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人大未來:生活中的工藝復興運動

文字/李怡欣 攝影/張家瑋 場地協力/民藝埕、南街得意

「一輩子做好一件事」是職人的單純想望,然而時間也是最大的敵人——當產業、技術日新月異,傳統工藝則面臨需求減少的嚴峻考驗,有些就這樣消失在時代的洪流裡。周易正與陳明輝分別從出版及教育著手,找回被時代遺忘的職人工藝。他們相信,工藝不應是博物館館藏、要價不斐的奢侈品,只要重回你我的生活,便有了創造未來的動能。

Q接觸職人的契機?

陳明輝(以下簡稱陳):2008年我在國藝會工作,從社區營造的概念開始,陪伴民間社區把在地工藝找回來。當時全臺灣到處跑,接觸到很多職人,認識這些朋友之後,我每到一個地方就一直買工藝品,買到家裡都是,還在辦公桌前擺攤,因為賣了才能繼續買(笑)。

從那時開始覺得臺灣的文創產業中,工藝有基礎、有優勢,只是沒被好好關注,後來就繼續往這個方向發展。

周易正(以下簡稱周):2007年行人出版社找到日星鑄字行,是臺灣最後一家活字印刷廠。要讓它有繼續營運的能力,才有保存下來的可能性,否則只是博物館的館藏。我們就拉了相關職人,把工序記錄下來,出版《活字:記憶鉛與火的時代》。我們繼續思考臺灣還有什麼值得記錄。

我想到代工產業,其中的技藝容易被忽略,卻需要很多複雜的技術,就從代工時期切入,找值得記錄的技藝。

Q創立河邊生活跟台灣工藝美術學校的契機?

陳:現在很難想像,十年前臺北沒有什麼臺灣工藝品的通路。我們曾經去找誠品,但他們當時以外國品牌為主,我們就在2010年創立河邊生活,販售臺灣工藝品。

一開始的客群是40到60歲的女性,可是每年都在遞減,原來是工業製品把工藝品淘汰掉了,比如說以前水缸家家戶戶都有,但被塑膠桶取代了,下個世代的人沒有這樣的生活經驗,工藝品就從日用品變成奢侈品。

我意識到照這樣的速度,未來工藝品的消費族群會變小,生產端也會斷鏈,職人從材料、設計打樣到生產、跑市集都要做,增加的成本反映在價格上。在價格高利潤低、沒有市場的狀況下,通路就會消失,國內產業萎縮到剩文化保存,就進博物館不見了。

後來想到應該要轉向教育,把20歲以上的人變成消費者超難,唯有從8歲開始洗腦,十年後可能有機會。

周:哇好長遠的計畫!(笑)

 

Q為什麼會透過體驗教育、書本來推廣職人工藝?

陳:體驗教育有回應顏水龍〔註〕推廣工藝運動的目標。為什麼需要工藝?因為可以提升精神層次,使用工藝品也有效,精神層次的共同提升可以讓一個社會文明繼續往前。

周:我沒有覺得書極其重要,但對我這代人來說,很多東西不見了,書會留下來。書是我接觸職人的方式,也是最後的成果之一。

就行人文化實驗室的出版量來講,如果一年出20本,職人只占一本,卻會花我們很多力氣跟時間,但在募資平臺用問卷問贊助者知不知道我們除了產品另外有出一本書,大概七成以上都不知道(笑)。書跟產品是不同的市場,怎樣對不同人講故事很重要。

書對職人也有幫助,有些師傅因為沒事做去當大樓管理員,我們藉由出書請師傅請假來幫忙,後來他們把書拿給小孩看,說這是爸爸在做的事情。做的事有人在意是很值得驕傲的,這也是臺灣職人缺少的肯定。

陳:河邊生活也會進工藝書。這幾年投入工藝的人增加,但相關書籍不多,而且很多是翻譯書。學習者看技法知識,文化性內容也很重要。只要有新書很快就會賣完,有的到二、三刷一直都有人問。

〔註〕:顏水龍為振興臺灣工藝的先驅者,從1937年開始進行臺灣工藝產業調查,進而推動臺灣工藝復興運動,他在1952年出版的《臺灣工藝》一書,是臺灣第一本工藝主題專書。

PROFILE

陳明輝 2010年創立河邊生活,透過結合書店、臺灣工藝品選物店的複合式平臺,將生活工藝產品融入現代消費社會;並於2017年發起台灣工藝美術學校,藉由工藝手作課程、講座等活動,讓美回到日常生活。

周易正 行人文化實驗室總編輯、支流企劃室創辦人,致力為議題/主題找到新的觀點、思考方式、甚至是讓它延續與存在的可能。出版《活字:記憶鉛與火的時代》、《透明的記憶:感受日常玻璃的溫度》等介紹職人工藝的書籍。


文章未完,完整版請見《鄉間小路》2020年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