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屋、治水、編生活器具…..關於竹的生活智慧,你知道多少?

(圖片出處/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文字/廖詠恩

說到竹子,現代人熟悉的或許是課本裡文人歌詠的君子形象,然而對農業時代的平民百姓來說,竹是再日常不過的天然材料,從拿在手裡的器物,到替人遮風避雨的屋子,甚至用在治水工程……,讓我們重返那堪稱有竹萬事足的年代,回顧古人的生活智慧。

嫁娶用品

看到景深處的轎子,再加上前頭浩浩蕩蕩的隊伍,你應該猜到了——這是一列迎娶隊伍。這張照片攝於1954年彰化,前頭扁擔上掛的竹籠裡塞著一對帶路雞,再後面的男子左手提著「謝籃」,裡面裝有鞭炮。快到新娘家時,持謝籃者要當開路先鋒,施放鞭炮,告訴大家:我們來迎娶新娘啦!

竹管厝

畫面中建物的梁、柱,以及男子正在施工的不是木頭,而是竹子。照片攝於1960年代,由長年於南投鹿谷傳教的神父謝省躬拍攝。男子以雕刻刀與斧頭,去除麻竹表面的竹節,使之平滑,方便後續加工。

麻竹的直徑約20公分,可高達20至30公尺,質地堅固,不容易斷裂,適合造竹筏,作為建材使用。在竹管上鑿出坑洞,銜接較細的桂竹,作為橫架支撐,敷上混合稻殼的紅土打底,再塗上白色石灰,就是我們看到的牆壁了。

(圖片出處/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攝影/謝省躬)

籠仔篙

這個看似是裝置藝術的尖塔型竹製物,其實是歷史可追溯到清朝的治水利器!相傳八堡圳開鑿之初,有一位自稱「林先生」的人傳授攔水壩籠的工法,才成功將濁水溪溪水引入圳內,造福濁水溪一帶的農田。

攔水壩籠名為石笱,又稱為籠仔篙,以藤、木或竹編織而成,高一至三公尺不等,裡頭填入石塊,再人工搬運下水放置。數百、上千個石笱築成攔水壩,就能攔堵水流,變更河道。由於水利設施的進步,現在會做笱的人已不多見,近年來彰化二水、雲林林內進行文史調查,舉辦技藝傳承活動,希望保留這門古老的水利工程技術。

(圖片提供/水保局)

參考資料=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臺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逐水思源<治水工法>、臺灣農業故事館<八堡圳:臺灣第一個水利工程師施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