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民眾在基隆市碇內抽水站附近,拾獲1隻東亞家蝠,經畜衛所檢驗,驗出「臺灣蝙蝠麗沙病毒」,雖然並非國內首例,但臺灣蝙蝠麗沙病毒有人畜共通的風險,防檢局提醒,無論是見到衰弱或死亡的蝙蝠,都不要接觸、撿拾,應通報當地防疫機關處理,如果不慎遭蝙蝠咬傷,應立即就醫,評估是否注射人用疫苗。
農委會防檢局指出,民眾在基隆市暖暖區碇內抽水站附近拾獲1隻東亞家蝠(Pipistrellus abramus),基隆市動物保護防疫所14日將蝙蝠送畜衛所檢驗,結果檢出臺灣蝙蝠麗沙病毒。麗沙病毒不是法定動物傳染病,但有人畜共通傳染之虞,雖然目前沒有人類感染案例,仍需多加小心。防檢局已通報疾病管制署、林務局、蝙蝠保育團體、動物防疫機關共同宣導防範,並將加強發現地點蝙蝠採樣及疫情調查,呼籲民眾不要接觸野生動物,避免可能感染機會。
防檢局表示,麗沙病毒共有16種基因型,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為第1基因型麗沙病毒,依據畜衛所檢驗報告顯示,這次檢出的麗沙病毒,與以前發現過的病毒相似,防檢局表示,105年至107年間,在臺南市、雲林縣及宜蘭縣的東亞家蝠檢體中,曾發現蝙蝠麗沙病毒,經核蛋白基因序列及核蛋白胺基酸比對結果,從基隆暖暖的蝙蝠身上檢出病毒,屬臺灣蝙蝠麗沙病毒;另外,106年6月,在新北市拾獲的絨山蝠,被檢出一支新型麗沙病毒,當待命名。到目前為止,國內已累計檢出5例蝙蝠有臺灣新型麗沙病毒案例。
狂犬病病毒為第1基因型麗沙病毒,因此針對臺灣蝙輻麗沙病毒的預防建議,防檢局說,狂犬病疫苗能發揮交叉保護效果;目前,臺灣為狂犬病疫區,最大威脅來自於鼬獾,為避免寵物犬貓及人類被傳染狂犬病,犬貓均須定期施打狂犬病疫苗,且持續禁止犬貓進入森林遊樂區,飼主應為家中寵物犬貓及人工飼養的陸生食肉目動物施打狂犬病疫苗,以發揮保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