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大溪蔬菜產銷班建構北臺灣世外桃源

內容提供/ 豐年社 文、圖片提供/ 周雪伶

10年前,在老一輩的觀念還不太能接受有機種植,生產技術也不成熟的環境下,大溪區蔬菜產銷班第10班已經開始投入成本,不斷試驗研發。
在當時,沒有人可以告訴他們有機的路該怎麼走,堅持多久能有結果,他們用自己的努力與信念,栽出甜美的有機蔬菜。
現在,他們繼續將種子撒在大溪的土地上,期盼建立起一座世外桃源。

搭設溫室棚架,減少病蟲礙蔓延。

將栽培轉向,分攤經營風險

社會大環境隨時在變,經營農業同樣需要求新求變,墨守成規、早晚碰壁。民國101年,「桃園市有機農業生產合作社」成立,成員幾乎都是大溪區蔬菜產銷班第10班班員,藉由合作社的運作,進一步落實產銷合一。

班員陳評煌提到,剛開始經營的難處之一是沒有農產品,因為當時通過有機驗證的班員很少,出現了產品供應量不足,青黃不接的窘境。

其次是缺乏規劃,班員多數栽種同一作物,以致供貨品項過於單一。於是生產管理團隊開始集合班員舉行1週1會,由陳評煌進行資源整合及栽種分配。

舉例來說,透過設置了小型育苗廠,由班員提出所需品項及時間,統一育苗後再分給班員,以降低成本。而在採購上則是採取統一採購,以量制價,如此整合之下,去年即為班員減省了100多萬元的成本。

在農作物的品項上,經過規劃後,分配班員栽種品項與採收量,儘量使產品多元、產量充足。目前產銷班26個班員,總栽種面積約32.4公頃,生產的有機農產品包含有機米、竹筍、葉菜、芽菜、有機雞、有機蛋、番茄及瓜果類等,涵蓋面廣,因此在市場供應方面可自給自足。

直接面對面與群眾接觸、溝通,說明經營理念。

健康優先,有機進駐校園

目前產銷班的主要銷售市場是桃園及新北市學校的營養午餐,約占產銷班收入比重的50%。其餘則是百貨公司、超商、賣場等。

楊司閎表示,桃園當地的有機營養午餐1週有3日,需求量多,桃園市政府設有媒合平臺,可上網登記,直接與附近學校媒合後自行洽談,供貨價格頗為優厚,有機產品的銷售也因營養午餐而拉起價格,否則以有機農產品高成本的種植,對於有機農戶,尤其是葉菜類而言,想要達到基本的回收都很不容易。

政府透過營養午餐將區域性有機農業的產品單價拉起來,造福許多有機農民,所以在民國105年間,產銷班組成的合作社,總營業額已經超過2千多萬,這就是營養午餐帶給有機農戶的福祉。

接軌潮流,打造有機夢田

大溪區擁有依山傍水又無汙染的極佳天然條件,在陳評煌的努力奔走下,現已著手規劃出一塊占地約60公頃的耕作地,計畫建立成有機村。

楊司閎興奮的說道:「我們共同的夢想就是將大溪這塊沒有汙染的淨土開發成大臺北的後花園,希望藉著我們產銷班的經驗、力量與目前的成果架構出這個有機村,形成大溪特色。」

在現在規劃出來的土地中,已有11公頃通過有機驗證,而正在栽植有機農作物的約有17公頃,其他部分則屬友善耕作,計畫以階段性目標朝全數有機驗證邁進,進行土地整合、鼓勵青農參與、計畫性生產。

班員向心力強,積極推廣友善環境的安全農業。

懷抱使命,堅持有機

目前在有機栽種上,最大的困難就是缺乏人力,無論北、中、南、東部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即使如此,楊司閎仍是樂觀表示,關注有機農產品的人口逐漸增加,接受度也不斷提升,現在已經有許多消費者都認同有機農業,相信在這種情況下,會有許多人慢慢參與進來。

然而有機的未來,大者恆大,臺灣市場畢竟有限,當投入的人愈多,尤其是葉菜類的門檻較低,如果不形成一種區域性特色或品牌效應的話,恐怕難以生存。

於是,蔬菜產銷班第10班班員都有一致共識,就是「堅持有機」,同時也是以此心態與決心來參加「全國十大績優農業產銷班選拔」。楊司閎無比認真的說:「『堅持有機』就是我們的金招牌。它代表的是我們的理念與堅持,對臺灣這塊土地及下一代的感情與責任,這種責任絕對大於我們在經營上的獲利。」

(摘錄自106年全國十大績優農業產銷班專刊,原標題為〈綠水青山,建構北臺灣的世外桃源——桃園市大溪區蔬菜產銷班第10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