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塵封已久的罐頭傳奇:全臺曾有81間鳳罐工廠?三罐王是哪三罐?

(圖片提供/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文字/廖詠恩 圖片提供/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鳳梨、洋菇、蘆筍,這三種食材的共通點是什麼?它們都是臺灣罐頭史上的明星,1967年,以這三種罐頭為首的罐頭產業賺取大筆外匯,占外銷總額的12.3%,達到歷史高峰。罐頭的起源地是19世紀初的法國,起初應軍糧保存的需求而生,後來應用到一般食品。一百年後,罐頭在臺灣的故事,則要從一位日本人開始說起。

做到世界第三大的鳳梨罐頭

1895年,商人岡村庄太郎離開故鄉大阪,來到臺南的軍營做生意。當時來臺的日本人無不驚豔於熱帶水果的美味,早就在軍隊接觸過罐頭的岡村,於1902年在高雄鳳山成立臺灣第一間罐頭工廠,製造鳳梨罐頭,往後陸續有臺灣人與日本人投入罐頭事業。

只不過,當時要生產罐頭,得從日本進口空罐或自行製罐,因此成本居高不下,直到1922年臺灣製罐株式會社成立,空罐的來源穩定了,製罐門檻大幅降低,罐頭工廠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造成削價競爭、品質良莠不齊的亂象。於是,總督府1935年設立臺灣合同鳳梨株式會社,合併全臺的鳳罐業者統一管理。

1920年代世界最大鳳罐產銷地是夏威夷,那裡的鳳罐工廠的規模大,有自營農場供應原料,生產高度機械化。總督府決定師法夏威夷的罐頭生產模式,更引進夏威夷的開英種鳳梨,取代果實較小、處理過程麻煩的本土在來種鳳梨。日治時期的鳳罐產量於1930年代末攀上高峰,全臺共計有81間鳳罐工廠,臺灣成為世界第三大鳳梨加工地。然而進入二戰期間,受到戰爭摧殘,全臺只剩下四間罐頭工廠。

獲利上億元的三罐王 稱霸外銷市場

戰後,鳳罐產業被國民政府接收,工廠重啟生產; 荸薺、洋菇、蘆筍、番茄、水產等罐頭新秀輪番上陣,甚至還出現了魚丸、蝸牛肉、豬腳、涼粉罐頭,百花齊放的罐頭市場中,以人稱「三罐王」的鳳梨、洋菇、蘆筍罐頭稱霸外銷市場。

只是,與種植史可追溯至清朝的鳳梨比起來,1950年代才引進、大量種植的洋菇和蘆筍,這兩項今天看來仍然洋味十足的作物,怎麼會在臺灣廣泛栽植、以至於有足夠產量製成罐頭呢?原因是洋菇、蘆筍、鳳梨、竹筍罐頭的生產都有政府的產銷計畫撐腰,以出口為目標,從原料栽培、製罐到銷售都由官方單位掌控;其他沒有產銷計畫的罐頭品項則由民間主導生產與銷售。

臺灣罐頭工廠的數量從1946年的十間,暴增至1978年的249間,更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為了栽培罐頭原料,種苗、肥料、農藥等農務相關環節陸續到位;從家庭用手搖式封罐機,到因應不同罐頭品項發展出的各式機械,讓1970年代的臺灣成為食品加工機械的輸出國;外銷用的木箱、包裝紙箱、罐頭貼標等物料,甚至牽動木料、紙、印刷等產業興起。罐頭產業不但自1969年起到1980年代末,年年創下破億的外銷金額,更促進臺灣工業發展。

參考資料<臺灣戰後罐頭工廠作為產業遺產的價值與保存>、《鳳梨罐頭的黃金年代》

輸送帶上一顆顆鳳梨緩緩地被運向高處,一位員工在旁監視機器的運作情況。攝於1959年的鳳梨罐頭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