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擴大減塑,麵包咖啡店全入列

文、首圖攝影/ 林宜潔 圖片提供/ 環保署

環保署自 107年 1月 1日起擴大限制7大行業使用購物用塑膠袋,期望以法令引導店家提供環境友善的產品,養成民眾自備購物袋的習慣,達到垃圾減量。另外新增管制不得製造、輸入 6項含塑膠微粒產品,從源頭把關,避免汙染海洋環境。

年減15億個塑膠袋

根據聯合國統計,每年流入海洋的塑膠垃圾約有800萬噸,估計在2050年,海中的塑膠將跟魚類一樣多。減塑、限塑措施早已是國際重大議題。

環保署表示,從91年開始推動第一階段限塑政策,至今已15年。107年元旦起擴大實施限塑政策,限制購物用塑膠袋對象從7大類擴大為14大類,家數也從原本2萬家增加至10萬家業者。新法上路,環保署預估一年可減少約15億個購物用塑膠袋。

 

未來民眾至以上店家消費,包含麵包店和飲料店,業者皆不得免費提供購物用塑膠袋。此新法令也取消購物用塑膠袋厚度須達0.06mm的限制,店家可根據性質選擇最適合產品的厚度。無論厚度或材質,包含生質塑膠與生物可分解塑膠,店家均不得「免費提供」。違反規定的店家將處新臺幣1,200至6,000元罰鍰。

為了喚起民眾對塑膠垃圾的關注,環保署也找來甫獲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的黃信堯,執導公益短片《保護下一代,少用塑膠袋》,並由《大佛普拉斯》演員之一雷婕熙擔任女主角。

北市超商、超市及量販店採「兩袋合一」

為配合環保署限塑政策,臺北市環保局結合臺北市垃圾費隨袋徵收制度,率先推出「兩袋合一」的創新環保措施。

自107年1月1日起,臺北市的量販店、超市及超商業者只能提供固定規格的「環保兩用袋」,不可再販售其它類型購物用塑膠袋。「環保兩用袋」結合了購物用塑膠袋與專用垃圾袋兩種功能,除了購物使用,也可二次利用為臺北市專用垃圾袋。臺北市環保局也與部分量販店合作推動押金環保袋,作為另一減塑選擇。

臺北市環保局表示,兩袋合一後,預估每年可減少2,000萬個購物用塑膠袋,堆疊起來厚度相當於5.3座臺北101大樓,長度約可繞行臺灣8.8圈。

塑膠微粒列禁用

除塑膠袋相關規定外,環保署自107年1月1日起,也新增管制塑膠微粒相關產品的製造與輸入。違者將處新臺幣6萬至30萬元罰鍰,把關源頭,盡力避免汙染海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