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茶承載一個時代

文字/李怡欣 主圖授權提供/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895年來臺的美國記者戴維森,對大稻埕的揀茶女盛況印象深刻:「她們的衣著越漂亮越好,化妝也很細心。頭髮常是藝術的作品,把芬芳的玉蘭花滿插於頭上。」揀茶女坐滿茶行的亭仔腳,挑除毛茶的雜枝跟壞葉,以揀茶斗數換取用來結算工資的「茶籌」。大稻埕沒有種茶,為何會成為北部最繁華的茶業貿易中心?讓我們回到1869年,臺灣茶走向世界的起點。

老美也瘋狂的福爾摩沙烏龍茶

開港通商後,英國商人約翰.陶德落腳淡水,原本是為樟腦來臺,意外發現北部丘陵地適合種茶。從歷史文獻推估,深坑、木柵一帶早在19世紀初就從中國引進茶苗栽種,但僅供自家飲用,或是少量出口至福建。於是約翰.陶德創立寶順洋行,聘用精通英漢雙語的李春生為買辦,兩人從福建安溪引進青心烏龍栽種,招聘中國茶師,提升茶的質與量。1869年,兩艘帆船載運2131擔(約129噸)茶葉至紐約販售,首度外銷就獲得美國人青睞,隔年訂單大增,茶價從一擔15元跳到30元,直接翻漲一倍!

台茶的無限商機,使大稻埕成了洋商、華商做茶生意的聚集地。當時茶農必須把毛茶送到大稻埕,經過烘焙、拼配等精緻步驟才能販售,大大小小的茶行一度多達一、兩百家,在旺季3月到10月,每天平均有兩萬名女子協助揀茶,女工不夠的時候,茶行甚至曾持竹棍把路過的女性找來揀茶,揀完一斗才放行。

精緻好的茶葉,會倒入外層是木板、內層以鉛錫隔絕防潮的茶箱,避免在長程海運中受潮變質。茶箱外頭的標籤紙標有「Formosa Oolong」字樣,也有茶行會以雕刻板上漆或直接畫在箱子上。洋商做烏龍茶銷往美國,華商在烏龍茶滯銷時做的包種茶,也受到南洋市場歡迎,為茶葉外銷揭開序幕。

國際市場愛什麼,我們就做什麼

工人印製茶袋的照片,攝於三井合名會社1926年設立的角板山工廠,為大溪老茶廠的前身。彼時為了生產紅茶,廠內機器終日運轉不歇,員工分為三班制,極盛時期一年可以生產六百英噸。三井建立「日東紅茶」品牌(Nittoh),以全球最大紅茶品牌立頓(Lipton)的日文諧音選字,展現與他們競爭的野心。

日治時期烏龍茶銷量衰退,同時避免與「內地」日本的綠茶競爭,臺灣總督府積極發展紅茶產業。三井合名會社在政府協助下於北部開闢大規模茶園,並設立新式製茶工廠,推動臺灣茶業的規模化與現代化。三井剛開始做烏龍茶及包種茶,角板山工廠設立後,紅茶產量大增,1930年代因紅茶過剩導致價格崩盤,印度、錫蘭、爪哇等茶葉生產國簽署協定協議減產,未受限制的臺灣趁勢有了大量輸出紅茶的機會,帶動新竹州跟臺北州的業者加入製茶行列,北埔茶商姜阿新也是三井重要的合作對象,而後紅茶版圖擴及南部與東部。

角板山工廠成立那一年,總督府殖產局也從印度阿薩姆茶區引進更適合做紅茶的大葉種試種,發現南投魚池的氣候與阿薩姆茶區相近,大葉種茶樹的生長狀況最佳,魚池紅茶以「Formosa Black Tea」之名在英國倫敦拍賣市場上,被認為香氣媲美印度高級紅茶,也成為日本天皇指定的御用貢品。所以想買阿薩姆紅茶不用非要進口,到南投魚池找便有。

日本時代紅透半邊天的紅茶,戰後卻不敵國際低價競爭而沒落,反倒是來臺設立分行的協和洋行,從中國引進了綠茶炒菁技術,在主要外銷綠茶的中國與日本尚未恢復時,臺灣綠茶乘勢而起,先後外銷至北非跟日本。隨國民政府遷臺的軍民,喝慣的也是綠茶,於是三峽開始做起龍井跟碧螺春。在世界還在從戰爭的衝擊中復甦的1950年代,臺灣經歷了一段茶金時代,茶園面積在1959年達到4萬8千多公頃的最高峰。

眾茶精彩的台茶時代

看到這你可能會納悶,那茶是從什麼時候往高山種的呢?

1960年中橫通車後,政府鼓勵農民上山開墾,陳金地是第一位在高山種茶的人,1969年他開始在海拔2650公尺的大禹嶺種下青心烏龍,雖然八百株茶苗只有四分之一存活下來,但他鍥而不捨,終於成功培育出高山茶,且滋味有別於平地茶,開啟高山茶的榮景。低海拔茶園卻因產業轉型而逐漸休耕或廢耕,1975年以後茶業轉為內銷市場,如何讓茶走進臺灣人的日常,成為當下最急迫的課題。

有記茶行外銷茶封箱作業
有記茶行外銷茶封箱作業。(攝影/阮素芬,圖片出處/國家文化記憶庫)

參考資料=〈首選珍藏:素手揀茶香〉、〈一「泡」而紅!從紐約紅回台灣的福爾摩沙烏龍〉、〈從《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談臺灣最早種茶的年代與地點〉、〈清末臺灣茶業的發展〉、〈臺灣近代百年茶葉包裝設計形式風格研究〉、〈臺灣茶為何又如何本土?從內銷轉向與高山化談起〉、〈日治時期臺灣紅茶文化研究–以三井合名會社為例〉、〈開喜30年進化史(大事紀)〉、〈見證臺灣經濟轉型「茶金」餘暉中的臺灣茶業發展〉、〈戰後臺灣綠茶產業之研究(1948-2005)〉、《草山紅:陽明山國家公園的茶業發展史1830-1990》、『摸摸茶還是喝喝茶?咖啡縫中求生存的臺灣茶藝!』-《偵茶事務所》EP5、「茶餘TeaL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