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攝影.插畫/坪林故事採集
前幾天,臺北市達到39℃高溫,只能腦補坪林的溪水:在捷運新店站轉搭923公車,40分鐘車程抵達坪林國中站,青山碧水映入眼簾,心裡的燥熱涼了幾分。
臺北市的人要到溪邊、河邊,總要一趟車程;坪林的居民只要走幾步路,就能感受沁涼的溪水,北勢溪支流的金瓜寮溪、姑婆寮溪、石溪、四堵溪、 魚堀溪、下坑子口溪,東西貫穿網羅坪林全境,因位於臺北水源特定區,水質清澈,晴空時映照天光,透著一抹魔幻的綠,看著看著忍不住神遊,以為身處夢境。
每年3月回暖,數百隻小白鷺、黃頭鷺和夜鷺飛來聚集、覓食、築巢育兒,共棲河畔大樹,暱稱為鷺鷥公寓,不用到深山,坪林國中對面就能看到這樣的奇景;偶爾能看到救生隊特訓、遊客在河道玩立槳;以前坪林的老師還會帶學生去河邊校外教學,但是也有在地人擔心危險,禁止小孩玩水,小孩的興致不減,還是玩,回家一溜煙換回乾衣服。
坪林的生活和溪水多麼地親近,認識水精靈後,他提起從前:在斜坡的老街,下大雨後山上流下清水,婦女就在家門口堵住溝渠的水流洗衣服;也有的拿竹蒸籃裝著衣服、帶著木槌去河邊洗,有時也會帶上水鏡(tsuí-kiànn,窺箱,即一面為玻璃的水底觀察木箱)、蝦仔(hêkhat-a,撈蝦的小網)、蝦桸(hê-hia,手撈三角網)、蝦籠、魚笱(hîr-kô,以桂竹、黃藤編織的漏斗狀漁撈容器)去捕魚抓蝦,或簡單用山棕葉心圈成環,從蝦尾套起,還聽說生吃溪蝦專治流鼻血。
有一次,朋友誤闖了石精靈和水精靈的祕密隧道,距離老街不到一公里,卻連在地人都難以發現,外面日頭炎炎,光腳踩在隧道裡的溪水,緊張、害怕,更多的還有興奮,後來這裡成為說故事的好地方,再往前就能通向原來的世界,但是我們都靜靜地停在中間,只有坪林的聲音特別清楚——水精靈在歌唱,古老的語言不斷迴盪。
PROFILE
坪林故事採集 原本是一個坪林在地青年的尋根之路,後來受到山林與鄉野的召喚組織團隊。他們發現隱藏在現代生活角落的神祕小精靈,一點一滴找回被遺忘的記憶與神祕的技能力量,將舊時與環境共好的生活延續到當代。將蒐集到的坪林人文故事記錄在臉書粉專「坪林故事採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