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的讀書單】書讓人得以看到自己的所在座標。

《瓦礫上的編輯》(圖片提供/開學文化)、《聖彼得的送葬隊伍》(圖片提供/獨步文化)、《紙上染了藍》(圖片提供/逗點文創結社)、《莎拉巴!致失衡的歲月》(圖片提供/台灣東販)

文字/李家騏

看了手帳上的格狀式月曆,突然發現跟朋友F約飯局,討論創作計畫已經是一個半月以前的事。過這麼久了嗎?記得上次好像約定好,12月會再針對一些參考資料,更深入討論細節,集中想要發展的路線。但事實上這段日子彼此一次也沒有聯絡過對方。

暗自反省,最近一年總是如此:想說要找誰來一起做點有趣的事,約見面,興致高昂地丟想法,將想像力的邊際激盪得更為寬廣,結果都像這樣,彷彿本來就不曾見過面。

於是我梳理了這段日子的生活。接案維生的部分:為A出版社做了一本食譜書的潤稿(生平第一次認真看食譜);為B出版社排版一本書,完稿封面三本書,寫一篇推薦文章。校長兼撞鐘的小出版社也強強滾:某本書得了獎,要再版,要聯繫作者談談創作想法,再翻譯成中文;接受一組學生媒體採訪,談小社對出版的假設以及實踐方式;因應出版量越來越大,將原本倉庫退掉,總盤點後整批移至專業的出版倉庫;彙整明年出版計畫交付經銷商討論;為了在國際書展前再出兩本書,與封面設計來回討論,並繼續修整稿件;國際書展的前置作業;當然繁瑣而不可省略的對帳、出貨之類行政事務也占去許多時間。

而即將2歲的女兒,每天晨早會竄到枕頭旁拿眼鏡,然後騎到睡眠不足的我身上,等眼睛睜開便遞上眼鏡,用她剛學會的單字說:「爸爸、戴。」然後我們開始念過一本接一本的麵包超人。睡眠記憶法說不定真的很有效,半夢半醒之間的朗讀,經常把關於工作的想法洗得一乾二淨,植入麵包超人中每個角色的種種。

原來如此,生活不知不覺變成了一個孔洞很大的排水閥,時間伴隨著那些沒有時效或不那麼趕緊的事,以猛然之勢流瀉而去。「日常」二字聽起來平穩毫無波瀾,其實每個人的日常,都會在人生的某個季節不期然遭到摧毀,等待重建。育兒與出版,原本以為能同時兼顧兩件事的我,現在彷彿被雙方合力拉扯著跪步往前,行方不明,而且沒有退卻說不的權利。

身處急速下陷的漩渦中,某些記憶、某段文字、某本書,總是會適時浮現拯救自己。在生活的夾縫中,最近拿起的總是看過很久的書。有些書,想隨意翻著某些段落,感受書中人物寬大的胸懷;有些書,會執意找出當初感動自己的那一頁,反覆讀個幾遍;有些書,過去不甚有感,現在終於體會;有些書,只是知道它還在身邊,就覺得安心。

書雖然只是人生的過客、生活的點綴、看過便罷的娛樂,但有時也會像潛伏期極長的病毒,在無可預料的時候以毒攻毒倒打一把,為歪斜的日常重新定錨,讓人得以看到自己的所在座標。

PROFILE

李家騏 1980年生,臺南人,政大新聞系畢業。曾經當過書店店員,做過藝術行政、推廣過小鎮觀光,目前營運柳橋出版進入第二年,希望完成的每本書都能提供讀者多面向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