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態農業銷售管道──農民直銷站:小農做頭家 訂價、上架自己來

文/黃嘉輝 圖片提供/陳啓榮

臺灣農地分布零散、農民普遍高齡,農家生產規模大多屬於小型農戶經營模式,不利從事大規模生產、市場經濟為主的全球化農業思維,但臺灣也因人口平均密度高,農業生產地通常緊鄰消費市場,具有發展「地產地消」的優勢。

「地產地消」概念主要是推廣消費者購買、使用在地農產品,達到減少運輸流通成本、縮短 食物里程的目的,同時經由建構小農銷售平臺,提供消費者新鮮、安全、安心的地區性農產 品,創造新的農業經營商機;另一方面,也有助於發展尊重土地、友善環境的農法。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簡稱農糧署)參照歐、美、日等國推動地產 地消,作法上可概分為「農夫市集」及「農民直銷站」2 種模式,在 2013 年 5 月訂定「輔導試辦農夫市集及農民直銷站執行方案」, 首年即輔導設立南投縣集集鎮農夫市集、 花蓮市農會農民直銷站等平臺,由農民供應當日自家生產的生鮮蔬果農產品或初級加工 品,並可自訂售價及擔負起產品的安全責任。

此外,農民透過該平臺也可與消費者面對面互動,直接傳達生產資訊給消費者,也能直接感受到農產品市場的銷售資訊和需求,如此不僅提供農民更多元行銷管道、增加收益,也促進農民與消費市場間的互動學習及成長。

直銷站運作資訊化 農民、消費者相互信賴 

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教授萬鍾汶歸納出,農業在地化主要有:保存在地特色產品、增進文化認同、促進在地經濟發展、 產品新鮮、節能減碳、降低食品安全疑慮等6大優勢。

他詳述,在文化方面,由於在地化農產品可保有地區文化特色,消費者在購買的過程中也表達自身對土地的認同,有助延續當地的文化與物種。此外,在地化產品有自己的故事,可吸引消費者購買,提升在地農民收益,間接增加工作機會,還可配合當地產季、節慶等,增加觀光及行銷收益。

更多內容請見《豐年》2017年0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