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搶種高麗菜了!農糧署推冬季契作青花菜替代進口,一兼二顧!

文/郭琇真 攝影/黃世澤

今年秋天天氣穩定又提早轉涼,使得高麗菜盛產提早至11月初報到,目前市場批發價一公斤約在10元左右。農糧署除啟動外銷、加工等去化策略外,去年更未雨綢繆輔導高麗菜農轉作產銷履歷青花菜,除採契作保證價格,亦可替代部分進口青花菜。因農民反映良好,今年青花菜契作面積可望再擴增100公頃。

有鑑於產銷履歷青花菜透過殺青、急速冷凍等技術,能保存青花菜絕大部分的營養與鮮度,並持續到夏季,有助於取代夏季青花菜得依賴從中國等地進口的情形,因此有加工業者看好國產青花菜的消費需求,除向農民保證全數收購、不跳票外,還加碼祭出再契作玉米的誘因,保證農民一年兩作都有收入,不必與市場對賭,擺脫菜金菜土。

罕見連續四旬高麗菜超種,農糧署多管齊下應對

今年受823水災影響,積水退去後農民趕著復耕,導致九月上旬高麗菜實際種植面積已有211公頃,超出預警值的180公頃,農委會雖發出超種警告,但因中南部各產區復耕時間點重疊,據統計,九月中旬、下旬高麗菜種植面積仍持續攀升,直到十月上旬仍有195公頃,出現罕見的連續四旬高麗菜都超種。

尤其今年秋冬天氣平穩,九月上旬種植的高麗菜已可收成並出現盛產,目前臺北第一果菜市場的批發價,一公斤平均已降到10元上下。

面對可預期的高麗菜價跌,農糧署長胡忠一表示,平常年高麗菜生長期約70天,今年因天氣暖和,縮短為60天,所以0823豪雨過後,農民於9月初種植的高麗菜提前到11月初即可上市。因此這段時間已加緊和農民團體討論、規劃,陸續啟動外銷、加工等策略,希望能消化超量的高麗菜。

本周農糧署將啟動高麗菜外銷作業,預計未來每週將出口100公噸以上到日本,另外也媒合農民團體和截切加工廠,每天產地釋出50公噸的高麗菜做截切,供應泡菜、團膳業者的需求。

今年高麗菜罕見出現連四旬都超種的景況。

高麗菜轉作產銷履歷青花菜,每公斤2元獎勵金

除此之外,農糧署去年更從源頭輔導,鼓勵農民轉作冷凍的產銷履歷青花菜,希望藉此減少高麗菜的種植面積。農糧署作物生產組蔬菜花卉科科長傅立忠表示,目前臺灣一年約有5000公噸的青花菜得仰賴從中國等地進口,主要集中在夏季,臺灣若能提高冬季青花菜的種植量,搭配專業殺青、急速冷凍等技術,冷凍青花菜將可保存到夏季,取代進口。

為鼓勵農民轉作冷凍青花菜,農糧署目前每公斤提供2元的獎勵金給轉作的農民,至於有搭配計畫從事加工的農民團體,農糧署則提供截切機、製冰機、冷藏庫等設備補助,協助提升加工產業鏈。這項計畫去年推出時,輔導300公頃高麗菜田區轉作青花菜,今年再推出時,面積又較去年提升,截至11月10日已媒合402公頃高麗菜田轉作青花菜。

傅立忠說,目前一公斤加工品種的青花菜契作價約落在10到11元間,再加上政府的2元獎勵金,每公斤收入約有12到13元,價格穩定,採收後有配合的合作社場收購,農民不需擔心後續銷售的問題。

除契作冷凍青花菜,有加工業者加碼再契作玉米

嘉義有農民團體去年在計畫推廣下種了40公頃的產銷履歷青花菜,今年更擴增到60公頃,負責營運的業者表示,冷凍青花菜應用非常廣,小至自助餐、路邊攤,大至團膳業者都有需求。相較之下高麗菜冷凍後只能做水餃,通路受限。

他進一步說,旗下農民願意轉作青花菜,一方面不希望再種高麗菜承擔風險,跟市場、老天爺賭高價,另方面也是認同冷凍青花菜應用幅度廣,未來前景更值得期待。

參與農糧署的轉作計畫、從事青花菜冷凍加工已有7年的雲林農企業更祭出優惠,參與契作的農民只要配合冬季種植青花菜,該公司會接續和農民契作種植玉米,確保農民一年有兩作都有收入,不用擔心青花菜種完,還要煩惱種什麼的問題。

負責人表示,加工廠和農民契作,一定會負責收購到底,不像當高麗菜價格探底、划不來時,坊間部分盤商會要求農民耕鋤,農民也收不到契作費,只有一開始的訂金收入,風險很高。加工廠因為肩負調節夏季市場菜價的功能,只要有契作關係,即便農民盛產超出原本預期產量,「全收也是我們的責任。」

高麗菜轉作產銷履歷青花菜政策有望彌補夏季仰賴進口青花菜的問題。(圖片提供/農糧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