亙古不變的儲糧智慧

日晒芋頭莖

日光將芋頭莖晒皺了,卻提煉出酸甜的風味與脆中帶勁的口感。

文字戴芫品 攝影陳建豪

從沿山公路切進屏東林邊溪畔,沿著河堤道路往山裡行去,群山像玩捉迷藏,在蜿蜒的公路上時而現身、時而隱藏,加那阿西亞(tjanaasia,義林部落的原名)就坐落在其中一處山腳下。此處的居民是排灣族布曹爾亞族的中排群(Pavmaumag),原居於海拔更高的舊來義部落,1954年遷村後,這裡就成為第二個安身立命的家園。他們在山坡地建造家屋,在來社溪沖刷而成的狹窄谷地上耕作。

河蘭英和她的丈夫伊部諾峨.嘎酷,從小就在加那阿西亞一起長大。兩人曾短暫地在都市討生活,回部落定居後,河蘭英發揮手藝、製作傳統服飾販售,並向耆老探尋失傳已久的月桃編織技法,開設「原裳工坊」,邀集部落婦女共同學習、製作藝品;嘎酷在鄉公所服務之餘,也投入了部落營造工作。

2009年發生莫拉克風災,河蘭英、嘎酷與其他的族人一樣,搬到山下永久屋居住。時間一久,部落的生活形態日漸與土地脫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越來越疏遠,傳統價值迅速流失。於是他們決定回到部落勞動與生活,與族人組成「部落自然農園共耕班」,討論農事、交流農法,並實踐傳統的換工、共工模式,重新凝聚部落互助精神,也嘗試開創文化與產業的生機。

採訪這天,我們在河蘭英與嘎酷的陪伴下來到部落小農的農田,兩位身著傳統服飾的Vuvu(排灣語中對長輩的稱呼語)已經在樹下等候,以紅藜花圈熱情迎接我們的到來。就像族人平常在農地歇息時習慣的那樣,我們圍坐在一個盛滿水煮根莖類的圓鍋旁,歡愉地共享食物,邊聊起中排灣的飲食文化。

人們做成一個圓,享用共同栽種的食物,生活的力量由此而生。

部落主要的作物有地瓜、芋頭、小米、紅藜、樹豆、花生,田裡種的就是傳統生活中的主要糧食,多數都需要經過日晒程序,方可食用或儲放於糧倉。在沒有冰箱的年代,雨天或颱風期間不能到田裡採集新鮮的食物,便需要從糧倉取食,因此食物儲量與品質對每個家戶乃至整個部落都很重要。此外,獵人入山打獵時,攜帶營養成分高、重量輕又不易腐壞的乾糧來保持體力。在這樣的生活情境下,日晒就成了最好的防腐劑。

農事作息從最忙碌的1、2月揭開序幕,小米、山芋、樹豆等作物開始播種,春季末期採收第一期的小米,曝晒兩、三天並脫殼後即可封裝儲藏,再開始第二期的播種。夏季收芋頭,同時進行窯烤芋頭乾的作業,也將芋頭莖晒乾、保存;樹豆則須等到植株開花後,時不時搖晃樹身、驅趕棲居其上的蟲類,年末才能迎來好收成。

在乾淨的土壤、良好的水質與自然的農法中成長的作物,蘊藏著土地的滋味,也承載著中排灣豐厚的飲食文化內涵。Vuvu們吃著吃著,共同吟唱起當地流傳已久的歌謠,華麗又低調的排灣語歌詞說的是:好吃,好吃,真好吃,這食物美味得讓人忘記了自己的名字……

道地乾物吃法

  • 酸肉樹豆湯

水煮樹豆直至熟透後撈起,原鍋放入酸肉熬煮入味,再加入刺蔥、芋頭莖、生薑,待芋頭莖煮熟,加入煮熟的樹豆,一鍋風味獨特且營養滿分的酸肉樹豆湯便完成了。刺蔥與生薑的香氣交織,湯頭中酸肉的酸融合了樹豆的甜,芋頭莖的軟爛和樹豆的嚼勁形成口感上的對比,這是中排灣極具誠意的待客料理。


  • 乾飯

以炒菜鍋備一大鍋水,放入小米熬煮,過程中需不斷畫圓攪拌,要留意不可使鍋底的小米燒焦、黏鍋。待小米產生黏性後,加入煮熟的樹豆,繼續攪拌約五分鐘,確認小米熟透後起鍋。最後,將煮熟的酸肉排放在乾飯上,就可以開動囉!這是一道慰勞工作辛勞的美食,也是婚喪喜慶或小孩滿月時的宴客料理。


  • 芋梗乾

芋梗乾與豬肉條快炒,以老薑片、蒜頭、辣椒增添風味,大量的辛香料將芋梗乾本身淡淡的酸味襯托得極為出色。排灣族的傳統料理手法以水煮為主,也甚少調味,這道料理是創新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