝擊,開始勾起他想返鄉找自己的渴望。於是大學念醫管、研究所念經營管理,王嘉勳畢業後,放棄前往中國擔任臺幹的機會,返鄉成為社區發展協會的一員,開始摸索原鄉發展的深層議題與解方。

剛開始並不順遂,但在他與族人合力完成興建傳統家屋的計畫後,一切有了轉機。過程中,他與其他青年聆聽長輩分享過去的族群歷史和生活樣貌,重新凝聚了世代間的情感與對賽德克族文化的認同。對王嘉勳而言,他也修正原本熱切想實踐在大都市所學的新知觀念、「改革」部落的態度,反過來真正領悟:原鄉並不怕沒有豐富的自然人文資源,但如果一味複製其他地區模式,丟失自身與自然環境息息相關的信仰與知識脈絡,失根的原鄉,恐繼續流失自主性和特色。

賽德克族家屋
王嘉勳18年前返鄉投入社造,先從蓋家屋凝聚共識,也從中了解部落的發展脈絡和土地倫理。

農業知識與資本不對等 租地打工的惡性循環

「我們必須用自己的方法,去解決自己的問題。」哪些問題?想延續人、部落、土地間緊密依存的系統生態,王嘉勳首先要面對原鄉農業長期以來的惡性循環。

他解釋,一是部落「三農」貧農、老農和青農的問題。貧農指缺乏資本或不夠勤勞者,和老農一樣,可能持有很多土地,利用效率卻很低;青農沒有土地,返鄉兼農兼商看似斜槓,收入和前景卻不穩定。二是部落農地長期遭外來租戶以形同「賣地」的10~50年租約向本地人承租,再聘用其擔任農工耕種。

兩者交織的結果,使部落普遍出現「在自己的土地上為他人耕種」的荒謬現象,且外來租戶挾現代化溫室、機具和經營知識的優勢進入部落,心態上只將產量擺第一,不介意耕作方法是否破壞地力甚至汙染生態。「變成一開始因為沒有本,族人覺得我租地給你,還有租金收入,當你的農工也有工作做。」起初種茶葉,後來興起種高山蔬菜,接著換種生薑,王嘉勳感嘆,「弄到後面土地越來越差,你再把土地還給我,我也沒有辦法種啦……」無力翻身的族人,繼續靠租地、當臨時工度日。

怎麼改變盤根錯節的發展困境?學管理出身的王嘉勳,從盤點資源切入,也成立產銷班組織眾人共學,積極為部落導入多元的資源活水。他率領社區發展協會詳細記錄每塊土地的使用現況,透過儲蓄互助社募集資本租地、規畫生態棲地示範園區,推廣「公田共耕」制度,同時開課教導農友學習自然農法,順勢結合小農契作、地產地銷的熱潮,嘗試打破原鄉封閉的產銷供應鏈。

王嘉勳指出,「一開始我們想強調的其實是教育。因為追根究柢,過去就是沒有一個平臺,讓大家分享交流、一起進步,等彼此慢慢提升,很多事情自然解決。」返鄉8年的產銷班生力軍李睿洋也以種樹澆水比喻:「過去我的阿公種樹,他澆的水只有兩滴,一滴是刻苦一滴是經驗,所以樹永遠長很慢。可是現在不一樣,我們澆的水,已加上專業技術和知識。」

南豐社區生態棲地
南豐社區曾是臺灣三大蝴蝶谷之一,王嘉勳說服族人一起闢建復育蝴蝶等物種的生態棲地,並推動「公田共耕」和自然農法課程。(上圖提供/王嘉勳)

重新催生苦茶新經濟 創建產業化成功經驗

紮好基本功後,近年來南豐社區也朝著實現原鄉苦茶油產業化的願景邁進。萌芽契機是2012年王嘉勳進行盤點工作時,意外發現部落竟累積有十幾公頃大的油茶種植面積。起因是早年政府為了水土保持頒布獎勵造林政策,長輩們為換取造林補助而種。2013年食用油風暴、苦茶籽生果價格飆漲,王嘉勳和族人意識到油茶榨油的經濟價值,想要賣卻才知道,由於過往採粗放管理和品種差異,地方產出的苦茶油論質論量,都難以端上檯面。

直到2017年起,王嘉勳主動找上原住民族委員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水土保持局、農業改良場等單位合作苦茶油產業輔導計畫,以學術研究為根基,導入相關知識技術,才讓產業化的理想漸上軌道。生產方面,他們建置智能育苗場,引進移苗機、紙筒自動填土機與紙袋育苗技術,透過扦插選育性狀優良的母種,協助農友逐步汰換大果品種、新植油量豐富的小果品種,提升種仁的榨油表現。

油茶
過去油茶在部落被當作造林樹種,多採粗放栽培,南豐社區則新植豐產種苗,輔以智慧化管理,持續開發油品加值產品。

在加工和行銷通路方面,為攻進高價值的食用油與保養品市場,他們也優化採果後的乾燥、脫殼、烘炒製程,引入多用途乾燥設備,確保種籽儲存的乾淨和新鮮程度,建立油品產地認證制度與共有品牌「萃山尋」,推出常溫、低溫榨油產品。更令人眼睛一亮的是,透過林試所協助,社區也技轉了來自日本的保溼油茶月牙油配方,讓原本1毫升2元的苦茶食用油,再翻身為3毫升350元的手指保養機能油。

翻轉原本「隨便種」的油茶為部落特色農業招牌,王嘉勳說,近年產銷班仍不斷協助農友經由新品打樣和產品規格化的過程,開發有話題性的油茶系列產品,並整合在共同產銷平臺上對外販售,希望擺脫原鄉產業以往多屬單打獨鬥又不諳市場操作的弱勢。眼光放的很遠,王嘉勳也提到,「苦茶只是一個題目,我們先把這個題目做起來,從最不熟的品項開始累積,等到整個商業模式都弄清楚,像今年咖啡,未來茶葉、玫瑰就可以進來啦!」

萃山尋 保濕油茶月牙油
社區技轉林試所的保溼油茶月牙油配方,可用於指甲與指緣肌膚的修護保養,讓苦茶油價值瞬間翻增數十倍。

建立返鄉創業支持體系 協助青年適得其所

腦袋裡融合了在地文化底蘊與主流社會的商業概念,王嘉勳也提出他對南豐創生路線的另一個詮釋。「大家都說原住民愛分享,卻不清楚我們在分享之前,是先有協商互惠、中間分工合作的過程,才能來談最後的共享、分享。」以產業六級化來說,即他努力地讓每個人都在對的位置上,賦予其適才適性的工作,若有不足之處,就一起上課受訓。從提升第一線生產者知能、穩定原物料品質開始,有的青農例如李睿洋等人,若有能力處理商業部分,「我們就輔導他們創業,公司對公司,中間讓事業體開始對接,形成聯盟相互扶持。」有的青年具備的是其他專長,例如平面設計、廣告文案,「他們回到部落被我們訓練2~3年後,又會再離開,因為他已了解部落的問題,就可在都會區發揮專業,協力部落產業的銷售。」

有上、中、下游不同角色和組織持續投入能量相互帶動,一個支持青年返鄉就業的系統便能日漸成形,讓各人在類似集團式經營的體制下各司其職,團結對付主流市場,也尋找自己的藍海。

針對青年返鄉容易碰到的盲點與困難,王嘉勳也提醒:「先把自己倒乾淨吧。」鼓勵青年應先求理解地方、萃取出感興趣的領域,再來思考如何將自身專業運用在部落的缺口上,即便沒有捷徑,但有的是方法。若是一味想導入各種創新思維與模式進入部落,或渴望復振傳統又未能將之轉化成可與市場接軌的服務或商品,成果都有限。

栽培人本資源 持續擾動地方沒有盡頭

「現在我們更希望培養的是人本資源,不是人力資源,而且要打團體戰,把每個部落像我這樣的青年組織起來,一來資源可以共享,二來青年在地方的效果才會真正發揮出來。不然每個人都要跟我一樣花18年嗎?」王嘉勳苦笑。如今走過初期最吃力不討好和中間懵懂摸索地方亮點的日子,現在的他既可給予年輕人建議,也能與長輩溝通,憑藉長期累積的信任基礎,他繼續協助社區導入和分配資源,內化新穎觀念與管理模式為部落治理的一環。

促進地方發展的腳步不能停,每天行程滿檔的王嘉勳笑稱:「搞不好到我老了,都還一直找不到成功的模式,但我們一直在擾動,這樣的方向就沒有錯!」曾經他用力找自己,回頭看已成就原鄉永續發展的一片天。

王嘉勳和家人
王嘉勳(左)與弟弟王孝良(右)和媽媽,也在清境農場附近經營「我的巴萊好朋友」餐廳,透過餐點與農特產品小鋪分享在地內涵。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2年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