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炭窯煉黑金,維持家庭記憶恆溫

文字/Casca 攝影/黃毛

沿台三線一路爬坡,曾文水庫在車窗外時隱時現。一小時的曲折山路後,當風裡出現竹葉摩娑的沙沙聲,便知大埔到了。竹是大埔的經濟命脈,長於崇山峻嶺的大埔人,性格也如竹子般彈韌不易摧折。穿過麻竹隧道,這裡有國內少見的竹炭窯,「大埔孟崇竹炭生產合作社」第二代接班人巫健瑋與妻兒,正試著以MIT竹炭的高品質,突圍疫情與乾旱的雙重挑戰。

還未接近大埔孟崇竹炭生產合作社,空氣中已飄著煙燻與新剖竹片揉和的特殊氣息。鐵皮工作棚下是兩座圓弧狀的土窯,幾乎全年無休輪流運轉,製程散出的高溫,就算是涼爽的山中午後,仍能輕易將人蒸出汗水。

打開竹鄉的新希望

半世紀前曾文水庫啟用,嘉義縣大埔鄉列為水源保護區,耕地面積有限加上交通不便,栽植省工、加工品耐儲放的竹筍成為主要經濟作物。大埔的氣候環境適合種植麻竹,全鄉有七成居民以竹為生,巫健瑋記得,小時候每到竹筍產季,全大埔的廣場空地都晒著金黃色的筍乾,還有幾間免洗筷工廠。30年前,臺灣竹產業一度因塑膠製品普及、中國低價竹製品搶市走向蕭條。九二一地震後,「竹產業轉型及振興計畫」帶入農委會與工研院的技術資源,為生計重創的竹農打開新路。巫健瑋的父親巫崇生原本製作筍乾外銷日本,2002年接受輔導,生產吸附功能佳,能吸溼除臭、有益健康的竹炭。

師法日本的窯燒竹炭

當時工研院邀請日本國寶級竹炭師傅鳥羽曙來臺指導,巫崇生即以日本技術搭建土窯,用木材煙燻製炭而非瓦斯,避免石化燃料殘留;另嘗試麻竹等多種竹材,發現質地緻密的孟宗竹燒製後具導電性、能阻絕電磁波,因此以海拔1200公尺以上阿里山鄉部落栽植的孟宗竹作為原料。

從備料到成品,近一個月的竹炭製程,多是機器無法取代的體力活。首先選四年生、堅硬度足的老竹,整材後,依客戶需求剖成適當長度的竹片。竹節內面的「節木」以人工削整,以利整齊堆疊。之後煙燻氣乾,將竹材水分降至標準,才能入窯以850℃以上的高溫炭化,冷卻後取出。成品需經導電測試,符合標準方能進行產品加工。燒製期間,還得收集炭化過程的副產品「竹醋液」。

在艱困中突圍的煉金術

巫崇生四年前病逝,原在市區工作的長子巫健瑋與妻子李苑慈,返鄉重拾熟悉的製炭工作。「六千斤(3600公斤)的竹材只能燒出五百公斤左右的竹炭。」

夫妻倆說,每年燒出十多公噸竹炭,供給廠商加工為淨水器濾心、竹炭紗等,也開發竹醋液、竹炭皂、竹炭花生與冰淇淋。他們將產品送SGS測試,為消費者健康把關,但市場迴響有限。

「一團黑黑的賣相不佳,最初推廣就有難度。」巫健瑋回憶,為讓民眾認識「黑金」的好,父親當年將竹炭產品申請通過CAS台灣優良林產品驗證,並四處推廣。但當養生風潮吹起,臺灣竹炭沒幾年好光景,就遇到中國大陸製品傾銷,「MIT與中國大陸製,價差三、 四倍,競爭滿辛苦。」

臺灣仍在運作的竹炭窯已不滿五家,大埔孟崇竹炭生產合作社在疫情前還有觀光收入,疫情後幾乎停擺,加上市場消費力下降,去年營收剩不到兩成。今年乾旱影響竹子生長,讓產業雪上加霜。

長期缺工的困境,則讓巫健瑋的18歲兒子巫奉哲決定走一條與同儕不一樣的路,今年高職畢業後接家業,分攤父母的重擔。

850℃以上的高溫炭化,讓翠綠孟宗竹化為「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