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加入CPTPP的臺灣農業戰略 農經學者楊明憲呼籲不輕言退出競爭、鞏固外食市場

「臺灣加入CPTPP好壞影響一次說分明」線上座談。(圖片提供/中央廣播電臺)

臺灣9月遞件申請加入跨太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期待加入區域貿易組織的同時,也擔心農業因開放而再次受衝擊,逢甲大學教授楊明憲認為消費者不一定只選擇低價,國產可與進口農產品做出區隔,並以產地標示抓住6成的外食市場,以非價格策略守住臺灣農業,不宜輕言退出競爭;中經院WTO及RTA中心資深副執行長李淳表示,在關稅調整上讓步是讓自己進步的開始,積極加入國際貿易協定才能加速改革。

中央廣播電臺今(23)日舉辦「臺灣加入CPTPP好壞影響一次說分明」線上座談,李淳、逢甲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教授楊明憲、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組長王興毅與談。

展現誠意才能拿到入場券 國內法規已做好與國際接軌的準備

李淳表示,從遞出加入CPTPP的申請書至CPTPP成立工作小組審查是第一階段,為入會入場券的取得,現在臺灣要努力的重點在於拿到入場券,各別與11個會員國諮商,處理他們最關切的問題,例如日本福島五縣市食品的開放,取得與11個會員國在貿易往來關鍵議題的共識,讓他們同意成立工作小組來討論是否讓臺灣加入,第二階段才是進入入會實質談判。

除了11國關切議題,李淳認為誠信也很重要,雖然萊豬進口與CPTPP11個會員國沒有直接關係,但這是臺灣能否遵守承諾及國際貿易規則的展現,如果這次反萊豬公投通過,是第2次以民意拒絕外國產品進口,對於臺灣的形象、遵守承諾的條件等,都是滿大的傷害。

楊明憲指出,第一階段的重點在展現我國致力於經貿自由化的決定,修正法規與國際經貿規則接軌,例如臺灣展現對遠洋漁業的管理,反對非法、未報告、未受規範漁業,如總統蔡英文所言,國內相關法規已做好與國際接軌的準備。

雖然臺灣屬於第二輪加入,但由於CPTPP現階段會員國成員只有11個,相對單純,楊明憲說,希望儘快成立工作小組以開啟雙邊諮商談判,談判交換項目須在農業、工業、服務業各產業部門做整體考量,CPTPP對貿易自由化的要求程度高且全面,所以11個會員國的平均自由化程度高達96.2%,全面推動貿易自由化的原則下,大家擔心臺灣農業部門是否會承受相當的衝擊,若為了保護農業部門,工業及服務業是否相對退讓及開放,這些屆時都可以再談。

時隔20年臺灣敏感農產品再次面對挑戰

臺灣20年前加入WTO時針對敏感農產品,以限量進口、關稅配額等方式加以保護,但加入CPTPP使得這些敏感農產品再次面臨外來挑戰。楊明憲表示,當初日本各地農協(類似臺灣的農會組織)也掛白布條抗議,誓死反對政府加入CPTPP,但日本政府最終爭取到零關稅的比率只有78.2%,守住21.8%沒有完全開放,如果臺灣希望爭取到愈多,必須好好學習日本的談判經驗。

楊明憲指出,農為國本,雖然從成本角度出發,臺灣農業結構以小農為主,生產成本高,無法跟國外低價農產品競爭,但這是工業思維,消費者買農產品不見得會買最便宜,而是買好吃、安全,農產品還有很多面向可以展現價值;他認為臺灣農業面對挑戰,應拿出品種、品質、品牌三品策略對應,品種改良提升品質,產銷環節清楚、履歷資訊透明,並完善食安管理,農民不必擔心沒有價格競爭力,從三品著手,在市場機制下,國產農產品仍有競爭力及市場接受度。

自助餐白米飯是臺灣米還是越南米?6成外食族有知道產地資訊的權利

站在消費者角度,臺灣加入CPTPP,關稅調降甚至零關稅,創造進口產品降價空間,但利益有多大?楊明憲以稻米為例,每人每年白米消費量45公斤,進口越南米比國產臺灣米1公斤便宜10元,1年改換吃越南米才省450元,但臺灣稻米卻要遭受更大衝擊,包括糧食安全、環境保護、鄉村發展都會受到影響,他相信消費者願多付一些,保護農業存在的價值。

不過,國內有6成人口是外食族,卻無從得知外食餐盒的白米飯產自何處。楊明憲擔心的是,很多進口農產品會流入外食市場,例如越南進口的白米會流入團膳、自助餐,消費者吃飯時,根本不知白米來源,無形中變成外食人口支持了國外農產品的進口,希望政府重視如何讓消費者知道農產品的來源,尤其是外食,期待政府能規範餐廳業者標示其農產品產地來源。

楊明憲說,日本對國產農產品極為重視並支持,餐廳、小吃店的米飯或食材也會標示產地,希望國內外食人口在吃飯的時候,都能知道這些農產品的來源,標示產地不是對其他國家歧視,而是在市場機制下,讓消費者獲知清楚資訊,提供選擇。

窮盡一切非價格策略守住臺灣農業  不輕言談退場

「不宜輕言談退場」,楊明憲強調,我們應盡力表現我們農產品的特色,使其與進口有區隔,但當窮盡一切非價格策略仍無法跟進口農產品競爭時,政府再退一步輔導農民轉作其他農作物,且轉作時的技術及通路等,政府也都應提供農民協助。

王興毅說,他個人對農業認識不多,但很多產業其實有戰略意義,無法純粹以理論或科學來決定成本,政府在談判前應盤點有哪些產業是必須留下來的,若不留,可能會無法面對未來可能的變化,例如COVID-19期間的口罩生產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若是具有戰略物資地位的農產品,當關稅降至極低並吸引大量進口時,對本國生產者將造成極大衝擊,生產者一旦退出,短時間要再重新回到該項農產品的生產,已非易事。

楊明憲以臺灣生產最多的敏感農產品稻米為例,臺灣米未來就是要直接面對越南米的挑戰,除了以產銷履歷及品質提升做出差異化,稻米種植也不一定直接供應食米使用,參考日本經驗,對稻米的應用有加工也有做飼料用,因此稻米的用途值得進一步思考。

全國27萬公頃的稻田面積生產著過剩的稻米,楊明憲認為,部分稻田應該改種其他雜糧,降低對進口糧食的依賴,以保障糧食安全,趁此加入CPTPP的過程,透過三品策略、生產結構的調整,可重新檢討改善生態環境及健全農業結構,讓農業更能永續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