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拍機+GPS成執法利器 家禽場圍網不合格難找藉口

養禽場應設置防鳥圍網,若未依規定圍好,則未來一旦發生禽流感而撲殺動物,禽場將無法獲得撲殺補償。(圖片提供/嘉義縣政府)

為防止野鳥與家禽接觸,降低禽流感等傳染病風險,農委會防檢局104年起規定養禽場要設置防鳥圍網,但至今仍有不少圍網不實或是破損沒修補的情形。防檢局啟用空拍機加上GPS定位查核並拍照,將防鳥圍網設置不符規定的禽場函請地方政府開罰,因證據確鑿,地方防疫單位硬起來,要求養禽場改善否則開罰,導致被拍到違規的養禽戶反彈,基層公務員成受氣包。

防檢局針對養禽場防鳥圍網設置原本就有查核計畫,109年迄今查核858場,其中152場不符規定,地方已開罰的有43件,依據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開罰3萬元至15萬元,由地方政府決定裁罰金額。

徐榮彬說,規定養禽場要設置防鳥圍網政策已經實施多年,也持續查核,並非今年才開始認真要開罰。105年起,防檢局各分局稽查小組就到各縣市拍照舉報不符合規的禽場,再函文移請當地動物防疫機關處理,情節嚴重者依法開罰,狀況輕微者限期改善。

嘉義縣家畜所指出,今年4月開始,防檢局稽查小組加強禽場的拍照舉報,並載明GPS定位標,移請家畜所依法開罰3萬元至15萬元,因為有照片又有座標,讓禽場很難以「那又不是我們場」的說法推脫,不得不改善,否則只能吃罰單,接到罰單的養禽戶當然不開心,基層公務員因此被罵,成了受氣包,在臉書吐露心聲「覺得很受傷」。

境內禽場密度高的雲林縣動植物防疫所長廖培志指出,其實去年開始就有較多禽場圍網違規開罰案件,大部分違規情形為雖然有設置圍網,但圍得不徹底,現在因為中央利用空拍機及GPS定位逐鄉逐鎮稽查,「所以一切一目瞭然」,圍網不確實的情形容易被發現,接到罰單的養禽戶開罵「是正常反應」,但防疫所還是要對養禽戶宣導教育,尤其科學證據顯示鴨子容易成為帶毒傳播的來源,避免鴨子與外面禽鳥接觸,可以降低疾病傳染風險,需要禽農多多配合。

廖培志同時表示,雲林縣境內養鴨場有8、9成都是契養場,他認為契養主必須負起更大的責任,要求契養戶的養殖設備更到位,面對禽流感等疾病的威脅,產業必須調整飼養模式與觀念。

養禽場防鳥圍網若不符規定,對禽農的財產是很大風險,嘉義縣家畜疾病防治所長林珮如表示,如果養禽場的防鳥圍網設置不符規定,未來因禽流感而撲殺場內家禽,禽場將拿不到任何撲殺補償金。有畜主認為,圍網對於防範禽流感效益不大,還會阻礙工作進行、灰塵導致禽舍通風不佳、老舊禽舍施工不易,且水禽的戲水池圍網困難,家畜所表示,將向中央反應畜主意見,並爭取輔導改善期與圍網補助,但已被舉報違規案件仍應在規定期限內改善,否則還是會開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