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劃製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文、攝影/許鈺屏
臺南七股的光景,不只鹽田、夕陽與黑面琵鷺,還有魚塭波光──因為這裡是塭與塭連結而成的魚鄉,水面下是文蛤、虱目魚等肥美水產;水面上則有錯綜水路、澎湃風浪與因水而生的漁人故事。這些故事,總待人發現與訴說──「尋人啟室工作室」的林筱菁、廖宜霈與陳瀅羽因同是成功大學都市計畫學系而結識,創立食魚教育品牌「股份魚鄉」,努力將七股漁事搭配好吃又好玩的體驗,要讓大家認識養殖業,更懂得吃下肚的每一口水產。
「淡水魚和鹹水魚,大家覺得哪個比較好吃?」
七股養殖小講堂開課!這天,團隊舉辦「蛤什麼蛤?」食魚教育體驗活動,邀請新移民與家人來七股十份里同樂,也才發現,許多人常居臺南、嗜吃海鮮,卻不熟識七股與養殖業。「食魚教育也還在起步階段。」林筱菁解釋,比起近年蓬勃的食農教育,因漁業常在水面下運作,難以讓人看見養了什麼、進而認識,因此,他們嘗試撥開水面,把食魚教育端上餐桌、也帶入魚鄉。
玩中學透視七股養殖業
為此,他們長時間沉浸於在地議題與資料,才產出細緻而全面的課程。
課堂裡,他們拿出精心製作的魚貨磁鐵,邀大家「作夥買魚去」──吳郭魚、鰻魚、文蛤……一一被貼上臺灣地圖上的相應位置,學員能熟悉水產樣貌,也從中認識全臺養殖物種的分布及特色,進而從「喜歡吃」升等成「懂得吃」,更能挑選在地的盛產。
「七股的淺坪式魚塭是低密度養殖,除了文蛤,還會有草蝦、虱目魚等不同物種一起生活,黑面琵鷺來的時候,漁民也會把水位放低,方便牠們覓食,形成一個友善的生態系喔!」七股文蛤產量名列前茅、品質穩定,也是課堂重點;參與者手握文蛤模型,模擬牠在塭池中的生活姿態,邊汲取在地產業知識,對初次透視七股的另一面,突然有了更立體的想像。
塭畔的漁民就是老師
來到產地,除了室內講堂,更要有室外踏查,讓人直接「撩下去」摸文蛤。午後,股份魚鄉與在地漁民王啟森合作,讓他引路走上筆直的塭間小徑,描繪每日工事,再指導採收龍鬚菜、摸文蛤。
只見學員身穿青蛙裝、脖子掛上飲料杯製成的採集容器,靠雙手觸覺在池底「地毯式搜索」文蛤,同步驗證課堂裡的知識。許多人捧著大豐收滿足收工,而玩得不亦樂乎的孩子還不願上岸,直說要再摸幾顆文蛤。採收後,學員練習搖動不同大小的篩網以分級文蛤、鮮吃川燙海龍鬚菜與烤魚,「從魚塭到餐桌」的歷程一應俱全。
填補尚缺少的養殖食魚教育
股份魚鄉團隊回溯,最初的課程骨幹來自與七股建功國小的合作經驗,他們從漁村風貌、剖析養殖古今到深入養殖漁業,循序漸進地讓這群魚塭旁的孩子認識父母的工作。「也許現在看不到立即成效,但希望能成為他們心中的種子。」林筱菁說,未來,當他們回到家鄉,也許能想起曾上過的課,對產業有新想法,也對這塊土地有責任與認同感。
此外,他們也進一步取材,完成「蛤什麼蛤?──七股文蛤養殖故事」繪本,並延伸更多教育服務,能依據對象設計工作坊或課程,逐步形成一套食魚教育資料庫。
他們更在過程中發覺,許多食魚教育從捕撈魚業或海洋保育切入,較少人選擇以養殖業為題,因此,他們希望從此填補尚缺少的面向,以此為核心,推廣產業與在地風貌;未來,更希望能爬梳不同水產資料,建立更豐富的課程資源。
青年回留所帶動的城鄉交流
而申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青年回留農村創新研究計畫」的他們,除了以食魚教育為主軸,更希望運用所學專業、扮演「城鄉經紀人」的角色,讓城鄉能量因此相互流動。因為「鄉」不代表匱乏,反而可能擁有獨特的自然與人文故事能引人前來;而「城」裡則匯聚不少青年與創意想法。
「就像之前透過水保局大專生洄游農村計畫,臺灣各地的大專生來這裡『農stay』,就給了我們很多新想法。」陳瀅羽說。而不只遠道而來的人們,來自臺南新營的股份魚鄉實習生顏郁慈也提到,許多臺南人總覺得七股很遠,但因為實地走訪、實踐食魚教育,才發覺,「其實七股沒有想像中地遠,也更了解這裡了。」
而在當日課堂中,某一刻需要眾人閉眼聆聽,耳中頓時充滿潮汐聲,明明熟悉的節奏,專心聽來,卻能發掘不同於日常眼底的風景──像在隱喻這堂充實的食魚教育課程,全然出自生活,卻道出許多人忽略已久,但值得細細品味的漁人漁事。
相關資訊
股份魚鄉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coFishland/
尋人啓室|空間續事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reSPACE.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