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性產品的新星 餘甘子加值應用的趨勢分析

隨著市場對天然、有機與保健相關產品的需求日漸增加,具有機能性的餘甘子成為備受矚目的作物。(攝影/李文揚)

文.圖/卓晏安 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產業發展中心研究專員 林俞廷 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產業發展中心助理研究員 張峻齊 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產業發展中心副研究員 林恒生 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

餘甘子在機能性食品產業具有一定的前瞻與發展性,若國內餘甘子品種能證明與印度品種在特性上形成差異,將能突破印度餘甘子成本較低的競爭優勢。

近來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抬頭,天然無添加、草本植萃的保健食飲品與外用品的需求也漸漸增加。根據Grand View Research市場報告,直至2025年,國際餘甘子萃取物的市場規模預期將上升至約490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為4.9%。本篇評析綜合國內外餘甘子市場的產業資訊,針對亞紐澳地區餘甘子產品及市場趨勢進行探討。

保健食飲品與外用品的草本植萃素材中,餘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也就是大有名氣的「印度聖果」(印度醋栗,又稱油甘),富含維生素C、多酚類、黃酮類化合物與多種維生素(Priya and Islam, 2019)。餘甘子在市場上廣泛被應用於髮品與保健產品當中,在歐美國家,餘甘子被視為新興的草本適應原(adaptogens),具有緩解壓力的特性;在印度傳統醫學中,餘甘子更被視為藥用植物(Charmkar and Singh, 2015)。

目前種植餘甘子最大宗的國家為印度(Anbarasu et al., 2015),而臺灣約有300年的種植歷史,國內餘甘子的主要產地為苗栗、臺中與南投,其中以苗栗的栽培面積最大,為臺灣餘甘子種植基地,部分面積為有機餘甘子的種植區。其果實呈黃青色圓形,入口酸澀,普遍生長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

國內外研究指出,餘甘子具有抗氧化(Tahir et al., 2016)、調節血脂、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Huang et al., 2017)及抑制黑色素形成等功效(Wang et al., 2019)。就營養價值而言,餘甘子含有極高量的維生素C,還具有特殊微量粒線體活性成分,有助維持生理機能(Majeed et al., 2009),而國內已有業者發展出萃取餘甘子粒線體活化因子相關的專利技術。隨著市場對天然、有機與保健相關產品的需求日漸增加,被視為保健聖品的餘甘子,在這波趨勢中頗具發展機會。

為了開拓餘甘子的鮮食與保健類食飲品市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於2017年推出兩款餘甘子品種。(圖片提供/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餘甘子應用性高 髮品與保健食飲品類表現突出

根據Mintel資料庫顯示,餘甘子產品範疇包含一般食飲品、保健食飲品、護膚保養品及髮品保養類產品。在亞紐澳市場已有超過2,500種餘甘子萃取相關產品,而過去5年內,則推出超過1,000種產品,其中以髮品居多,占比約60%,其次為保健食品,占比約15%(圖一)。另外,從產品類別與各市場需求分析顯示(圖二),除了澳洲外,髮品在亞太市場居於首位。而印度市場以髮品類別占比最高之外,與其他國家相比,具有較多元的餘甘子產品;南韓偏好養顏護膚的產品;在紐西蘭,香皂與沐浴用品占比僅次於髮品;日本偏好保健類食飲品、香皂沐浴用品與其他飲品;澳洲市場以餘甘子熱飲類產品為大宗,其次是髮品占比與保健類食飲品相當。

日本近年因素食主義興起,加上職業婦女增加,消費市場對於健康飲食,同時補充活力與取得放鬆感的需求也隨之提升。特別是即飲品,產品定位常見「放鬆」、「能量」與「慢活」等幾大特點來取得消費族群的青睞(Yao 2019)。而包括餘甘子在內,以植物為基底的相關保健類食飲品與髮品,預期能隨著天然植物性產品的風潮,在市場上占有一定的優勢。

餘甘子在亞洲市場的應用趨勢

一、一般加工食飲品與保健類食飲品

餘甘子鮮果入口酸澀,故食品類大多為加工產品。餘甘子的一般加工食品包含果乾、軟糖、綜合果粉及果茶等;保健食品類則有綜合維生素補充錠、糖尿病患者專用蔬果健康粉、調節生理機能的植物性保健錠與幫助維持消化機能的餘甘子膠囊等。

由於印度傳統醫學對餘甘子的重視,多元應用的餘甘子產品在印度市場已相當普遍。相較於印度,日本的餘甘子市場尚未如此蓬勃,僅有少數綜合蔬果或益生菌粉商品,會將餘甘子粉納入配方作為輔助之用;飲料類則有添加餘甘子原汁的蜂蜜綜合水果汽水,標榜富含維生素C,且不含人工甜味劑。此外,近年有日本大廠亦看中餘甘子的高營養價值,將餘甘子應用於美顏保健品中。餘甘子系列產品的訴求多為機能性、天然草本、養顏美容、幫助消化機能與調節生理機能等。臺灣亦有潛力公司推出多種餘甘子保健產品。

二、外用髮品

餘甘子應用於髮品類產品相當多元,尤以印度為主要市場。日本的洗髮乳與保溼髮品市場已趨飽和,在過去幾年內成長緩慢,顯示髮品業者須突破舊有產品開發形式、推出新款特色髮品,並著重應用天然植萃、方便好用且易攜帶的髮品來吸引消費者的注意(Yao 2018)。日本以各大品牌髮品為大宗,包括NATURALCOSMO、巴黎萊雅(L’Oreal Paris)、肯夢(AVEDA)與聯合利華(Unilever)等已推出一系列含有餘甘子萃取物的髮品。餘甘子髮品特色在於草本、修護髮絲、保溼,大多訴求天然植物性。根據調查,市面上訴求含有天然植物性成分的髮品占65%,且正逐漸成長。

國內餘甘子的主要產地為苗栗、臺中與南投,其中以苗栗的栽培面積最大,為臺灣主要種植基地。(攝影/李文揚)

餘甘子鮮果入口酸澀,食品類產品較適合作成加工產品,或是取其功能性成分,作成保健類食飲品。(攝影/李文揚)

餘甘子極具機能性 期盼國內品種的特殊效能

除印度之外,市面上以餘甘子為主的保健品仍不多見,對餘甘子食品仍感陌生的日本市場,產品通常將餘甘子融合其他天然蔬果成分、益生菌或能量飲中,研發出方便攜帶的機能性食飲品來符合日本新興消費者需求,且產品訴求多為瘦身、美顏、助消化及增加免疫力等。

髮品部分,根據髮品趨勢調查報告指出,未來產品創新應著重於因應季節及賀爾蒙變化的保護訴求,以及生髮訴求,提供能符合消費者特定需求的創新產品,例如修復於冬季低溫下受損乾燥的髮絲、孕婦專用髮品、專為銀髮族設計的髮品及長髮女性保溼髮品等。此外,因應消費者對綠色產品的認同感增加,訴求環境友善、使用當地素材等,也是髮品創新的趨勢。

綜合以上趨勢而論,餘甘子在機能性食品產業具有一定的前瞻與發展性,若國內餘甘子品種能證明與印度品種在特性上形成差異,將能突破印度餘甘子成本較低的競爭優勢,方能有更佳的機會在國際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參考文獻請逕洽作者)

圖為苗栗區農改場於2017年推出的其一品種「苗栗2號-優甘鑽」。(圖片提供/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改場)

註:對於至今仍受爭議的保健食品法規,目前全球無公認的法律標準詮釋「科學營養食品」的定義標準。在臺灣,「健康食品」必須先行通過政府的產品安全性、功效性的評估試驗,方能標榜其為「健康食品」。日本則分為「特定保健用食品」及「機能性表示食品」,前者須經由政府的評估認可,頒發標章後才可上市;後者為須提供足夠的研究文獻證明該保健功效,即可於產品包裝上標示。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0年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