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的新時代任務3】研發篇:農機研發打團體戰,桃園改良場生物機電研究室

桃改場生物機電研究室用「團體戰」的策略來研發農機。

文/段雅馨 攝影/李文揚

雖然組織清楚明確,桃改場場長郭坤峯說,「不過我們(桃改場)都是採團隊合作喔!」桃改場生物機電研究室的五人團隊短小精銳,有人專長田間機械,有人專攻智慧監測,更極力培育後起之秀傳承農機專業。

傾聽各方聲音 適地發展農

投入農機研發30多年,桃改場副研究員邱銀珍一語中的:「做農機雖然是研發,但絕對不能只寫paper(研究報告)、閉門造車。」研發出來的機具符不符合作物生長特性?廠商會不會有意願技轉?有沒有幫助到農民?這些聲音都要多方傾聽。

桃改場研究員兼課長李汪盛對於國內農機具購買作說明,他表示,大型農機具多由歐美購買進來,因此國內的研發重點在小型農機,或者是對國外購買回來的小型農機做適地調整。例如,同樣都是高麗菜,日本市場喜歡質地較硬、可直接生食的高麗菜,因此日本的高麗菜收穫機就會設計成適合採收質地較硬的高麗菜。國內許多農友購入日本的高麗菜收穫機,然而臺灣吃高麗菜以鮮食為主,種植出來的高麗菜也較為鮮 嫩,「軟硬程度不同的高麗菜,在採收過程中所造成的機器損傷也會不一樣。」李汪盛點出,要如何適地性,把國外進口的機器調整成國內也運用自如,是研發農機的另一大重點。

而要讓研發真的「落地」,邱銀珍指出和各方請益相當重要。「我們會跟改良課同仁請教,知道作物生長特性,例如葉菜長出來多高?採收機高度就要注意不能過低或過高,研發出來才會實用。」而「甘薯翻藤機」就是很好的例子。甘薯長出來的葉藤需要去挑動,否則會長出許多小番薯,影響主作物。目前靠著人力彎下腰一株一株挑動甘薯藤,不但費時,也消耗大量的人力,因此邱銀珍研發「甘薯翻藤機」用於取代人力,同時也研發「曳引機附掛甘薯去藤收穫一貫作業機」,機器開過,不僅葉藤去除得乾淨俐落,待採收的甘薯也從土裡翻出。

投入農機研發30多年,經驗豐富的邱銀珍。

這款採收機在普遍種植台農66號番薯的北部地區反應良好,直到一次在外地舉辦觀摩會,邱銀珍一看到田間狀況驚呼,「怎麼是57號!」相較於台農66號,台農57號番薯的葉子長得更高、更茂盛,在切割葉片上需要更加著力。邱銀珍回去問改良課同事,才知道北部習慣種植台農66號番薯,其他地區則多是種植台農57號,邱銀珍再將翻藤採收機修改,完成適用於全臺甘薯產區的農機。「這個問題如果不跨區觀摩、沒和其他專長同仁交流,是不會知道的。」邱銀珍說。

除了多多深入田間,技轉廠商的需求也得納入考量。與廠商「交手」多年的邱銀珍說,機具是否具有足夠需求、市場規模,會大大決定廠商技轉機具的意願,他建議,在研發過程中可以適度邀請廠商人員一同看機器、給予意見,如此一來,就能夠了解廠商的考量重點,在過程中靈活地修調機具,減少機具「雷聲大雨點小」,無人技轉、生產的窘境。

桃改場研發出來的葉菜採收機,不只針對小葉菜類,魚腥草農友也表示好用。

用遙控就可以操作葉菜採收機。

累積農友問題 隨時滾動調

歷經了臺灣整個農機研發年代的邱銀珍說,在農機研發剛起步的1980年代只著重在「做出機械」就好,1990年後隨著需求增加,慢慢形成農友、研究人員、廠商這樣三方合作的產業模式,到了2000年,比起「研發出機器就好」,強調適性、學以致用的概念越受重視,當今的農機都以解決農民問題、提高省工效率為首要目標,再著手進行研發。

而要如何針對農民的「痛點」對症下藥?各地區改良場平日和農友的交流與互動功不可沒。郭坤峯說,當農友在種植過程中遇到病蟲害等任何問題,農友拍個照在群組裡傳訊息來,病蟲害專長的同仁就會先幫農友做初步判斷;另外,改良場也提供幫農友做土壤的檢測,「透過這兩項服務和第一線農友接觸,再加上勤跑產銷班,我們就可以知道農民需要被解決的問題在哪裡。」郭坤峯說,若許多農友都碰到共同問題,而可以運用農機解決,彙整起來就能開啟一項農機的研發了。

邱銀珍拿出他厚厚的筆記本,裡面一筆一筆記錄著每通打來改良場的「客訴」電話,農民在操作上遇到什麼問題、覺得哪裡使用得不順手、廠商希望機具市場能達到多大規模,各種疑難雜症在邱銀珍的眼裡都是「好還要更好」的機會,「很多人會害怕開觀摩會,但是我一點都不會,甚至很樂意開。我最害怕的反而是觀摩會現場都沒有意見回饋,每一個批評我都把它視為做得更好的契機。」在農機領域深耕將近40年的邱銀珍,講起農機研發如何更好、更貼近第一線農務操作,仍像年輕小夥子一樣充滿想法和滿腔熱血。

從地區性單點突破 到全臺系統性整

各區改良場的研究能量旺盛,但郭坤峯觀察到,農機發展多以轄區本身做「單點突破」,他想:是不是能做全國性的整合呢?桃園八德區是短期蔬菜的重要產區,新屋區近年也發展很多設施蔬菜,桃改場在葉菜類的農機研發著力甚多,從一畦兩行的移植機進步到六行移植機,還有便利採收的電動葉菜採收機,都是桃改場的研究成果。而臺灣中南部也有葉菜類產區,「我們發展電動葉菜類採收機,中南部也可以用啊!」於是「農業機械與自動化推動小組」於今年開始召集,由桃改場邀集大家討論,在各場進行農機研發前,先由桃改場彙整、規畫,以產業的高度看農機,從種植到採收盤點所有需要透過農機解決的問題,再依據各改良場不同的研發專長,分工合作進行「一條龍」式的產業農機研發。

葉菜隨著綠色捲帶從地面採收起來,機器中央放置籃袋便能收集葉菜。

郭坤峯表示,未來研究方向會先以缺工最多的部分著手,像是李汪盛就發現,臺灣西部在葉菜採收方面都有缺工問題,明年就會以葉菜作物為「先發」,從播種、種植管理、採收、採後冷鏈等每一個環節通盤檢視,整合全國的農機研發能量;另外,將過去需要加油的機械發展成電動機械,也是另一大研發重點。「若轄區有優先需要支持的,當然還是得立即解決,但未來會希望從全國農業的角度來看,這樣做出來的農機全國各地都能夠通用。」邱銀珍更補充,對看重市場的廠商來說,整合起來的農機市場就相當具有吸引力。而不只小葉菜類,從金山到恆春都有種植的甘薯也是未來很好整合的作物,「全臺就有1萬多公頃,廠商聽到有規模,技轉也會提高,對產業也是好事。」

李汪盛發現臺灣西部在葉菜採收上,皆有共同的農機需求。

除了研究能量的整合,在採購經費及聘用人才方面的規範也在今年獲得鬆綁。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科技處(簡稱農委會科技處)將目前的16個試驗改良場向科技部申請,並獲得認定為「公立研究機構」且適用「科研採購」管道,如此一來,在研究經費申請上,就擁有更大的彈性空間;另外,過去改良場若要外聘具備專業能力、碩士學歷以上的人力也往往窒礙難行,現在各改良場能依據需求,更便利地聘用農機或是機械專業人才。郭坤峯表示,這樣的突破目的是建立一個更良好、更暢通的工作環境,「一個好的工作環境才會吸引新的人力進來,特別是需要很多時間去研究的領域。」

郭坤峯希望未來四年能整合全臺各地的農機研發能量。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0年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