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土壤易缺鋅!鋅肥管理與施作方法

臺灣的土壤易缺鋅,在東部的海濱火山灰質土壤,以及嘉南、雲林、彰化的砂頁岩及粘板岩沖積土,都屬於鋅含量較低的土質。(圖片版權/Elenathewise)

文.圖/陳鴻堂 前行政院農委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助理研究員

臺灣的土壤易缺鋅,在東部的海濱火山灰質土壤,以及花蓮的片岩石灰岩混合沖積土,皆因施用鋅肥得到改善;西部鋅含量較低的土壤則為嘉南、雲林、彰化的砂頁岩及粘板岩沖積土。

鋅缺乏或鋅過量的損害

土壤鋅的鋅含量1.6~10 mg/kg表示土壤含量低,鋅含量低於0.5~1.5 mg/kg時植物便可能會出現鋅缺乏症狀,曾有學者報導稻田土壤鋅含量低於2 mg/kg的水稻就有鋅缺乏症狀;鋅含量11~25 mg/kg表示適中;26~80 mg/kg則濃度偏高,鋅含量大於80 mg/kg時可能對作物造成毒害。適量的鋅可改善作物生長,並提升作物產品微量元素鋅的含量,提高農作產品質改善人類缺鋅之營養;反之濃度偏高將造成農作物的可食用部位重金屬鋅含量偏高,由食物鏈進入人體影響健康。

各種植物鋅的缺乏徵狀並非完全一致,有些作物伴隨葉片黃化徵狀,有的則葉脈間黃化而呈黃綠色,但與葉脈緊臨部分則保持綠色。在植物缺鋅症狀出現前,植物的生長激素早已顯著的下降,促使中度至嚴重缺鋅的植物之嫩葉形成小葉(little leaf)和簇葉(rosetting)的現象。缺鋅敏感作物有穀類、豆類、草類、波菜、亞蔴等一年生植物與多年生的葡萄及柑橘。

鋅過量的毒害徵狀有葉尖黃化壞疸,幼葉葉脈間黃化,植株生長受阻,根呈刺鐵絲狀。過量鋅的可能原因,除了土壤自然背景含有高濃度的鋅,或長期施用《肥料種類品目及規格》品目編號5-09禽畜糞堆肥、5-11雜項堆肥,造成鋅在農田土壤累積外,大部分是由於人為汙染所致。水稻植株鋅正常含量約25~40 mg/kg,大於70~80 mg/kg時就會有毒害產生,一般而言水稻鋅之毒害濃度為100~300 mg/kg。

左圖柑橘新葉小而簇生徵狀。右圖柑橘新葉葉脈間呈黃化斑。

鋅肥的最佳施用方法

臺灣的土壤易缺鋅,在東部的海濱火山灰質土壤,以及花蓮的片岩石灰岩混合沖積土,皆因施用鋅肥得到改善;西部鋅含量較低的土壤則為嘉南、雲林、彰化的砂頁岩及粘板岩沖積土。反之,pH值低鋅含量過高的土壤,則可依農田的實際情況施用石灰,提高土壤pH值來降低重金屬鋅溶解度,農作物可因鋅有效性降低而減少其毒害,讓植物得以正常生長。

鋅肥施在對鋅敏感作物如水稻、豆類、玉米、花生、甜玉米、洋蔥、高梁、亞麻、大豆、芹菜、甜菜、菜豆、甘藍、菠菜、番茄、葡萄、桃、果樹、大胡桃等,效果較好。鋅肥每公頃可施用硫酸鋅20~120公斤當基肥,也可葉面噴施硫酸鋅0.1~0.2%(加入等量生石灰使其濃度亦為0.1~0.2%)溶液,每週一次。發生缺鋅病徵的水田,建議實施二步驟:一、插秧前每公頃撒施氧化鋅粉30~50公斤或硫酸鋅80~120公斤,整地時混入土中,混入深度與插秧深度相同。每隔2~3年施用一次;二、將秧苗根部浸入2%氧化鋅液後插秧。

柑橘類春梢非結果枝的葉片若於8月分的鋅濃度低於25 mg/kg,可用0.3~0.5%硫酸鋅(加等量氧化鈣製成乳劑)作葉面噴施,每隔7~10天施作一次,連續3~4次。若噴施鋅錳乃浦等防治病害藥劑,亦有改善缺鋅效果。蓮霧葉片若有缺鋅現象,應在新梢生長前噴施200 mg/L的鋅水溶液。

左圖葡萄柚新葉小而簇生徵狀,右圖葡萄柚新葉葉脈間明顯黃化。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0年5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