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軍碗粿出爐,明年全家銅板價上市

文/林宜潔 攝影/林宜潔
面對每年過剩50-60萬公噸的稻米,農糧署祭出創意新招,舉辦「臺灣第一碗–最強碗粿爭霸賽」,比賽結果今天熱騰騰出爐,由高雄「富山碗粿」拿下冠軍,在全國57家碗粿名店中脫穎而出。下一步,農糧署將推動冠軍碗粿與全家便利商店聯名,預計於明年初,全臺第一碗有產銷履歷驗證的碗粿就會在約3,200家全家門市開賣。

指定使用臺灣產銷履歷米,製作難度高,店家傷透腦筋

原料為在來米的碗粿,是許多人小時候的回憶,也是路邊小吃攤,傳統早餐店常見的國民美食。看上這一點,農糧署今首度舉辦「臺灣第一碗–最強碗粿爭霸賽」,要用最庶民食物,鼓勵國人找回食用米製品的樂趣。

「臺灣第一碗–最強碗粿爭霸賽」,網羅全臺共57家碗粿業者參賽,經過區域初賽,選出24強,今天舉行全國競賽,規定只能使用主辦單位提供具有產銷履歷驗證「台中秈197號」製作,由美食界與零售界重量人士評選出優勝三名、冠亞季軍各一名。

「臺灣第一碗–最強碗粿爭霸賽」邀集美食界與零售界重量人士組成評審團,針對碗粿的口感與風味、製作過程、消費潛力及運用國產食材展現等特色進行評選。(圖片提供/農糧署)

抱走冠軍的是高雄市富山碗粿,口感綿密的粿體包裹新鮮腰里肉、香菇及鹹蛋黃,呈現出獨特古早味,獲得評審一致好評。來自花蓮縣豐田劉記的古早味客家鹹碗粿,與來自彰化市的黑頭碗粿則分別拿下亞軍與季軍。

富山碗粿在高雄才開店五年多,店主李富山靦腆表示,食譜是跟阿嬤學的,秘訣無它,就是用料實在,而且一碗才賣25元。「一定要臺灣紅蔥頭、純米漿下去做,比例要適當。」他強調,紅蔥頭必須用豬油炸過,而且要放足材料,才夠風味。

「這次比賽用的台中秈197號,真的讓大家卡關,我們試了很久,才找到讓碗粿Q軟的比例。」拿下季軍的許耘傑,是來自彰化「黑頭碗粿」的第二代。他指出,雖然過去都沒有使用台中秈197號製作碗粿的經驗,這次嘗試下來,也覺得不錯,回去會試試看,如果用得順,未來也可能在原料中添加使用。

「覺得碗粿難得可以浮上檯面,我們店就休息也要來參加,給自己一個肯定。」獲得優勝的碗開富粿,是來自臺南的碗粿老店。店主林銘義分享,這家店已經40年了,很高興碗粿也能舉辦全國比賽,讓消費者更加認識傳統美食的好滋味。他說明,這樣的比賽不只官方可以推廣好的原料,店家也可以互相切磋認識,更重要的是消費者能知道去哪裡找好吃的碗粿,可以說是三贏的局面。

經過激烈競爭,來自高雄市的富山碗粿拿下最強碗粿爭霸戰冠軍。左為農糧署長胡忠一、中為富山碗粿店主李富山、右為料理達人蔡季芳。(圖片提供/農糧署)

鼓勵國人食米,用「碗粿」當著力點

「臺灣每年消費量大概120萬公噸的消費量,一年平均會多出50-60萬公噸的米。」農糧署長胡忠一表示,臺灣每年水稻生產面積平均為27萬公頃,每年稻米平均產量為160萬公噸,加上因為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每年進口稻米約14萬7千公噸。他說明,要解決每年50-60萬公噸稻米過剩的問題,首先要把傳統飲食文化找回來。

根據農糧署統計顯示,1961年,臺灣每人每年稻米消費136.78公斤,到了1981年首度跌破100公斤,2001年剩下50.1公斤,到了2016年只有44.48公斤,屢創歷史新低。

農糧署副署長莊老達表示,農糧署長期推廣稻米相關製品,希望提升國人食米量,包含米糆條、饅頭、麵包等等。這次首度舉辦碗粿大賽,並與全家便利商店合作準備量產,就是希望除了比賽之外,普羅大眾都能容易買到吃到,讓碗粿真正成為平民美食。

面對每年50-60萬公噸稻米過剩的問題,農糧署希望藉由鼓勵多元化食用米食製品,推動國人愛吃國產米的風潮。

不只比賽看得到,還要讓你50元就能買到

「冠軍獎金20萬頒出去之後,最重要是讓大眾很容易買到,而且只要50塊。」胡忠一強調,要傳承米食文化,必須讓年輕一代也能容易購買食用。

為此,農糧署已經與全家便利商店談定,拿下冠軍的富山碗粿後續會與全家便利商店合作,傳授做出冠軍碗粿的秘訣。可望在明年初,就能在約3,200家全家門市用銅板價買到冠軍碗粿,帶動國人吃碗粿的潮流。

全家便利商店鮮食部黃信逢副部長則說明,後續上市需要考慮冷鏈與復熱風味,會先確定原物料、生產製程,希望忠實呈現冠軍的原味。

臺灣第一碗–最強碗粿得獎名單

冠軍 富山碗粿
亞軍 豐田劉記
季軍 黑頭碗粿
優勝 碗開富粿
優勝 鈴蘭碗粿
優勝 古都碗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