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氣地為可愛的人與土地,種一整片田——埊創辦人龔哲敬

為了可愛的人與土地,建立一條龍自然農法系統的龔哲敬。

文/黃宣仁 編輯/段雅馨 攝影/陳建

「宜蘭人太可愛,可愛到受不了!」留下來,為了可愛的人,還有這一片山水土。

從狼的商場跑到羊的農

從小在中國長大的龔哲敬,被爸爸刻意培育成精明商人。19歲回臺,為了開工廠勤跑招商會,過程中認識在員山種稻的謝佳玲及施行自然農法的曾繁宜,前輩們說「種一甲地,只要留一分地給鳥吃就好」,龔哲敬認為這是無稽之談,為了證明誰說的話對,龔哲敬便跟著到田間觀摩,也意外成為他從農的契機。「我到這裡,看到這些人這麼用心守護土地卻被代耕業者欺壓,捨不得。」他想方設法找來一臺二手收割機開始幫農民代耕,這股「捨不得」讓龔哲敬決心投身於農,一做至今也邁入第五個年頭。

龔哲敬先是創立了「埊」協助農友代耕,他解釋,員山是宜蘭地區的水源源頭,而他自耕的農田又位於員山的源頭,被山、水、土環繞,所以取名埊用自然農法種植出來的稻米產品。為「埊」。後來「宜糧號」創辦人吳紹文把他找進去當執行長,從種植生產到設計行銷的自然農法一條龍體系就此誕生。在這套體系裡,「埊」負責生產端的農務,底下還有水稻和雜糧二個產銷班;至於加工、行銷、研發產品,甚至帶領社大、田野小旅行等食農教育課 的任務則是由「宜糧號」操刀。吳紹文性格浪漫、能號召群眾,擁有田間經驗和商業背景的龔哲敬主責業務金流,各司其職,攜手把宜蘭地區的自然農法做得更完善。

埊用自然農法種植出來的稻米產品。

「瑞岩香米酒」就是團隊研發多年的成果,龔哲敬說,「瑞岩香米是沒被改良、馴化過的臺灣原生種,是全臺灣最香的米!」由泰雅瑞岩部落與宜蘭暨羅東社區大學擔任講師的邱錦和一同復育,爾後龔哲敬接棒與社區大學的學員繼續復育的任務,再後製成擁有琥珀顏色的商品——「瑞岩香米酒」。

轉得快的商業頭腦 把農業做成服務

採用自然農法耕作的田區大部分較零散,再加上雜草多、田水排不乾等環境問題,龔哲敬說在宜蘭當地有些代耕業者覺得效率低、機具磨損高,對小農也常擺起臉色。「翻田、插秧都可以拖一個月,收割是不能拖的,要是颱風來心血就沒了。」於是龔哲敬全臺探尋合適的收割機,運轉商業頭腦,以「開放農產品預購」的方式籌措資金,入手了第一臺大型農機。

「我從中國回來一毛錢都沒帶,一直都拒絕投資跟貸款,是白手起家的。」沒錢還賭一口氣,聽起來是少年人的浪漫,但擁有經商背景的他,其實是看見了從農的可能性。「我有看到代耕的市場,就算不是為了賺大錢,也能自給自足地循環。」龔哲敬更說,其實只要20甲地就可以營運一套系統、自給自足,他也會和有興趣的農友分享、推薦機具。他翻開桌上宛如變形金剛的目錄,全新收割機原價要350萬、曳引機要後排左方的莊庭維與右方的邱子濂是返鄉青農,也同時協助埊的代耕服務。250萬、插秧機110萬,這些小怪獸開出去還要十噸半貨車運輸,五年之內他統統具備齊全。

後排左方的莊庭維與右方的邱子濂是返鄉青農,也同時協助埊的代耕服務。

龔哲敬更覺得,比起「做農業」,自己更像在「做服務業」。以代耕來說,不只在宜蘭地區,新北貢寮、臺東鹿野等其他地區都跑過;另外,從品種挑選、種植、代耕到包裝設計,團隊都可以給予建議和協助。在田間操作上,龔哲敬也做得很到位,叮嚀新手開溝、進排水、整田、除草撿螺等基礎功千萬不能馬虎;他更是每天幫忙老農巡田水,留意作物生長狀況。

為可愛的人和土地,留下種

要把事業做出規模,龔哲敬很清楚怎麼設定目標與達成。完備機器、做好後端都在他每年設定的目標裡,等到團隊更加成熟之後,他最想做的是保種、育種。「育種非常非常非常重要,難度也較高。沒有育種的話,自然農法也沒什麼好玩的了。」他抓起掛在一旁留種的稻穗,解釋株高、穗長、垂度等留種須考量的條件。走到這一步,他還沒有要停下來,已想到幾年後的事了。

在服務模式更加穩定成熟後,團隊下一步想做的是保種。

龔哲敬對土地的情感很深,他瀟灑地說:「中國那邊,聰明的人比我們聰明,狠得比我們更狠。六年前回來我就知道,只剩下人跟土地是他們買不走的,所以才會這麼堅定地從農。」龔哲敬說這些不只是漂亮話,他回想在中國打滾時,若有人說要無條件做朋友,他肯定充滿懷疑,回到臺灣發現臺灣人的真性情,一開始還很不習慣,現在逢人便說「臺灣人都好可愛!」正因在惡海潛行過,才比誰都能體認,這樣的人與孕育他們的土地,是最可貴、最值得守護的。

龔哲敬身上仍然有從商場走一遭帶回來的霸氣,不當百大青農、不借錢、不領補助、不想被框架圈住,只全神貫注走在自己規畫的路上,不過一聊起讓更多人認識自然農法,他內心柔軟的那一面展露無疑。他的終極目標就是回歸源頭,在大地之母之上,重現屬於在地人、臺灣的價值。

扎根在田裡的務實和浪

最初是為了「爭一口氣」投入自然農法,現在越做越大,一路走來支撐著他的是務實卻又浪漫的願望。

專業化生產,雖和經商背景相關,但更重要的是想藉此獲取消費者信任。龔哲敬說,「我希望消費者知道,我們採用自然農法的田有規模和良好的管理,品質和產量也可以很穩定。」一旦生產端和消費端都穩固,使用自然農法的農民就能獲得更多保重與尊重,也能吸引更多人加入,龔哲敬目標把自然農法普及化,他說:「好的事情,當然要做得越大越好。」

把從農當作一門生意來做是務實,但這份工作也讓龔哲敬深感「浪漫情懷」的意義。看著落雨時機捉摸不定的陰天,他收起談經營必備的銳利口吻,淡然地說:「下不下都好。下雨就想『啊我種的誰誰誰可以喝水了!』沒下的話就想『開心啊!要收割了』」隨天地自然,一切都隨喜隨好。

「來務農,教你最多的是放下。」龔哲敬說:「透過務農,其實是讓人去反省我在幹嘛?種完一年,通常就知道答案了,就算答案不是繼續種田,也沒關係。」會這樣說,也因自己在過程中放下了盤根錯雜的糾結,找到屬於自己的解答。自幼四處奔波的龔哲敬,其實一直在找「根」,他坦言:「我一直都很沒有歸屬感。我是一個很沒有歸屬感的人。」再問他,那現在有了嗎?望著山腳下隨風擺盪的稻浪,龔哲敬篤定地笑著說:「有啊,現在很有。扎根在田裡了。」

經過多年的探尋,龔哲敬終於在農業裡找到了歸屬感。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0年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