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糧食損失與浪費概況 盤點食物供應鏈各階段癥結點

印度國內嚴重缺乏現代食品銷售鏈,每年的糧食損失接近印度農產品總價值40%。

文.圖/郭唐帷 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產業發展中心產業分析組研究專員
    林恒生 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產業發展中心產業分析組副主任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是一個致力於消除全球飢餓困境,並確保糧食安全的全球性組織,近年陸續針對農村轉型、農村人口外移、糧食損耗、農業用水資源等議題深入研究。其中對於全球農產品損耗議題,於2019年10月發布《糧食與農業現狀:推動減少糧損與食物不浪費報告》(The Stat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2019-Moving forward on food loss and waste reduction)。本文以此為參考基礎,輔以近期農產糧損現況研究分析,探討全球糧食損失現況。

糧食損失與糧食浪費的定義,依據不同分析角度或目的而有所差異,不過概括來說,糧食損失和浪費,是指食品供應鏈上品質或數量的下降。若從「生產和供應鏈的角度」而言,根據FAO定義,「糧食損失」指的是除了零售環節外,在收穫、屠宰、捕撈直至整條食品供應鏈上,因氣候、處理不當、人為過失、動物死亡等各種因素而造成可食用糧食量減少。而「糧食浪費」則指在供應鏈末端的零售和消費環節,如零售通路、餐廳、家庭……等,因為標籤過期、外型不美觀等原因而發生食物扔棄的浪費現象。

從「零售與消費者層面」的概念探討,農林漁牧活動產生的動植物產品,可大致區分為「預期作為食品經濟用途」,和「預期非食品經濟用途」。而「預期作為食品經濟用途」中,又大致分「食物」與「不可食用」兩大部分,「不可食用」是指非預期供消費者食用的部分,例如水果果肉與果皮,就分屬於「食物」與「不可食用」。

糧食損失和糧食浪費的概念
(資料來源/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缺乏基礎建設與儲藏設施 印度的糧食損耗最嚴重

在減少糧食損失與糧食浪費的過程中,首先需了解被損失及被浪費掉的糧食規模,以及發生損耗的區域差異。FAO從2016年開始,以2015年為基準期,藉由監測食品供應鏈上食品損失的比例計算出糧食損失指數,並對全球各區域進行首輪調查與估測,並於2019年發表糧食損耗估測結果。

從地區分析,結果顯示全球糧食損失平均占總糧食產量13.8%,其中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糧食損耗率最低,約為5~6%。而中亞及南亞地區糧食損耗率,明顯高於全球平均,約20~21%。其中光是印度的糧食損失量,就占中亞及南亞數據的85%,是全球糧食損失程度最嚴重的地區。

印度雖是全球最大糧食出口國之一,也擁有全球第二大耕地面積,然而很大一部分農產品,根本到不了消費者手中,每年糧食損失的價值折合約83億美元,接近印度農產品總價值的40%。主因包含缺乏現代食品銷售鏈、冷藏中心和冷藏貨車數量不足、交通運輸設施條件差、電力供應不穩定,而保存起來的食物也因為糧食倉儲設施落後、管理水平低下而腐壞損失。此外,印度於2020年還面臨到COVID-19衝擊與近30年來最大蝗災打擊,預計糧食損失程度會更加嚴重。

從商品分類分析,全球糧食損失以根莖類、油料類作物損失程度最高,其次為水果和蔬菜。造成根莖類、油料類作物損失大於以往認為易腐的水果跟蔬菜的原因在於,此類作物收穫的主要品類為樹薯與馬鈴薯,樹薯為易腐作物,收穫後幾天內就容易變質,而馬鈴薯若無適當儲藏,則易因暖溼氣候條件而發芽或變質,導致失去食用價值。

另從食品產業鏈的角度分析糧食損失和浪費,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國家糧食損失與浪費大多出現在銷售和消費環節,且主因產品無法達到品質標準被拒收而造成,而在低收入國家則出現在農業生產和收穫環節,主因缺乏基礎設施和相關技術導致農產損耗。

影響糧食損失的因素包含供應鏈上的個體行動和經濟、政治、文化等整體面向。(攝影/謝佩穎)
全球主要糧食損耗地區與損耗種類
(資料來源/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個體行動的「直接原因」 文化層面的「間接原因」

在影響糧食損失和浪費的種種因素中,大致可區分為「直接原因」與「間接原因」。「直接原因」通常是指食物供應鏈上個體的行動會直接導致食物損失或浪費;「間接原因」則多為經濟、文化或政治等整體會影響到糧食系統的整體性因素。

以農業生產階段為例,糧食損失和浪費的直接因素,包括農民為考量自身糧食或經濟需求,選擇提早收穫或延遲採收的行為。過早採收易腐性強的農產品,可能導致產品風味不佳或成熟度不夠,而採收過晚則造成纖維化或過熟;機械化水準不足也易導致穀物損傷;甚至捕獲、屠宰、處理或儲存方式不當也會導致魚類、易腐肉類和動物產品發生糧食損失。例如不當的捕撈技術會捕獲非目標漁獲,或是無法食用魚種,導致被丟棄後產生損失。

而儲藏階段,其間接原因為多數低收入國家倉儲設施落後,導致倉儲階段食物損失嚴重。而在多數高收入國家中,包括冷庫在內的倉儲設施充足,整個供應鏈可達到冷鏈不斷鏈,其直接原因則有技術問題、溫度或溼度管理不當,或存貨過多,才會發生糧食損失。另除充足的冷藏基礎設施(如冷庫、冷藏車)外,高效的貿易物流與道路基礎建設對於避免食物損失也十分重要,例如提升公路與鐵路等路網連通性,也可確保有效減少物流時間,延長貨架期。

糧食損失在生產端的直接因素,包括農民為考量自身或經濟需求,選擇提早或延遲採收的行為。(攝影/謝佩穎)

在加工和包裝階段,因加工包裝能夠保持產品品質,延長貨架期,減少糧食損失和浪費。故其食物損失的直接原因,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原料類型以及加工性質。通常是因為人為失誤、管理不善或技術故障,才導致最終產品無法滿足買方標準造成浪費。在批發和零售階段,糧食浪費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易腐食品貨架期短,另一個造成食品浪費的直接原因是,商家多半傾向於銷售品質穩定與「完美」的產品,無法滿足標準的食品通常會被丟棄。

在消費階段,是所有種類食物浪費的關鍵點。尤其以動物產品,及水果和蔬菜等易腐產品的浪費比例最高。主要直接原因往往是因為消費者採購沒有規畫、過量或衝動購物、對最佳食用期和保鮮期的理解錯誤、家庭儲藏管理不當……等。綜上所述,糧食損失和浪費的「直接原因」與「間接原因」,是糧食系統上如環境、人、投入品、過程、基礎設施、制度……等各要素與食品供應鏈相互作用的不同組合結果。

消費者採購沒有規畫、過量或衝動購物,也容易造成食物浪費。(攝影/謝佩穎)

教育供應商與消費者 提升改變行動的商業效益

若損失或浪費的糧食減少,供應商可以利用相同數量的投入來提高產出,間接減少處理糧食損失或浪費的相關成本。另外此些致力於減少糧食損失和浪費的供應商,也會提高他們此方面的聲譽,進而強化消費者忠誠度。

減少糧食損失和浪費的效益,從消費者角度來說,可將省下的金錢花費在其他面向;另外若供應商因糧食產量損失減少,進而使糧食價格降低,消費者也可同步受益。消費者可以藉由減少糧食浪費,從而減少自身對環境和社會所造成負面影響。

然而,即便改善糧食損耗確實有其商業效益,最關鍵的一點在於,採取減少糧食損失和浪費的行動,需要供應商和消費者相對應投入心力與成本才能有效達成,唯有減少糧損與浪費行動策略獲得的收益大於投入成本,才有辦法吸引雙方投入。

根據這一觀點,改善糧食損耗的效益,最終仍取決於供應商和消費者間,所採用的儲運技術、糧食產品易腐性、分銷體系和消費模式等因素。舉例而言,雖然農民可通過改進儲存和處理方式,例如改為使用密封的糧食儲存袋來減少蟲害或其他自然災害造成的農場作物損失,但如果此舉成本超過節省下來的糧食價值,他們可能就不願意採取行動。

供應鏈影響糧食損耗的間接原因與直接原因
(資料來源/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利用政策降低糧食損耗 保障你我未來糧食安全

全球糧食總產量目前有3成以上被損耗和浪費,而目前全球有近7億人營養不良,近40%的人存在超重或肥胖問題。如此極端的糧食分配不均問題,已成為整個糧食體系極待變革的原因之一。此時政府可藉由減少糧食損失和浪費的激勵措施,使供應商和消費者了解其效益。若能從政策層面著手,政府就能成為減少糧食損失和浪費的間接驅動因素,具體方式如頒布能規範消費者減少糧食損失和浪費的法規,或通過減稅、補貼或免稅等獎勵降低糧食損耗的行為的財政激勵措施。

降低糧食損耗的策略,除能為供應商和消費者帶來利益,也能為社會帶來正面效益,提高糧食供應鏈的生產率、創造就業機會,或保障弱勢團體的糧食安全及營養狀況,甚至有助減輕地球暖化和淡水資源枯竭的壓力困境,最終有助整體社會經濟發展,故糧食損失與浪費問題已非單一產業議題,它與每個人的未來都息息相關。

減少糧損的效益
(資料來源/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更多內容請見《豐年雜誌》2021年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