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鷹紅豆之外,其他豆類家族也值得你關心

文/ 趙敏 攝影/ 黃世澤

除了常見的黃豆,你曾嘗過鷹嘴豆、扁豆、花豆和樹豆嗎?聯合國指定今年為「國際豆類年」,呼籲各國重視各式乾豆類對人體營養、土壤、整體農業和氣候變遷的重要,國內近年也鼓吹復興本土雜糧,除了能提升糧食自給率,也可保有物種多樣性。

臺大農藝系名譽教授郭華仁說,豆類含蛋白質,還能固氮、增加土壤肥力,可從提倡消費者多吃不同乾豆類做起,間接鼓勵農民投入生產。

活動發起人臺大農藝系名譽教授郭華仁說,豆類是既種子、稻米、馬鈴薯、藜粟之後,第五次以農作物當作國際年標題,代表有其重要性。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黃豆和落花生,其他乾豆類也富含營養,還能固定空氣中的氮,增加土壤肥力,栽培時也不需太多水分,可因應乾旱氣候。

想增加國內的豆類多樣性,可從提倡消費者多吃不同豆類做起,間接鼓勵農民投入生產。郭華仁說,臺灣素食人口眾多,目前國人豆類攝食以黃豆為主,蛋白質來源仰賴黃豆,使得豆類加工品盛行;反觀中東、南美有各種豆類,不需加工就可吃,如果鼓勵消費者多吃其他乾豆類如鷹嘴豆、樹豆等,取代部分肉品和加工品,對國人的健康很有幫助。

近年因應稻米生產過剩,農委會力推本土雜糧復耕,但大部分雜糧仍仰賴進口,在面對旱災、風災和雨害等極端氣候,如果持續依賴進口糧食,風險過高。農委會主委曹啟鴻說,目前農委會有「大糧倉計畫」,鼓勵農民將休耕地轉作非基改大豆、玉米等雜糧,以替代進口作物,並補助大型機具,每臺最高可補助600萬元,希望生產成本不要與國外相差過大。

聯合國指定今年為「國際豆類年」,呼籲各國重視各式乾豆類對營養、土壤、農業的重要性,國內近年鼓吹復興本土雜糧,除了提升糧食自給率,也可保有物種多樣性。

過去臺灣曾種植許多豆類,然而,隨著經濟制度和國人飲食習慣變化,許多豆類已逐漸減少或消失。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呼應國際豆類年,鼓勵農民栽種各式各樣的豆類,以維持物種和基因的多樣性,對文化、生活、飲食習慣都有正面影響,也是很好的保種運動。

農委會主委曹啟鴻說,農委會推動「大糧倉計畫」,鼓勵農民將休耕地轉作非基改大豆、玉米等雜糧,以替代進口作物。

曹啟鴻也建議,臺南、嘉義等較缺水的地區可以適地適種,栽培黃豆或毛豆,保種也不是將種子封藏在倉庫裡,應透過持續種植,讓豆類有機會適應氣候變化,變得強有力和抗逆境。

今年為了響應國際豆類年,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等近十個團體共襄盛舉,昨日也在臺北、臺中、高雄舉辦相關活動,包含講座、音樂饗宴和特色料理。郭華仁說,日後會將活動紀錄與相關資訊放上部落格(http://2016pulses.blogspot.tw/2016/10/blog-post.html),供民眾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