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最萌「見習農神」,田裡拔蘿蔔學食農

文、攝影/ 李怡蓉

陽光灑進農田裡,伴隨著蝴蝶飛舞,一個個孩童蹲在地上。「小朋友,聽蘿蔔阿姨這邊——」高雄美濃同心園有機農場主人胡惠玲放大嗓門,對著專注看著眼前白玉蘿蔔的孩童,細細說明田間作物,指引他們握緊拳頭尋找比自己手還大的白玉蘿蔔。
這是由財團法人臺灣好文化基金會發起的「神農計劃」中的「大潮.南紮根計劃」活動現場,安排了屏東縣潮東國小師生職員共101人,前往同心園農場進行校外農場教學活動。

胡惠玲將有機農場的田間體驗分為3個過程,目的是不讓參與者拔了蘿蔔就走,而是認識作物特性與生態環境,更進一步親自處理及烹煮食物,落實真正的食農教育。

首先在「是草不是草」階段,胡惠玲帶孩童們認識植物共生方式,也解說農作知識。她摘下園內的銀膠菊,詢問孩童們這個植物的名稱,應答聲頓時此起彼落。直到聽到正確答案,她才繼續說明,這是種有毒植物,不可以隨手亂拔,以免皮膚過敏又酷酷嗽。

接著,所有人圍繞著示範田,胡惠玲要孩童們先找蘿蔔,觀察坑坑巴巴的葉面,小洞部份是黃條葉蚤的傑作,再舉出拳頭放在蘿蔔旁邊比大小,只能拔比拳頭大的,遇到小的就不能動,因為「不可以欺負弱小」,將做人處事的道理融入如何拔蘿蔔的解釋。

孩童用拳頭大小,判斷眼前的白玉蘿蔔是否可以拔起來。

分好組別後,孩童們一個個排隊跟著現場指導員走入田間的「天然超市」,邊走邊尋找白玉蘿蔔,找到後立刻伸出拳頭看誰大誰小,鎖定目標就抓緊蘿蔔左右晃動,等到土壤鬆動就一口氣向上拔。有些孩子2隻手各拿1個蘿蔔,雙手高舉著呼喊老師來看;有些孩子則雙手捧著好幾個蘿蔔,面露開心笑容步出農田。

國小3年級學生蔡姿儀拔了4個蘿蔔,她說最喜歡其中1個有2隻腳形狀的蘿蔔,因為覺得長得很像人。孩童們將各組豐收的白玉蘿蔔陸續放入提籃,高年級學生1人提1籃,低、中年級學生則是2人合力提起1籃,帶著全校的蘿蔔前往田邊的「天然廚房」。在這裡,孩童們必須親自清洗、裁切、烹煮白玉蘿蔔,在指導員與老師協助下,完成白玉蘿蔔丸子湯。

學生依序跟著指導員走入農田,準備「採買」白玉蘿蔔。

當指導員將白玉蘿蔔丸子湯及白玉蘿蔔粥的鍋蓋掀開,陣陣蘿蔔香飄散而來,所有人紛紛拿著便當盒排隊盛裝,再小心翼翼地端著午餐,找了個位置席地而坐,一口接著一口,品嚐自己親手做的午餐。國小5年級學生莊寶昇說,粥很好吃,湯也很甜。有不少孩童胃口大開,一連吃了2碗。

胡惠玲表示,生命教育要從小做起,透過此次活動希望讓孩子認識何謂食農,了解食農教育的真正涵義,孩子才能打從心底喜歡農田,喜歡的心才會珍惜食物,進而懂得感恩。

體驗完整個活動,國小4年級學生陳湘慈分享,今天學會做菜,回家要自己煮給媽媽吃,這段話讓胡惠玲很開心。潮東國小校長顏秀玲肯定這場活動,她認為這是學校教育沒有的課程,不僅孩子有收穫,老師也有收穫,孩子可以實際把食材變成食物,更重要的是大的孩子帶著小的孩子一起體驗,這次經驗未來可以實踐在校園,像是學校校田採收後,規劃類似活動,邀請家長一起參與。

低年級學生負責幫白玉蘿蔔「洗澡」。

神農計劃以有機飲食、土地教育、以及家鄉認同為三角核心,項目包括補助一般營養午餐改為有機蔬食的差額、建制校田與校田農場實作教學、提供校內有機農業課程、以及校外農場體驗教學。神農計劃主持人賴姿妙表示,這次校外農場體驗教學,透過認識作物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分組行動由大的孩子帶領小的孩子,烹煮過程學習團隊合作,讓孩子得到知識以外的生活素養。

計劃主持人吳佳芬則說,有別於一般的校外教學,這次教學活動系統性地針對白玉蘿蔔設計從產地到餐桌的完整認識,學生在學校校田實作之餘,可以實際到有機農場現場體驗如何執行,更貼近現實生活中的有機農夫。

大潮.南紮根計劃本學期其他校外農場體驗教學活動,預計將於12月26日、明年的1月2日和1月23日,再安排屏東縣四林國小、潮南國小、以及南州國小前往同心園農場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