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大耐旱水稻一門三傑 老三香糯米國內首見鹹甜兩用 米食還有特殊清香

嘉義大學與臺南農改場合作,利用稉稻與臺灣原生陸稻雜交育成3個品種,有香米、有食味佳且適合釀酒米及糯米。(圖片提供/黃文理)

近年極端氣候旱象頻傳,嘉義大學農藝學系與農委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合作,利用稉稻與臺灣原生陸稻雜交,並以分子標誌技術輔助耐旱特性選種,歷時9年,育成3支優秀耐旱水稻品種「嘉大臺南1至3號」,平均可節水2至3成,仍能保有9成以上的產量。

3個品種各有所長,嘉大臺南1號是香米,嘉大臺南2號具有釀酒潛力,嘉大臺南3號具有長糯米外觀、圓糯米的品質,是國內第一個適合料理油飯、粽子等鹹食,加工製作湯圓、麻糬等甜品兩用的品種,並且不同於一般糯米放置一年才適合加工,嘉大臺南3號放置3至6個月即可使用,還保有一股特殊清香,近日已與民間業者簽約技轉稻種繁殖利用。

嘉義大學與臺南農改場合作育成的「嘉大臺南3號」,日昨由臺南農改場場長楊宏瑛(左1)、嘉大校長艾群(中)代表,簽約技轉民間業者。(圖片提供/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嘉義大學利用臺南農改場所選育的耐旱稉稻品系「南稉育982055」為母本,嘉義茶山地區蒐集的陸稻地方品系CD3,育成「嘉大臺南1號(嘉南珍香)」、「嘉大臺南2號(嘉南晶珠)」及「嘉大臺南糯3號(嘉南糯寶)」3個耐旱品種。

嘉大臺南1號及3號是早熟品種,生育日數一期作105至110天,二期作90天,水稻分蘗期可減少約30天灌水天數;嘉大臺南2號一期作生育日數130天、二期作110天,是中晚熟品種,但其承受乾旱能力較強,三個品種均可節水達25%。

水稻可分為稉稻(日本型Japonica)、秈稻(印度型Indica)及爪哇稻(爪哇型Javanica)三種類型,因此次品種育成是跨越類型、利用稉稻及爪哇型紅糯陸稻雜交,因此後代變異大,3個品種有香米、有食味佳且適合釀酒米,還有糯米。

嘉義大學農藝學系教授黃文理表示,因親本稉稻是香米後代,嘉大臺南1號隔代遺傳香米特性,具有濃郁芋頭香,經儀器分析,1號還有屢被The Rice Trader評選「世界最好稻米」的泰國茉莉香米成分;黃文理說,陸稻本具有特殊香味,不同於國內一般香米,1號帶有泰國茉莉香米成分,推測是來自與東南亞稻種同為爪哇型的父本陸稻。

嘉大臺南2號碾米率及完整米率高,直鏈性澱粉含量低,米粒Q彈、食味品質佳,且因其米粒圓小、蛋白質含量低,類似酒米,釀造蒸餾酒品有清香且喉韻佳,具有開發釀酒用途潛力。

國內常見稻米種類。(圖片提供/農糧署)

國內糯米品種可略分長糯米(秈糯)、圓糯米(稉糯)兩類,長糯米用於製作油飯、粽子等鹹食料理,圓糯米則加工製作湯圓、麻糬、紅龜粿等甜食,但沒有一個糯米品種可以料理、加工兩用,嘉大臺南3號是長糯米,但因米質黏度、甜味均像圓糯米,是國內第一個料理加工兩用糯米品種。

黃文理指出,嘉大臺南3號具有不同於1號香米的特殊清香,一般糯米須放置一年,加工米食才具有Q彈度,但放置一年的糯米可能喪失清香、只留米味,3號放置3至6個月即可加工使用,仍保有其特殊清香。至於糯米何以需要放置一年才適合加工使用,黃文理說,原因可能與米粒水分減少、結構改變有關,他正要開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