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石坑溪流霸主,盤古蟾蜍實境秀

內容提供/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攝影/ 劉敏慧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低海拔試驗站研究人員經過多年的監測,共在轄區內記錄了15種蛙類,其中蟾蜍科僅有盤古蟾蜍1種在此棲息,為站區內各類型棲地最常見的物種之一,尤其在冬季嚴寒時節,溪流水池幾乎是牠們獨霸的相親、交配、繁殖、育幼場所,特別是冬季水量變少變緩的烏石坑溪流域。

烏石坑溪水域的霸主

低海拔試驗站位於海拔高度670公尺至1,834公尺間的臺中市和平區淺山地帶,站區內年均溫度18℃,年雨量約2,680公釐,極適合動、植物的生長,是臺灣低海拔生態系之代表,轄區東側的乾溪及西側的烏石坑溪,更是蛙類群聚生長、覓食及繁殖育幼的主要場所。

春夏有黑蒙西氏小雨蛙、布氏樹蛙及拉都西氏赤蛙在水池群聚鳴叫繁殖,草地或森林中出現的則是面天樹蛙、莫氏樹蛙及艾氏樹蛙,溪流邊則有褐樹蛙、日本樹蛙及斯文豪氏赤蛙;秋季是當地蛙類出現數量的高峰期,梭德氏赤蛙大量出現,間有拉都西氏赤蛙及斯文豪氏赤蛙等。

至於盤古蟾蜍在各區各時節皆可見,特別是冬季時獨據烏石坑溪水域,為溪流區的霸主。

台灣特有種——盤古蟾蜍實境秀

臺灣的蟾蜍僅有2種,盤古蟾蜍是其中之一的特有種,有著圓胖的身材及粗糙、疙瘩滿布的皮膚,與另一種黑眶蟾蜍的外貌差異就在於眼眶外緣有無黑眶。

盤古蟾蜍與偏好在平地活動及靜滯水池產卵的黑眶蟾蜍不同,多偏好淺山環境,並在溪流的靜水域或緩水域繁殖。

冬季夜間到烏石坑溪畔,在緩緩流動的深淺水潭周邊,可見四處佇立著一坨坨圓滾滾的沉重身影,時而傳來勾、勾、勾聲響,小小一灘約5公尺周圓水窪,就有盤古蟾蜍數十隻佔據各方,等待異性的青睞。雌蛙體型一般比雄蛙大些,但外型甚為相似,所以常有錯抱同性求愛的情形發生,此時被抱緊的那隻就會發出勾、勾、勾的要求釋放叫聲,這也是沒有鳴囊的牠們唯一會發出的聲音。

盤古蟾蜍有著圓胖的身材及粗糙、疙瘩滿布的皮膚,與另一種黑眶蟾蜍的外貌差異就在於眼眶外緣有無黑眶。

當交配後,雌蟾蜍會選擇在緩流淺水區產下長達10公尺的條形卵帶,黏附在水中石塊或樹枝枝條上,順著水流漂動。卵帶外觀有如透明軟膠條,其中包覆著點點小黑球,這小黑球似的卵數量可高達四、五千顆。孵化後的黑色蝌蚪在水中取食腐爛的有機質碎屑,常聚在一起形成一團黑雲般,藉此驚嚇擾動者並降低個體被捕食的機率。

在此隆冬時節是臺灣溪流水勢最平緩的時節,或可來個親子賞蛙之旅,帶著小朋友到淺山郊野踏青兼賞蛙,走近緩緩溪流邊,白天可觀察盤古蟾蜍的卵帶或是黑壓壓蝌蚪群覓食及急促聚集的景觀,夜間則可帶著水電筒,靜靜地觀賞牠們求偶及交配的實境秀,冬季的烏石坑溪流生態可熱鬧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