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攤肉絲肉燥原料豬肉強制標示 陳吉仲:由下而上追溯真假國產豬

小吃店裡的熟豬肉小菜,未來也得標示豬肉產地。(圖片提供/Catty Wang)

臺灣人平均一年吃掉35至37公斤的豬肉,大到蹄膀、豬排、梅花豬肉片,小至肉燥、水餃餡,臺灣豬肉這項食材以各種樣態呈現,未來開放美國含萊克多巴胺的豬進口後,消費者擔心在米粉攤點的黑白切、在麵攤吃到的肉燥乾麵,以及到處都有賣的滷肉飯、水餃、鍋貼,其豬肉食材產地來源標示如何做到位?農委會主委陳吉仲1日表示,國產豬肉產地標示管理將由下而上,以店家進貨單及發票,回追豬肉產地。

陳吉仲1日接受電臺專訪時表示,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豬肉進口,這絕不是突然決定的政策,政府長期籌備各項工作,重要的經貿議題不可能臨時決定,拍板則在最近2、3周內。政府於108年完成健康風險評估,相關修法預告今年9月中完成後會陸續公告,距離明年元旦政策上路還3、4個月,可與產業界及消費者做風險溝通,現在就是在溝通階段;至於政府的風險管理方案,即是強制標示。

風險管理分流為兩大類,一是進口豬肉的強制標示及由上而下的稽查,一是國產豬肉的強制標示及由下而上的稽查。陳吉仲點名未來均須標示豬肉來源的產品及食品,有包裝的肉、水餃、肉鬆,依食安法規定標示,要求加入豬肉產地來源國;外食消費者最在意小吃店、麵攤、自助餐店、便當店等販售以豬肉為食材的食物的標示管理,陳吉仲說,貢丸、肉包、自助餐的豬肉料理,攤子的肉燥、肉絲,全部強制標示,只要能做到位,消費者就能安心。

陳吉仲說,現在超市架上的豬肉,都有標示產地來源國,同樣一塊冷凍豬肉是臺灣的還是進口的,農委會都可以檢查得出來;豬肉標示產地即可,不必標示是否有萊克多巴胺殘留。目前市占率9成國產豬肉標示稽查,則靠溯原管理,例如,餐廳標榜使用國產豬,稽查人員可以向上追查上游供貨廠商,以確認產地標示真假,還會制訂吹哨者條款,鼓勵檢舉造假標示。

此外,《108年食用肉品暴露萊克多巴胺之健康風險評估》報告中指出,產婦坐月子每日食用超過260公克豬腎及360公克豬肝,若按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的萊克多巴胺殘留容許標準,就會有風險,使得政府這次開放有萊劑殘留的豬肝豬腎進口一事,引發外界質疑。

陳吉仲說,產婦坐月子確實會吃比較多的內臟,但外界在討論時,應要參考客觀數據及主觀事實,根據CODEX訂定萊克多巴胺於豬肝殘留容許量為0.04ppm,豬腎為0.09ppm,「還有其他內臟,我們是參考CODEX,但會比日本、韓國更嚴格,我們會訂不同的標準,最主要是考慮到消費者的安全」。

日本與韓國對於豬肉、豬肝、豬腎、豬油的萊克多巴胺安全容許量,是比照CODEX標準,而我國的豬肝、腎、肌肉及脂肪的萊克多巴胺安全容許量,衛福部將於9月4日下午預告,預計9月13日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