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年的糧食自給率下降到31.37%(農業統計資料查詢)。
先前農政單位喊說要提高糧食自給率,搞了好幾年,結果卻是不升反降。而為了提升糧食自給率,政府現在要開始推動大糧倉計畫。
沒錯,就是滿滿的大糧倉!
農政單位預計4年後國內雜糧栽種面積增加3萬公頃,可是,我們花生的糧食自給率接近9成耶!
我們的農業政策常常會有頭痛醫腳,腳痛醫頭的鬼打牆現象。有的人說糧食自給率低,是因為不愛吃國貨,只要多吃一點台灣米就會提高糧食自給率。但吃多一點台灣米會提升糧食自給率嗎?其實,多吃台灣米對台灣糧食自給率的幫助可說是微乎其微,因為我們的米早已生產過剩,稻米的自給率非常高。
那我們糧食自給率為什麼會低呢?
糧食自給率的算法是一種熱量的算法,依據的是10種大類跟35種小類的計算,例如穀物類這個大類分為「米」、「小麥」、「玉米」、「高粱」和「其他」等五個小分類。我們米的自給率是94%的,但小麥、玉米、高粱、其他這四種都低於3%,這樣平均下來,就把穀物類的糧食自給率就被拉低20%以下了。
另一方面,我們的蔬菜水果自給率卻都非常高。
不過,糧食自給率通常是以熱量計算,而蔬菜水果的熱量就非常低。所以即使我們生產很多蔬果,但它對整體糧食自給率的貢獻卻非常低,蔬菜與水果兩個大類加起來影響力還比「子仁」及「油脂」小很多。
所以,台灣就被小麥、飼料玉米、飼料黃豆、食用油、糖、奶粉等這些不符合經濟價值的農產品把糧食自給率壓低了。農糧署副署長蘇茂祥也指出,國內每年進口玉米、黃豆、小麥等雜糧約800萬公噸,這也是國內糧食自給率僅三成左右的原因。因此,關鍵就是用來提煉食用油的黃豆、小麥及飼料用的玉米─「黃小玉」大大的拉低了糧食自給率。因此,若要提升糧食自給率,一般人當然會直接認為,只要我們多種植「黃小玉」,採取進口替代策略,就是最好的方法。
在這種思考模式下,農委會為了將糧食自給率提升到40%,因此推出了大糧倉計畫,鼓勵栽種雜糧,預計4年後栽種面積要新增3萬公頃。
不過,增加3萬公頃真的能提升糧食自給率到40%嗎?
我們先假定3萬公頃都將種滿滿的……滿滿的……大黃豆好了。假設種植黃豆一公頃可以穩穩地收到2公噸的重量 (根據2015年數據,台灣黃豆平均生產量每公頃是1.64噸),那麼3萬公頃就有6萬噸的黃豆。以104年為例我們進口約270萬噸的黃豆,如果我們種了3萬公頃的黃豆,就可以增加2.17%的黃豆自給率耶!
這還只是35種小類中的黃豆增加了2.17%,如果以子仁及油脂類這個大類計算可以從2.7提升到4.7%,不過油脂類在每日熱量的供應上只佔240大卡的熱量,提升2%也只是多不到5大卡的熱量。以104年的資料,平均每日熱量攝取約為2200大卡,這5大卡的熱量對於糧食自給率的提升還不到0.3%,就算一年種兩次,甚至到三次,對於糧食自給率也提升不到1%,那為什麼會有增加3萬公頃的面積就會提高到40%的幻想呢?是數學不好?還是邏輯不好?
更重要的是,台灣真的適合種植「黃小玉」嗎?合乎經濟效益嗎?
我們回歸到現實面一點的,來看看黃豆實際推行的狀況。去年某個縣市為了推廣國產非基改黃豆找了140多位農民來契作,面積約100公頃。該縣市政府補助契作計畫900萬元以及大豆栽培所需要的農機具600萬元,一共補助了1500萬元,這個計劃就交給某個明日之星的青農執行。但受到去年杜鵑颱風的影響,這100公頃並沒有如理想的可以收成200噸的黃豆,最後收成的黃豆數量不到65噸。
契作100公頃,卻只收到65公噸,這真的是非常誇張的數字。但相關人士卻辯稱,這一切的問題都是颱風的錯,是颱風造成的影響,如果沒有颱風就沒有這些問題了。
我們卻認為,講這種話實在很不負責任。請問,台灣是去年才第一次出現颱風嗎?
大家都知道,台灣每年都會有颱風,颱風的影響本來就要列進風險評估裡面了。規劃能產出200公噸,本來就是假設沒有颱風肆虐的賭注。你要賭不受颱風的影響可以收成,但賭輸了又要怪颱風,這樣真的對嗎?
倘若這一切都是自發性的行為,那也就算了。但這個計畫用的是公帑、用納稅義務人的血汗錢。雖然有人會辯稱說,投入人力、財力、物力與堅持的熱情,就是因為對土地的熱愛,希望提供最好的大豆作物給下一代。但你們真的投入了很多錢,卻沒有提供好又足夠的大豆給下一代啊!
倘若連小小的100公頃都能這樣搞砸,我們實在難以想像3萬公頃最後會發生什麼樣的怪事出來。
糧食自給率並不等於糧食安全,糧食自給率早已是過時的老觀念,而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早就不將此作為衡量糧食安全的唯一指標了。
現今其他國家著重的是確保安全的農業生產,以及農業的永續生產。在這兩個前提之下提供消費者需求的農產品,並漸漸改善生產過程。而各國的農業政策現在強調的是「食品安全」、「環境管理」、「受雇者健康、安全、福利」、「農產品品質」這四個核心項目。
然而,我們只有滿滿的……滿滿的……大糧倉!
本平台提供各方意見刊登交流,文章內容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