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花期短, 關係卻長

文/林書帆、李盈瑩 攝影/王正毅

年節插花的習俗古已有之,至明、清兩代達到極盛時期,當時將這類年節擺飾稱為「歲朝清供」,「歲朝」指大年初一,「清供」則是清雅而可供賞玩的物品,如盆景、書畫與古玩等。以往用於歲朝清供擺設的,多是松柏、竹、梅、蘭、水仙、山茶等格調高雅的植物,在吉利、平安的盼望之外,選用這些花中君子,也有著世風端正的寄託。

現今年節應景花卉總不脫「花開富貴」的解釋,但過年無非就是與家人團聚的日子,若將鮮花視為維繫關係的媒介,對於這個古老的習俗,或許會有更多的想像。

隱身臺北靜巷的老公寓,藏著一對年輕情侶經營的工作室,負責花藝的王亦瑀除了在年節、情人節、母親節等節日設計花束,更希望花藝的自然美感能以平易近人的姿態融入客人的日常生活中。於是與男友張柏韋規劃了每週一花束的想法,採月訂或季訂,每星期一跑花市,選擇當季花材搭配設計,再送至客人手中。

以自然風格醞釀的長期關係

對王亦瑀而言,自己像是用花去培養一份長期的關係,也因此創業至今累積了不少來自客人的故事,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個女生的婆婆罹患癌症,她希望婆婆在最難熬的化療階段每週都能收到美麗的花束,於是向他們訂花,為期數月後婆婆雖然過世了,但那位媳婦轉達婆婆生前很喜歡他們的花束,甚至希望喪禮花材也能交給他們來打點。王亦瑀感性地說:「有時覺得自己何德何能,竟能透過花藝工作參與了這些故事。」

臺灣許多坊間的花藝設計為了迎合大眾市場,喜歡採用染色花材,甚至安插小玩偶或人造裝飾於其間,並用層層繁複的包裝,打造閃亮氣派的花束。在花藝設計的領域,王亦瑀彷彿懂得大自然的節制與靜謐,她希望展現的是植物本來的樣子,因此即便是製作熱鬧年節所用的桌花,她仍採用許多蓊鬱綠葉為襯底,捨棄萬紫千紅、那種滿溢出來的 誇張鮮豔,而是用幾朵鮮紅的康乃馨、黃橘色玫瑰,再綴上沁白的桔梗來襯托豔色。於是一盤桌花,也有如一座生機盎然的微觀花園。

不屬於任何流派,也從未拜師,那麼自學花藝的王亦瑀其美感究竟從何而來?原來王亦瑀出身高雄,爺爺務農種菜,母親則栽植了滿院子的花卉盆栽,父親辭掉農會工作後,就在屏東找了魚塭飼養觀賞魚種,小時候跟著媽媽到植物園散步、辨識植物,跟著爸爸到魚塭挑選公魚、母魚、小魚,都是她的童年日常。於是如此接地氣、熟悉泥土花草小動物的她,再經過求學階段工業設計的美感薰陶,造就了她深具自然氣息的花藝風格。


更多內容請見《鄉間小路》2018年0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