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總編輯—馬超彥:認識新商機,背後的文化

口述/馬超彥 整理/林書帆 攝影/謝佩穎

台灣清真產業品質保證推廣協會副理事長

馬超彥

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學士,現任台灣清真產業品質保證推廣協會副理事長、中國回教協會秘書長、內政部宗教事務諮詢委員、亞太伊斯蘭宣教會執行委員,曾任臺北清真寺董事長、臺北清真寺清真認證技術委員、臺北市文化清真寺清真認證技術委員、世界清真理事會技術委員會委員。

伊斯蘭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目前全世界穆斯林人口約有17億人,占總人口四分之一。穆斯林國家大多是開發較晚的新興國家,相較於已步入高齡化社會的已開發國家,尚具有可觀的人口紅利與豐沛的天然資源,總人口中勞動適齡人口比例上升,世界各國皆注意到其龐大的市場潛力。不論是臺灣的新南向政策,或中國的一帶一路策略,基本上都是聚焦在穆斯林市場的商機。臺灣作為一個以出口貿易為導向的經濟體,有必要從產業、宗教與文化各個方面著手,深入了解這個新興市場的需求。

伊斯蘭教不只是宗教信仰,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如同中華文化講「吾日三省吾身,鮮過矣」,穆斯林每天則在規定的不同時段做禮拜5次,每次5~10分鐘,經由祈禱省思這段時間的行為得失,以達到身心安寧。做禮拜之前,進行「大淨」、「小淨」清潔身體,也等同於時時刻刻努力維持身心的潔淨、健康。

為了維持身心潔淨,伊斯蘭教對於生活中的食、衣、住、行皆有規範,凡是教法上所許可的,稱為「Halal」(阿拉伯語حل音譯,釋義為合法或許可),即是一般人所知的「清真」;反之則是「Haram」(阿拉伯語حرام音譯,釋義為不合法或禁止)。

以往加工食品較少,一般穆斯林由外觀即可判斷食物是否符合教義,但隨著食品保存、加工技術日新月異,原料、食材、添加物日益複雜,僅以成分標示難以判別一項產品是否不含禁忌成分而適合穆斯林食用,「清真認證」的需求便應運而生。由穆斯林國家的政府或民間機構結合教法學者與食品、營養專業人士,從原料、製造到包裝等各個環節,來檢驗確認食用品是否符合清真規範,這就是清真認證。

近年來,臺灣發生數起食品安全事件中,經過清真認證產品,均能避開風暴衝擊,因此經過嚴謹的清真認證程序所核發的標章,不僅是讓穆斯林能安心選購的依據,對一般消費者來說,也代表具有食品衛生安全的保障。近年,臺灣與馬來西亞、印尼、中東地區等穆斯林國家的經貿往來日益頻繁,不論從商業、文化交流、食品安全的角度來看,認識何謂清真認證都有其必要性。

更多內容請見《豐年》2018年06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