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中間作水旱輪作提高農民收益 陳吉仲:提供1億元全臺推廣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研發以雜糧作物為主、水稻為輔的創新水旱輪作模式,有助農民提高所得。(圖片提供/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農委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主責輔導臺灣糧倉雲嘉南地區,在農委會轄下各農改場中,服務面積最廣、農民人數最多,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23)日參與臺南農改場成立120周年場慶時表示,臺南場許多研發成果具體應用到農業實務,可改變農業結構,例如水稻中間作輪作制度有助農民收益增加到每公頃30多萬元,又有助減少政府保價收購經費支出,將編列1億元預算全臺推廣。

臺南農改場自民國前10年成立迄今滿120周年,今日舉行成立120周年場慶暨韌性農業研發成果記者會。因應氣候變遷下,高溫、乾旱、豪雨等極端氣候對農業生產帶來的威脅,臺南場開發設施小番茄節水栽培技術,用水量僅傳統溝灌50%,可同時減少裂果及臍腐病發生;育成青油菜「臺南4號」生育期短,且具有耐熱、耐淹水等抗逆境特性,適合夏季有機栽培。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日出席臺南農改場成立120周年場慶,與臺南場歷任場長合照。(圖片提供/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120周年場慶展出節水灌溉技術研發成果。(圖片提供/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臺南農改場育成水稻「臺南19號」具有生育日數短、早熟的特性,臺南場以此品種建立以雜糧作物為主、水稻為輔的創新水旱輪作模式。傳統水稻種植上、下半年兩期作,冬季「裡作」再種青割玉米或芥菜,每年每公頃收益約15萬元。

臺南場輪作新模式只在5至8月「中間作」種植臺南19號水稻,1至4月種大豆、玉米等雜糧,9至12月種芥菜、油菜等其他作物,可提高春季雜糧品質,減輕枯水期用水壓力,雖減少水稻生產,農民收益還能提高到16至21萬元,有機栽培甚至可有33至37萬元。

水稻中間作水旱輪作新模式產值估算。(圖片提供/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陳吉仲表示,將臺南場輪作栽培新模式推廣給農民,調整水稻生產,農委會將提供1億元經費讓改良場執行,幫助農民所得提高到30多萬元,並且政府每年保價收購稻米支出150億元,採此輪作模式還可少收稻米、減少政府預算支出,得到雙贏,「這是改變臺灣長期農業結構最重要的工作」。

陳吉仲並指出,目前農民退休儲金約7萬多人參加,農民職災保險有30萬農民參加,農業保險覆蓋率達2成4,農委會都會擴大推動,明年水稻收入保險實施預估可將農業保險提高到40%;因為水稻由南到北耕作時程不同,未來一、二期作也不必限定月份時間,農民只要願意兩期中有一期轉作,就可申報對地綠色環境給付領取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