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舌尖感受「森—川—里—海」的熱忱

內容提供/ 《農政與農情》 文/ 孫正華、曾竫萌 圖片提供/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噶瑪蘭族部落——新社部落位於花蓮市南方40餘公里,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是目前保存最多噶瑪蘭語言及文化的部落。噶瑪蘭族有種稻的傳統,因此依山傍海的新社部落,在鄰海的臺地上開闢了一片梯田。

遊客到訪豐濱鄉臺11線旁的新社部落,除了可以用眼睛欣賞綿延到大海的海梯田景觀外,也可以參加新社社區發展協會辦理的新社噶瑪蘭族廚房小旅行,用舌尖品嘗森川里海的在地滋味。

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永續村落

噶瑪蘭族屬於臺灣平埔族的一支,根據目前的考古與語言學資料顯示,噶瑪蘭人的祖先約於19世紀末之前定居於宜蘭平原,並在咸豐年間南遷花蓮,現今大多分布在東海岸的豐濱鄉新社、立德與長濱鄉的大峰峰、樟原。

「祖先當年乘坐整支原木做成的船,從宜蘭飄洋過海而來,看到岸邊的拉拉板山,便從這裡上岸,我們稱之為巴特虹岸」,新社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潘國祥說,「噶瑪蘭族是種稻的民族,選擇適合種水稻的新社落腳」,新社部落依山傍海,噶瑪蘭族在這片緊鄰太平洋的臺地上開闢了層層疊疊的海梯田。

為了延續噶瑪蘭族傳統文化與海梯田等農村景觀,新社部落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的協助下,轉型有機農業及友善耕作,並與阿美族Dipit部落一起響應政府的號召,與國立東華大學環境學院、水土保持局花蓮分局、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等公部門及所有關心部落的單位與專家學者,共組「多元權益關係人參與平臺」,配合生態農業計畫及政府推動里山倡議方向,利用國際里山倡議的「願景—方法—行動」三摺法架構,來確保多樣化的生態系統服務和價值、整合傳統知識和現代科技、謀求新型態的協同經營體系,進而實現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永續農村願景。

帶領遊客走入田間採黑豆。

體驗傳統噶瑪蘭飲食文化

噶瑪蘭族人最引以為傲的地方,在於日常生活作息中保存了噶瑪蘭文化,以新社部落而言,保留了噶瑪蘭語言、風俗(如新年祭祖palilin)以及與農漁業相關的祭典(如入倉祭、海祭)。在傳統飲食文化上,新社部落依山傍海,族人的食材採集也橫跨山海,從住家旁到山邊的翼豆、昭和草、刺蔥、香蕉心、月桃心等各種野菜,海裡依季節有洄游的魚類,如飛魚、鬼頭刀、白帶魚等,潮間帶更是抓寶勝地,有鹿角菜、紫菜、龍蝦、貝類等各式食材。

而傳統的部落便當「阿里鳳鳳」更是族人的重要回憶媒介,出門從事農業工作為求方便,利用在地材料的巧思,研發出容易攜帶與保存的阿里鳳鳳。部落青年宮莉筠說:「阿里鳳鳳是噶瑪蘭族的情人便當,以前噶瑪蘭族女生為了討好喜歡的男生,會特別去採集林投葉,編織成容器後把食材包進去,方便情人外出工作時攜帶。」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為了推廣在地食材及地產地消的理念,自104年起輔導在地農村、原住民特色餐廳推廣產地餐桌,藉此縮短食物里程,不僅提供消費者新鮮安全且健康的食物、增加餐飲業者採購管道,同時提升農民收益。

為了讓遊客可以體驗部落的傳統生活,花蓮農改場與O’rip生活旅人工作室合作,協助新社社區發展協會開發「新社噶瑪蘭族廚房」體驗行程,安排訪客到當地的噶瑪蘭文化中心,體驗巫師的祭儀與祈福,解說噶瑪蘭族祖先從宜蘭遷徙、落腳新社的故事,帶訪客採集、處理野菜及海菜貝類等傳統食材,體驗傳統料理的新鮮滋味,並動手採集林投葉編織阿里鳳鳳。

部落媽媽為遊客解說本日菜單。

過去噶瑪蘭族女生為了討好喜歡的男生,會特別去採集林投葉,編織成容器後把食材包進去,方便情人外出工作時攜帶。

(本文轉載自《農政與農情》302期,106年8月號


聯絡資訊

新社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潘國祥
電話:0958-279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