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色方形新品種 番椒-台中亞蔬2號競爭力強:具多重抗病性且椒味淡

台中亞蔬2號在秋冬季於臺南善化地區以土耕進行生產之植株生育情形。

台中亞蔬2號在秋冬季於臺南善化地區以土耕進行生產之植株生育情形。

文‧圖╱
林煜恒 農業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
林世雯 亞蔬-世界蔬菜中心助理研究員

番椒(Capsicum annuum L.)原產於中南美洲墨西哥、祕魯一帶,目前為臺灣重要之果菜類蔬菜。番椒家族中具辣度的為辣椒,不具辣度的為甜椒。甜椒色彩豐富,富含營養價值,又具多用途性,深受消費市場喜愛。農業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與「亞蔬—世界蔬菜中心」為解決產業困境,共同針對臺灣栽培環境,歷經6年,成功選育出第一個黃色甜椒新品種,「番椒—台中亞蔬2號」。此品種品質優良、豐產並兼具多重抗病性,可於夏季中部山區及秋冬季平地穩定生產,產量媲美進口品種,具備與目前國內主要種植的黃色甜椒品種競爭的潛力。

國內甜椒消費市場,可分為綠熟期採收的青椒及完全轉色採收的彩色甜椒。依據農業部2024年統計資料,全國甜椒栽培面積為1,153公頃,秋冬季主要種植於中南部平地,以雲林縣莿桐鄉、屏東縣里港鄉及嘉義縣新港鄉為主要產區,夏季則多種植於中部南投縣信義及仁愛鄉中高海拔山區,彩色甜椒中以紅色及黃色方形甜椒為主要生產種類。

近年來國內栽培環境受全球氣候變遷影響,病蟲害發生頻率及危害程度加劇,常造成農友的栽培困境及經濟損失,目前主要栽培的甜椒品種皆為歐美國家育成,多數品種對國內栽培環境及病蟲害的適應性差,使農友在選擇品種時受侷限。

台中亞蔬2號果肉厚且品質優良。
台中亞蔬2號果肉厚且品質優良。

由22個番椒雜交選出 多重抗病性具品種競爭力

為育成適合國內栽培環境的黃色方形甜椒新品種,臺中農改場與亞蔬中心於2017年開啟甜椒育種合作。當年度即於亞蔬中心善化總部進行48個品(種)系的觀察試驗,並邀請國內種苗業者、大專院校學者、農業改良場研究人員及番椒栽培農友共47名人員,共同評選出具潛力合適臺灣市場的2 2個番椒雜交一代組合,並同時進行夏季耐熱品系比較試驗,針對植株生育、果實性狀及產量進行評判、試吃,挑選符合消費者喜好,口感佳、甜度高、椒味低的甜椒。後再由臺中區農業改良場、亞蔬中心及南投縣信義鄉番椒栽培農民,從植株生育狀態、抗病性、果型及產量等面向,共同評選出具有商業潛力的黃色甜椒雜交組合。

此計畫於2018年至2019年,在信義鄉選擇兩處專業生產田區進行初級及高級區域試驗,並以商業品種「SPY-175」為對照品種。依據栽培試驗結果選出在信義地區果實性狀表現最佳、著果連續且豐產的雜交一代組合CCA15334。而亞蔬中心則於2017年至2021年間進行抗病性及園藝性狀檢定,確定該品種生育整齊、表現穩定且與對照SPY-175在種子顏色、種子千粒重、子葉長、株高、莖節間長、果長等特徵,以及對疫病、辣椒葉脈斑駁病毒(Chilli veinal mottle virus , ChiVMV)、番茄嵌紋病毒(Tomato mosaic virus , ToMV)及細菌性斑點病(Xanthomonas euvesicatoriaX.vesicatoriaX. perforans )等病毒,病害的抗病性具可區別性,因此由本場與亞蔬中心於2021年底共同將此雜交組合正式命名為番椒—台中亞蔬2號,且於2023年9月28日正式取得中華民國植物品種權(品種權字第A03041號)。

台中亞蔬2號為雜交一代品種,中間型的植株型態,分枝性中。果實為綠轉黃之方型甜椒,果形端正、果重160~210g、3至4心室。其果肉厚,果面平滑具光澤,食用口感佳且椒味淡,糖度可達6°Brix以上。本品種生長勢強,具早生、耐熱特性,栽培過程中果實不易脫落,著果連續。平地可於早春定植,可採收至初夏。該品種具備多重抗病性,對辣椒葉脈斑駁病毒、馬鈴薯Y病毒及細菌性斑點病皆有抗性,且對疫病具耐病性,與現行國內主要種植的黃色甜椒品種有競爭的潛力。期望後續能技轉予國內種苗業者,並推廣於產業使用,成為農友生產黃色甜椒時最佳的品種選擇。

設施甜椒利用友善資材進行安全生產,相關資材有乳化肉桂油、石灰硫磺、柑橘精油、中性化亞磷酸、窄域油。
設施甜椒利用友善資材進行安全生產,相關資材有乳化肉桂油、石灰硫磺、柑橘精油、中性化亞磷酸、窄域油。

落實水分管理與用藥防治 新品種植好上手

本品種建議生產應於防雨設施內進行。如在中部山區的夏季生產,可於海拔600公尺之中高海拔地區,並在3月上旬至6月下旬間進行定植;平地則建議於8月中旬至翌年3月間進行定植。另因本品種為黃色甜椒生產用之品種,種植前建議先以128格塑膠穴盤進行育苗,育苗期間應注意細菌性斑點病發生之情形,必要時依植物保護資訊系統推薦用藥進行防治。在種子播種後4至5週,幼苗生長至4至5片本葉的苗齡,即可進行田間定植。

甜椒田間病毒多為複合感染,常會造成葉脈斑駁、植株生育異常,而嚴重影響生產。
甜椒田間病毒多為複合感染,常會造成葉脈斑駁、植株生育異常,而嚴重影響生產。
台中亞蔬2號是方型甜椒品種,果實會從未成熟的綠色,轉變為成熟的黃色。
台中亞蔬2號是方型甜椒品種,果實會從未成熟的綠色,轉變為成熟的黃色。

此品種對環境適應性良好,土壤的選擇以排水、通氣良好的壤土或砂質壤土為佳。應避免選擇連續耕作茄科作物之農地,以降低連作障礙發生機率。在定植之後,需注意水分管理,開花前,若土壤水分過多,根系易腐爛,下位葉易黃化。在結果期至盛果期之間是果實發育及肥大的階段,因水分需求較大,應充分灌溉,並維持土壤中含水量之穩定,不可忽乾忽溼。

需提醒的是,定植後即應注意薊馬、蚜蟲及葉蟎防治,以降低田間蟲口數。夏季山區栽培於結果中期易有白粉病菌(Podosphaera xanthii )及炭疽病(Anthracnose)發生,建議可採綜合防治方法,並提早依植物保護資訊系統推薦用藥進行防治。

在定植後,需注意薊馬的危害造成果皮表面受損、影響商品價值。
在定植後,需注意薊馬的危害造成果皮表面受損、影響商品價值。
夏季山區栽培於結果中期易有甜椒炭疽病,主要危害果實,病原多在果實發育期即潛伏感染,轉色至成熟期間才出現病徵。
夏季山區栽培於結果中期易有甜椒炭疽病,主要危害果實,病原多在果實發育期即潛伏感染,轉色至成熟期間才出現病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