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又現代,反差萌的竹編生活

文字/謝欣珈 攝影/王士豪

穿著大地色的棉麻織品,卻俏皮地露出一截粉紅色襪子,林山與他喜歡的竹編特性一樣,有反差萌的可愛與包容的彈性,結合傳統技藝與現代設計,他想讓竹藝再度走進現代人的生活。

「休息的時候,外公會在製茶的大廠間,把仔(kám-á)放在地上,鋪上帆布午睡。竹子涼冷,膚觸又滑,滿舒服的。」成長於產茶的南投縣名間鄉,林山很習慣生活中有竹器,也聽說阿祖在沒有產茶的時候,會到山裡砍竹、編採茶用的竹簍。

或許是被兒時記憶悄悄地吸引,林山退伍後回到南投,偶然認識元泰竹藝社的老闆林家宏,對他帶入環保理念、翻轉自家竹業的歷程很有興趣,便到他擔任總幹事的「竹生活文化協會」工作。雖然是企畫人員,但開發課程、設計產品還是得要了解竹編,「隔壁的竹山鎮公所都會在暑假開竹編課程,我2016年開始學,從白痴到會編竹子。」

關卡重重的竹編練習

剖竹是第一道關卡。不僅容易砍到手,還要隨時注意竹子的方向、入刀的角度,削出來的竹篾才不會忽厚忽薄或斷掉,光是這個步驟就花去非常多的時間練習。編織時則要注意紋樣間孔徑的大小,「剛開始我還會用量角器去量,確定每個孔大小一樣才夠精準。」等練到竹篾厚薄一致、孔目整齊劃一,做出滿意的作品,已經是兩年後的事了。

接踵而來的是研發瓶頸,老師只教基本技法,要怎麼延伸做成其他器物?「一開始都會想說這個竹編做不到吧?或是做起來太複雜、太花時間。」不過要創新,除了不斷嘗試也別無他法,久了他也隨著竹子的彈性與可塑性放開心胸,「想說做壞就算了啊,燒掉還可以變成肥料。」

翻轉竹編印象,融入現代生活

以往臺灣竹器來自關廟系統的話,多以農業道具為主,作工較粗但價格便宜;來自竹山系統則承襲日本,具藝術性、能展現極致工藝,但一件作品可能就要上百萬,而兩者的共同點就是很難出現在現代人的日常生活中。但人們不是不用竹器,而是市面上的竹器多從東南亞進口,雖然價格低廉,但材料不好、作工也差,不耐用甚至容易發霉,漸漸地影響大眾對竹編有負面印象。

林山創作竹編的核心概念,就是想打破並重塑竹編的形象與價值。「竹編這麼好,我喜歡這件事,想讓更多人知道,讓竹編融入現在的居家環境,讓更多年輕人喜歡,要有新一代的人喜歡,進而願意付出相對的價值購買,這個產業鏈才會健康。」於是他成立「山傑號」工作室,作品以生活物件為主。

倒角,剖竹篾的步驟之一,使竹篾的邊緣能平整順手,容易編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