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步道協會──實現步道自主的價值

文/李盈瑩 攝影/林韋言

晴朗的冬日清晨,來自四方的人們聚集於苗 栗泰安鄉天狗部落荒廢多時的古道,有人手持鶴嘴鋤翻找石塊、有人堆砌護坡駁坎、有人從林間挑來倒木,不消半日,原本崩塌的山徑被修整完善,取之於山林的原材、貼近於生態的工法, 與四周的綠蔭自然完好融合。隨著午後襲來的寒 意,濃厚的白霧漸升繚繞,這群志工彷彿是山裡的小精靈,收拾好鋤頭與野炊食器,跳上小貨車又一路顛簸下山,返回部落再下榻一夜。

手作步道的志工來自各地,而帶領志工實作的是千里步道協會的副執行長徐銘謙,和幾位天狗部落的在地耆老。這條在日治時期即沿著等高線闢建的古道,同時也是部落幾戶家族的專屬獵場,高齡90歲的mama’(泰雅族對男性長輩的稱呼)還記得兒時第一次跟著阿公來這裡過夜、設置抓鳥陷阱的興奮心情,但隨著臺灣光復,古道人煙罕至,逐漸 被族人遺忘,重建步道的意識卻始終埋藏在他心底,直到近年透過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轉介,終於與千里步道協會合作,以手作方式修復舊時光景。

取之於環境的傳統工法

即便協會手作步道的經驗豐富,每到新的環境仍會與在地的傳統工法進行對話,共同討論出最適 合的修復方式。置身於山林,徐銘謙總會先觀察四 周環境,以天狗部落的古道修復為例,她發現乾溪溝下方的土石嚴重崩塌,推估雨季大量的雨水將泥沙一併沖刷至下方,因此先讓志工蒐集周邊的石頭, 以此堆砌擋水牆,一層層的擋水牆除了能減緩水勢,同時也讓土層在牆面後方被安定下來。接著再將石頭平鋪於乾溪溝上,避免泥沙被大雨沖走;最後再 於路基下方施做駁坎。

手作步道講求就地取材與生態工法,並以野生動物棲地的連續性為考量,採取因地制宜的設計, 比方天狗部落的砂岩夠大、夠厚,形狀方正,屬於很好使用的石材;而屏東大武部落的頁岩、板岩較薄,就必須以排灣族的傳統工法來疊石;又或者臺中大坑、大肚一帶多為紅土與卵石,圓石不易堆疊, 更加講究砌石技巧。

結合生態旅遊的工作假期

舉辦過許多手作步道工作假期的協會,本身也 像一座溝通的橋梁。透過協會,來自各地的志工有機會來到人跡罕至的部落參訪,三天兩夜的假期中, 在部落過夜、吃風味餐、聽族人說故事,也在實作過程中認識各地精湛的工法。與向公部門要經費、以現代工程方式直接鋪設步道的做法相比,這些已 具有土地情感意識、願意採取傳統工法修復步道的 社區部落,在見證到「民眾的確會願意自費來部落 參加工作假期」之後,也能產生發展部落生態旅遊的憧憬。


更多內容請見《鄉間小路》2018年0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