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家長發起校園午餐改革,竟讓首爾獲聯合國認證為兒童友善都市

政府推廣校園午餐使用「4章1Q」國產食材遇瓶頸,從原先的強制試辦改為獎勵試辦,近來更為了避免標章紛亂,2020年底前還將整合為「有機農產品」和「TGAP臺灣優良農產品」2標章。
鄰近的韓國也曾為了提升校園午餐品質傷透腦筋。首爾市城北區2010年率先實施「友善環境免費供餐」,集合城北區各學校產地共食材,讓學生能吃到減農藥、無農藥和有機等「親環境(友善環境)」農產品,聯合國認可為適合幼兒及青少年居住的兒童友善都市
借鏡韓國:總統大選後談農民運動、學校午餐與合作經濟工作坊621福安紀念館舉辦,會中邀請首爾市城北區公所前友善環境供餐支援中心長李璸琶談韓國校園供餐情形,當週也與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立法委員宜蘭深溝農民交流。
李璸琶長期推動校園供餐運動,與其他家長寫自治條例要求地方政府改善供餐狀況,並落實共同購買、產地體驗、監督與驗收。這樣民間由下而上發起的運動,可提供臺灣複雜的供餐方式哪些參考?

擴大委外供餐發生食物中毒,家長寫自治條例改革

李璸琶首先介紹,韓國「學校給食法」有定義,校園供餐是以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為目的,在學校於一定日數(180天以上)和一定時間(午餐1小時)內所提供的一餐,幫助學生學習正確的飲食生活習慣。

韓國的校園供餐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398年供餐給成均館儒生;1953年後,國家開始介入學生供餐,當時會免費供應學生小麵包,但曾發生一名學生因食物中毒死亡事件,導致一名文教部(相當於我國教育部)長官下台,因此取消供餐形式,一直到1980年代,學生就靠帶便當解決午餐。

1980年到1990年代,韓國開始討論應該要有制度解決校園供餐問題,法規與相關認知也在此時期確立。1981年韓國制定「學校給食法」;1990到1995年制度擴大,主管機關也由原本的體育部移交文教部。

李璸琶特別提到,1990年代金泳三當選總統時,承諾要擴大校園供餐實施範圍,原本供餐只從初等學校(相當於國小)擴大到中學(相當於國中),但因不少高等學校(相當於高中)學生家長要求,最後變成順序是高等學校先實施;2000年時,當時的總統金大中再擴大實施到中學。

從金泳三到金大中時期,校園供餐範圍逐漸擴大,校園廚房無法負荷,必須委外處理,但外部供餐帶來不少隱憂。

「如果是委託外部業者,需要考量成本及在最短時間達到最大效果,提供的服務比較劣質,比方說供餐業者僱用的可能是廉價勞力,必須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供餐,導致速食進入校園供餐。」李璸琶說,衛生安全也需關注,當時韓國每年有上千名學生發生食物中毒。

因學生家長逐漸重視委外供餐品質與預防食物中毒等問題,2002年開始,部分家長集結投入改善供餐運動;2002到2003年倡議修法,此修法並非由地方議會主導,而是家長自己寫地方自治條例,要求政府改善供餐情況,李璸琶說:「這樣由市民主導倡議過程,就是民主實踐的過程。」

最初改善供餐運動只是家長為了確保學生吃得安全,後來也與生產者連結,進一步推展友善環境免費供餐。

首爾市城北區公所前友善環境供餐支援中心長李璸琶長期投入校園供餐改革運動。

以學生為中心,擴大成家庭、學校、生產者和政府共同學習的校園供餐

友善環境供餐在2010年被正式提出,大眾逐漸認知校園供餐應與生命、健康、農業和教育相關,義務教育規範需提供友善環境種植的作物;但在此之前,學校認為供餐就只是一天提供學生一餐而已。

首爾市城北區在2010年率先實施友善環境免費供餐,集合各學校向產地共同購買食材,被聯合國認可為適合幼兒及青少年居住的兒童友善都市;2011年更落實到全首爾,並設置友善環境供餐支援中心;2014年普遍實施到義務教育機構(至中學3年級);2017年總統大選,新任總統文在寅的政策公約承諾友善環境供餐將擴大到非義務教育的高等學校。

李璸琶曾擔任首爾市城北區公所友善環境供餐支援中心長。友善環境供餐支援中心是地方自治區公私合營機構,她與其他4位同仁屬約聘的公務人員性質,負責企劃、穩定調配安全食材、與生產者訂契約生產、驗收、監督及研究等多重業務。

「校園供餐是對小孩子身心健康非常重要的一餐,運動過程中體驗到食跟農完全不可分,運動者也相信『城鄉相生』。」李璸琶說,供餐過程除了可以幫學生矯正飲食習慣,也能教育學生餐桌上的食物是由哪些生產者供應,並體驗分享的感覺。

友善環境供餐支援中心食材管理體系。

在整個友善環境供餐支援中心食材管理體系裡,支持的家長也會參與監督和到產地體驗。例如米、泡菜和水產物透過品評會,向選定的產地直接交易和選定廠商後共同共買,學校驗收交貨時,再貼上「城北品標示」,以確認交付安全食材。農產和畜產物由首爾友善環境流通中心在區域內指定廠商供應;至於加工品則採電子招標,與eaT和G2B兩家廠商簽約。

李璸琶解釋,共同購買好處多,不僅可獲得優惠價格,還能監控、確保品質。「學校跟產地共同購買,產地跟整個城北區交易,就會更用心交給城北區,因此落實城鄉相生,成為一個共同體。」

在推動改善校園供餐運動的過程中,李璸琶特別強調,所有出發點都以「學生」為中心,相關單位會因此提供更健全的服務。例如家庭對校園供餐提出要求、學校有自主權決定、政府提供補助,產地也思考如何生產對學生更健康的農產品。

改善供餐運動促使學校現場與社會變化相配合,達到友善環境免費供餐,這樣的校園供餐模式還能進一步擴大適用到軍隊、醫院或企業,終極目標更達到保護農業、義務教育正常化、整體社會尊重生命永續,實現相生的國家共同體。

校園供餐以學生為中心,學校、家庭、生產者、中央與地方政府會開始思考對學生更健全的服務。

韓國學校直營供餐比例達97%,新總統承諾擴大友善環境公共供餐

根據2016年韓國文教部的學校供餐狀況資料,由學校直營供餐的比例已高達97%,各地也逐步落實使用友善環境的在地食材。李璸琶說:「運動本質來說是以人民為主體,找回生活權利,最後擴散到吃當地食物。」

李璸琶提到,現今韓國義務教育免費供餐已非常普遍,不過仍有部分地區礙於政策而未完全實施免費供餐,需由家長負擔部分金額,家長負擔占每年校園供餐財源的30.8%。

在校園供餐財源方面,目前韓國每年總計投入5兆6,341億元,相當於新臺幣1,504億元,當中由中央教育費補助48%,地方政府補助18.6%,發展基金和其他占2.6%,家長負擔占30.8%。

李璸琶說,首爾現有5所友善環境供餐支援中心,也因為實施校園友善環境供餐,保障食物安全與強化管理,在今年的總統大選公約裡,新總統文在寅更承諾將友善環境及反基因改造作物供餐擴大至高中,並擴大到公共供餐。

與韓國交流校園供餐經驗,富邦文教基金會校園食材管理專案計畫協同主持人高嘉鴻對於韓國能做到義務教育免費供餐及友善環境供餐,感到十分驚艷。他認為,因韓國將校園供餐當成教育責任之一,連10,000多人的偏鄉地區也有人負責供餐作業,臺灣目前學校午餐則多是家長負擔和政府給予一些補助,學校只是代辦。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也表示肯定,反觀臺灣校園供餐型態主要有4種,包括公辦公營、公辦民營、外訂團膳和他校供應,複雜程度之高,未來臺灣還有一大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