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搶救磯小屋?郭華仁:因為它比臺大歷史還悠久!

前言
去年臺北市定古蹟臺大磯小屋裡7件磯永吉博士生前研究臺灣蓬萊米的重要文物遭竊,所幸警方及時抓到竊嫌失而復得。雖然重要歷史文物尋回,卻面臨有家歸不得的困境,因為建築主體「磯永吉小屋」年久失修破損不堪,使得這處臺灣蓬萊米發源地面臨消逝的危機。
為此,財團法人豐年社決定與磯永吉學會合作發起群眾募資,期望先募集部分經費修繕磯永吉小屋主要結構免於崩塌。
現首階段募款目標達成!再來看一次臺大名譽教授、磯永吉學會創會理事長郭華仁撰文回顧十年前擔任臺大農藝系主任期間搶救磯小屋的始末,重新喚起這個被遺忘的歷史。

我在2005年8月接任臺大農藝學系系主任,第二年農學院就在農場場務會議上決定,計畫把臺大農業陳列館遷至暱稱為磯小屋的農藝系木造房舍。接著是臺大總務處召開興建規畫會議,要對農場建築大動干戈,其中之一就是準備拆掉這間木屋,原地興建農業陳列館大樓。

四十多年前我還是大學生,作物學實習每週都會經過木屋前面,或到屋內借農具下田,或準備肥料施用,對於小木屋的來龍去脈並不清楚。

原來這座小木屋比臺大的歷史還早,那是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高等農林學校在1925年興建的木造作業室,作為學生實習農場使用。台北帝國大學1928年在農林學校原址創校後,該作業室是台北帝國大學早期農業研究的基地,由農學.熱帶農學第三講座「作物學教室」與第四講座「育種學教室」共同使用。

作物學講座的主任教授就是磯永吉老師,育種學講座的後半期則由安田貞雄主持。兩位講座教授的研究室都是在四號館(現今園藝系館),但因為田間與考種作業上的需要,磯老師也經常出現在作業室。

戰後台北帝國大學改制國立台灣大學,將作物學、育種學與工藝作物學三個講座合併成立農藝學系,作業室也就歸本系管理使用。當時大多數日本籍學者已被遣送回國,安田老師與磯老師是少數留下來協助農業的教授。

可惜228事件後因局勢所迫,安田老師隨即就在1947年被遣返日本,家當大多被充公,所有學術相關資料全數遭扣留,列入「校產」被編成165鉅冊的「安田文庫」,放在農藝學系圖館,新總圖館於1998年成立後才轉放新館。在這之前經常出入系圖書館的師生,對於這一大排的文庫一定印象深刻。

因成功開發臺灣稉稻栽培要領,磯永吉獲得終身免費食用蓬萊米的禮遇。(圖片提供/《耕耘臺灣‧農業大世紀》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出版)

磯教授則以農林廳顧問的身分,協助所各研究場所推動改良工作,一直到1957年才光榮退休返日,所留下來的書籍、期刊、論文,以及上課講義、筆記、業務調查報告和試驗成果等手稿卻被放進作業室中的鐵櫃,歷經多年無人聞問,與主人風光地被譽為蓬萊米之父,落差實在太大。

作業室恰好在磯老師退休回國那一年有了較大的轉變,就是轉身成為種子研究室。成立種研室的不是別人,而是磯老師的末代學生–故林正義教授。

當時的農林廳負責水稻、雜糧等主要作物的良種繁殖推廣工作,鑒於國家缺乏種子品管業務,因此送林老師到美國學習種子檢查技術兩年。林老師1956年回國後添購各項設備,作業室就改名為種子研究室,很快地建立種子檢查的技術與制度,隨即將整套成果轉移給農林廳,執行種子品管業務。此後糧食作物得以有足夠的優良種子供應全國農人使用,可說是繼稻作研究之後,作業室最大的貢獻。

當時的農復會持續撥款在作業室附近建造考種館,種子研究工作全部移到新館後,作業室仍提供農藝系各研究室使用,除了作為育種田間工作的準備室外,先後還在作業室中進行過組織培養、光合作用等研究工作。後來我的種子研究需要添購多台控溫發芽箱,也放在作業室內。

塵封在作業室櫃子中45載,磯老師的件書籍總算在2003年被劉建甫助教發現,隔年就由系上捐贈給總圖書館典藏,成立磯永吉文庫。

劉建甫擔任技士後,由台灣總督府檔案找出作業室的設計藍圖,還有高等農林學校時期農場區域的平面圖,配合1928年台北帝國大學創校時農場區域平面圖,在現今Google地圖的比對下,確認小木屋的確就是農林學校作業室。

由於磯老師任教台北帝大之前,就任職於公館附近的總督府農事試驗場,指導遠在台中的末永仁主任技師進行稻米改良,分別被譽為蓬萊米之父、之母。磯老師經常出入試驗場與農林學校,因此系上師生開始用「磯小屋」來暱稱作業室。

當校方有意拆除磯小屋的消息傳到系內,同仁們認為不宜,因此展開行動來挽回。我們第一個動作是把訊息告訴記者,具歷史意義的作業室可能遭拆除的訊息在2006年10月24日見報之後,開始引起輿論注目。

同年11月23日我們在於磯小屋之前舉辦「磯永吉教授一百二十歲冥誕紀念會」,又在12月1日邀請國寶級建築界大老–李重耀先生,鑑定本建築,他給予很高的評價。李先生認為作業室在此類建築上是我國僅有的,很有保存價值。他的意見一經報紙刊載,社會上認同感就出現了。陽明山竹子湖社區,蓬萊米的原鄉,也開始與本系聯繫,展開雙方合作的序幕。

臺大圖書館在2007年9月18日與農藝學系合辦「從鬼稻到蓬萊」展覽,其中也陳列磯永吉教授著作、手稿以及磯小屋所藏早期試驗用儀器。十天後台北市文化局就主動邀集文資委員王維周、丘如華、李乾朗、辛晚教、馬以工、張崑振、黃富三與本系賴光隆名譽教授、陽明山國家公園呂理昌主任等人,會勘本建築。

台北市文化局歷經兩年,總算在2009年7月28日公告磯小屋為古蹟,名稱為:「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磯永吉紀念室)」。這時我已經卸下系主任的職位一年了。

磯小屋被拆的危機解除,農藝系老師們接著就開始討論磯小屋的定位。邀請外界學者專家前來參觀並給予意見後,系上決定活化磯小屋,將前人留下來的古董儀器等相關器材擇要展示,作為稻米文化的教育基地,提供外界參觀。由2011年任滿系主任並退休的彭雲明教授開始招募志工加以訓練。

磯永吉小屋在2012年3月10日舉辦「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文物展」,同時展出奇美實業創辦人,許文龍先生親手雕塑捐贈的磯永吉、銅像。磯小屋終於正式開幕,並對外開放。

磯永吉教授的孫子川口昭彥博士(左)於2013年拜訪磯小屋,站在許文龍先生親自捏製的磯永吉塑像前,神情非常相似。

為了讓磯小屋的展出能夠推陳出新、永續經營,農藝系開始籌設磯永吉學會,邀請當年蓬來米原種田的竹子湖社區代表人、關心磯小屋社會人士參與,於翌年3月23日正式成立。學會內設置文史出版、科普教育、古蹟建物、廊道聯盟、志工事務等五個委員會,進行各項活動至今。

磯小屋四年來做了相當多的事情,最可稱道的莫如在志工的協助下,訪客絡繹不絕。其次是磯小屋米報的電子版發行,刊登相關文章,尤其是由謝兆樞名譽教授撰寫多篇關於古老稻品種的來龍去脈,相當精彩。我們也邀請各方專家舉辦科普演講,更與竹子湖社區合作,展開早期蓬萊米的復育計畫。

五項工作中進行的較遲緩的項目是古蹟的維修。磯小屋的主體是用台灣杉榫接而成,歷經地震和颱風仍然屹立不搖。不過白蟻蛀蝕、屋頂漏水、牆壁斑落等仍然無可避免,但其改善對磯學會而言,仍是難以承受的的負擔。臺大號稱經費龐大,然而院系規模龐大,研究教育的需求日殷,因此只能針對磯小屋的緊急維修伸出援手。

身為磯永吉學會創會理事長,我懇託各界能夠響應這個群募活動,讓磯小屋能夠繼續服務社會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