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缺工自己救,桃園青農首組機械工班互助合作社

桃園市9位青年農民今天成立全臺第一間農機互助合作社,首任理事主席陳士賢表示,社員們分別種植水稻、茶葉、蔬菜等等,共有十數台農機,由於生產作物不同,農忙期錯開,機具人力互相支援,大大提高生產效率。今年預計再招募15位生力軍,訓練農機操作技能,期望在臺灣原有單一作物代耕的模式外,走出一條整合在地資源,提升生產效能的力抗缺工新模式。

不同作物農民,產期錯開,開啟機械人力互用新模式

陳士賢因為參加桃園青年農民聯誼會,認識了一群志同道合夥伴,大家經常在聚會時分享從農遇到的挑戰,共同點就是缺工,「農忙高峰期時候真的找不到人幫忙。」陳士賢表示,社員們各自生產不同作物,包含水稻、雜糧、茶葉、蔬菜、育苗與花卉,也都擁有不同的農機具,經過討論,決定要嘗試機具與人力互相支援。

「一台農機那麼貴幾百萬,大家也都很專業會操作,既然作物產期錯開,不如互相支援,提高機器使用率,也能有效利用人力。試了四、五年,發現效果很好,可以創造新的模式。」陳士賢表示,以往換工的方式多以相同作物的農場互相支援,但是農忙的時候其實都抽不開身,農閒的時候,機器也完全用不上,在新的機械互助模式下,資源得到最好的利用,因此決定成立「桃園市青年農民生產合作社」。

合作社社員之一的沛芳有機綜合農場主人洪靜芳表示,合作社成立能帶來兩種利益。第一個是可以互用的機具不用一人買一台,原本已經有機具的,可以藉由使用率提升,分攤成本。另外則是在農閒時間,農場的人力可以去幫別人做工,還可以賺薪水。「大家都得利,原本一個人要做一個禮拜的工作,大家一起可能幾天就完成了,工作效率提高,甚至可以提高生產規模。」

生產根莖類作物的社員曾能崇舉例,「之前種9千顆紅蘿蔔,用兩種機具跟施肥,一個人工作至少要5小時才能完成,因為合作社社員來幫忙,不到2個小時就搞定了,其它時間還能做別的規劃。」

由圖中9位桃園青農發起的「桃園市青年農民生產合作社」今天成立,以農場間的農業機具、專業人力互相支援,創造新的農業生產模式。

全臺首間機械工班互助生產合作社,為全臺農業生產模式寫歷史

在農委會農業人力辦公室、桃園區農業改良場與茶業改良場的共同輔導下,這個合作社的成立可說是在為臺灣農業寫歷史。農委會輔導處長朱建偉指出,桃園青年農民的組織能力很強,異業結合的能量驚人。「未來農委會也希望成立機械團,這個合作社成立是農委會樂見的嘗試。」朱建偉也肯定,如果桃園的農民能率先將這個模式做起來,可以影響全臺灣的生產走向。

農糧署北區分署長蘇宗振,在桃園市青年農民自組的機械工班互助合作社成立大會上表示,臺灣農業面臨嚴重缺工問題,機械化生產絕對是未來的走向,合作社的成立,不僅成功整合資源,也是在為臺灣的農業生產創造新的生產模式。

農委會青年農民輔導計畫陪伴師李華隆則表示,機械代耕在全臺已經有一些模式,像是水稻代耕已很成熟,但是這種不同作物混合的機械工班,把產季錯開,且培養不同機械專業人力的合作社模式是全臺首見。

培養農業生力軍,接班擴大工班服務

陳士賢表示,除了合作社社員自身農場的夥伴,今年將透過農校畢業生或者返鄉青年擴大招募15位新血進合作社實習,以培養更多專業人力。「我們希望以戰代訓,基本訓練後,直接下農場,學習機械操作。」陳士賢補充,未來會規劃訓練時數,透過實習,逐步養成具有專業等級的師傅。

「我負責的是水稻曳引機,從實習生到師傅等級至少要有1000-1200小時的實作經驗,不同的農機,我們也會有不同的師傅去帶。」陳士賢指出,雖然每個人擅長的不一樣,合作社還是希望訓練可以操作多種機械的人才,讓整體工班的素質穩定,農忙時也才能互相調用支援。

陳士賢指出,合作社未來也計畫聘用專業經理人作為單一窗口,負責行政作業與接洽,讓從事技術生產的農民專心回歸生產,望政府也能幫忙媒合有管理專才的人才,讓合作社的運作能更上軌道,穩定走出一條農業互助生產,改變缺工困境的新路。

「桃園市青年農民生產合作社」今於桃園龍潭舉辦成立大會,行政院農委會輔導處協同桃園市農業相關部門皆到場祝賀,期望為臺灣的農業缺工問題找到新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