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有機】為何要發展有機驗證?不僅保質亦是保量,更需與國際接軌

文/IFOAM亞洲有機青年論壇祕書長 李峰 圖片提供/何嘉浩
未經過有機驗證的農產品不得宣稱「有機」,這段話相信大家或多或少有聽過,這觀念由來,是在臺灣於2007年發布「有機農產品及有機農產加工品驗證管理辦法」後開始的,目的是為了保障有機農業市場,農民通過有機驗證後,可取得有機標章及證書,也能協助消費者在選購有機產品時不易混淆。

去年公布友善環境耕作補貼,特意期望讓符合有機農業精神,但未經有機驗證的農民能納入輔導;今年5月公布的「有機農業促進法」,更強調有機農業要有更多「促進」的作為,但這跟現行的有機驗證體系有何不同?或許,我們可以先從有機農業本質及驗證目的來談,釐清差異以促進有機農業發展共識,以及有機農業為何要做驗證,與未來發展的趨勢。

有機農業「定義」各國不同,尊重多樣性才是核心

有機農業如何定義?很多人將有機農業與化肥出現前的傳統農業畫上等號,但就算是傳統農業,各個主要文明都有自己的農業體系,表現出極大的不同。即便現代有機農業,在很多國家,都有其先驅,基於自己地方的自然技術條件發展出來的有機農法。例如生物動力農業、樸門永續農法、自然農法、或者在臺灣比較流行的秀明農法等等。而有機農業本身核心,所要尊重的就是多樣性,由此看來,想要定義有機農業就如《道德經》中所言:「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

各國有機農業自有其發展體系,例如菲律賓善用本地椰子資源,堆置椰殼做畦。

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驗證各有道理,關鍵在建立信任

那麼,想要生產上的努力,在產品的銷售和價格上有所體現,這種帶著極大地方特點的有機農業,如何去做標準化的驗證,進入統一性的市場呢?在交易中,生產者當然可以採用老王賣瓜的手法,自我申明自己獨特的生產方式。此謂之「第一方驗證」,也就是自我宣示。

然而,基於多樣性原則,以及環境異質性原理,有機農業不僅僅講究生產要適應地方自然條件,市場也要適應當地的經濟社會條件,亦即滿足消費的在地性。在這樣的地方市場,如果消費者不能直接在生產者宣示自己的生產方法後就達成信任,那麼,在有交易意願的情況下,就可能發生消費者會去生產、銷售等相關場所,檢視生產者的實際生產情況,是否與宣示的相符合,這就是「第二方驗證」。當然,消費者也可以組織自己的消費團體,更有專業效率的進行檢視。第二方驗證帶來的不僅僅是簡單的產消關係,還能有效增進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對於食物生產的共識,而有利於建立有益、穩定,且共同進步的產消關係。休閒觀光農業 ,社區支持農業就鮮明地體現了這點。

不過,就地理與行政方面,因為匿名消費市場的興起,這樣的鏈結消費者的第二方驗證會難以實現。

雖然,有機農業鼓勵在地消費,不過針對於一般認為較具優勢的農產品國際貿易、地區貿易以及國內長距離貿易,也催促著農產品該依照公認標準進行評估,以便在匿名市場中得到消費者認同。而這樣的驗證為了保證可信度,往往是由一個區別於生產、分銷和終端消費者的驗證機構來實現,即被稱之為「第三方驗證」,其定義即:農產品通過具有公信力的驗證機構檢查,並完成合格評定後,於市場中實現銷售。由此可看出,無論是何種驗證,都需要一個明確而公開的標準為基礎,也由於第三方驗證於過程中有諸多技術門檻,造就其具備高度的可信度和通行性。

在有機市集裡,有機農民可以直接與消費者互動,建立彼此信任。

各國有機定義或標準 ,應以有機農業四大原則為基礎設計

在產業發展初始階段,有機農業的標準編訂本身就是具有技術門檻的。最早的有機標準體系,有生物動力農業的德米特(Demeter)協會、英國土壤協會,可以看出都是本身具有很強研究開發能力的私營單位才有能力進行此類標準開發。

而標準體系的編訂,第一步就是要解決定義問題,故「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FOAM」在成立後,結合了上述協會標準,給出了以有機農業四大原則:健康、生態、公平、照顧,為根本的有機農業定義,並形成一套普世的有機標準,然而又如國際各國定義不同時,則四大原則得要高於定義本身

有機農業定義雖然各國不盡相同,但四大原則可作為最高指導方針,協助大方向一致。

生產者在此過程中,不僅僅要保證自己的生產技術是符合標準的,還要保證自己的生產過程的可稽核性,而稽核的要求也會被列在標準之中。在進入消費市場時,也需按照要求將審核結果進行直觀呈現,意即為清楚標示驗證執行的標準和驗證機構,例如有機標章。

這樣的第三方驗證,對於大多數生產者,特別是小農戶來說,可稽核性要求的檔案管理體系較為繁瑣,且並不是生產方法的核心,因此多被拒於門外。而生產標準起初多以歐美自然及社會條件為基礎編寫,在亞非拉美很多地方並不十分適用,而上述地區又因本身條件不足以構成消費市場,因此施行困難度極高。相對地,進一步所衍生的疑慮便是,若驗證後的產品不能在市場中獲得相應的價格回報,那麼出於成本收益考量,第三方驗證將難於被推廣。當然,在有些國家和地區,受限於驗證機構的可信度不夠,也是第三方驗證需極力突破的困難點之一。

第三方驗證可成為生產者與消費者間的消費橋梁,但標準的明確及公信力與否是關鍵。

有機驗證、市場的模式將更加多元化,PGS正是一個新嘗試

隨著世界有機市場格局的改變,以及幾十年的發展下,有機標準編撰大範圍推廣,特別是新的通訊資訊技術的發展,讓多方參與式驗證的適用性飛速提升。表現在交通或遠距離的通訊溝通,消費者社團以及資訊分享能力加強,資訊傳輸能力提升,以及很多分銷商逐漸形成自己強大的品牌後,透過自身品牌公信度,以消費方的角色,同時利用自身技術團隊進行第二方審核。這些都為驗證方式的多樣化打下強穩基礎,最為直接的表現就是IFOAM在推廣的參與式保障系統(PGS)。

PGS是在一個明確的標準和檢查流程下,藉由多方參與,以實現驗證的有效性與驗證成本的低廉化。有些國家或地區,比如印度、巴西,直接將參與式保障有機驗證等同於第三方驗證就是這樣趨勢的明證。在有機3.0時代,這個產業潮流下,驗證方式必然會有重大轉變,而在這轉變中依照技術形勢,率先作出嘗試必將在新的時代受益。

指導菲律賓農民如何幫茄子疏芽,投入專家改善生產技術也是PGS的特點之一。

拓展有機產業,標準要明確,並重視與國際接軌

儘管從政府的角度來說,認證工作會增加,但是,在認證過程中依然必須明確標準的重要性。標準起到界定產業的作用,是阻隔,也是保護;沒有標準,或者有意降低自己所在地區的有機標準,短期可能會出現產業大發展的錯覺,但是長期而言,必將導致產業混亂。並且如果不注重自己所在地區標準與世界現行主流有機標準之間的一致性,在同等性談判中也必然會面臨諸多問題。

總之,無論是何種驗證都是旨在將有機農業這一相對明確的農業方式及其產品,保質保量帶到消費者手中,同時更鼓勵消費者在消費產品時,能學習到更多永續理念,保障下一代的利益。

PROFILE:

李峰/IFOAM亞洲有機青年論壇發起人兼任祕書長

德國波昂(Bonn)大學博士候選人,長期投入有機農業研究及運動,了解歐美及亞洲區域有機農業發展的歷程與差異。主要研究有機農業的土壤肥力及固氮作用。在IFOAM的有機農業領導者培訓課程有超過三年的培訓經驗。

本平台提供各方意見刊登交流,文章內容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