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陳坤燦
畢業於松山工農,求學時期一頭栽入植物世界裡,至今近40 年。因為愛花成痴,從求學、工作、生活都充滿花草的蹤影,無處不是對於植物的專業與熱情。2013 年為完成更大的栽種夢想移居宜蘭,打造650 坪的個人植物園。
百合屬(學名:Lilium)是臺灣常見花卉,更是全臺種植面積第二、僅次於菊花的切花,在國際花卉市場也相當受歡迎。隨著文化脈絡不同,百合被賦予純潔、勇敢等象徵意義,日常生活或節慶、儀式皆可見到百合身影,購買切花瓶插、從盆栽開始照顧,或以球根(鱗莖)栽培百合,過程中各有樂趣,留意通風、水分等細節,便能延長百合清新綻放的時間。
問誰不識百合?歌曲〈野百合也有春天〉許多人朗朗上口,「野百合學運」推動臺灣民主化,從宴會廳堂、寺廟供桌、家裡瓶插的各色百合,到野外濱海、高山上不同種類的野生百合,入歌入史,扎根禮俗,更能上山下海。6片寬大花瓣組成的喇叭、漏斗或碗狀花型,多彩繽紛的花色,讓人難忘的馨冽香氣,百合聚集這些特色於一身,造就臺灣切花產業重要角色,也是春夏之際庭園最美的身影。
食藥、觀賞、祝福價值多元 各文化祭典儀式常見百合身影
百合是古代東亞就認識的植物,只是認識時多採食物與藥材的觀點。宋代羅願《爾雅翼》在解釋百合的古代名字「(音同煩)」字時寫道,「根小者如大蒜,大者如碗,數十片相累,狀如白蓮花,故名百合,言百片合成也」,明白指出百合是因為球根形象而得名,「人亦蒸煮食之,味極甘」;「花有兩種,其一如萱草花,紅斑而小,故一名連珠。其一種白花者,極芳香,花重常傾側」,更具體描述了山丹(如萱草)與鐵炮類(白花者)兩種百合的特徵。
另一種對百合之名的解釋,可見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或云專治百合病故名」,百合球根專治稱為「百合病」的自律神經失調,或者百片球根鱗片合成,兩種解釋都能通。現代則把百合的名字賦予「百年好合」寓意,尤其是在婚禮場地布置中,一定看得到百合花在最醒目之處,以碩大美麗的花朵,芬芳濃郁的花香為整個場域增添新鮮花卉帶來的幸福感受。
在文化上,百合還有象徵許多意義,例如原產於地中海西岸至中亞的聖母百合(Lilium candidum),是聖母瑪利亞純潔的象徵,鐵炮白合(Lilium longiflorum)又稱復活節百合,是基督教復活節時教堂的布置花卉。在臺灣,魯凱族則認為百合是勇敢和毅力的象徵,在祭典時會將百合花簪在頭上。

臺灣積極復育、推廣原生種 商業栽培推陳出新型、色、味多樣
百合類花卉在植物學上是百合科百合屬植物,原生物種119種,分布於歐亞大陸與北美洲的亞熱帶至亞寒帶氣候區。臺灣本島有4個原生種,分別是臺灣百合(L. formosanum)、鐵炮百合(L. longiflorum)、豔紅鹿子百合(L. speciosum var. gloriosoides)、細葉卷丹(L. callosum),金門與馬祖則有野百合(L. brownii)。其中艷紅鹿子百合、細葉卷丹分布狹隘,數量稀少,正在積極復育中;臺灣百合、鐵炮百合推廣應用於臺灣各地鄉村或原住民部落。野百合也有學術單位的協助,在金門進行復育,期待成為特色地景。

百合屬植物因為觀賞價值高,園藝育種栽培相當興盛,可以依照育種親本的特性,大致區分為8個系統群,臺灣生產栽培的主要有3個系統:
亞洲型百合系統(Asiatic hybrids)在臺灣俗稱姬百合,以原產於日本的透百合(L. maculatum)、蝦夷透百合(L. pensylvanicum)、姬百合(L. concolor)等為主要育種親本。特色是花朵朝上開,花瓣平展、開裂,花瓣內側多少有黑色小斑點,通常沒有香味,莖直立、葉片密集。莖50~90公分,高矮適中,適合切花、盆栽與庭園種植。本系統是色彩最豐富的百合,以黃、橘色為主要色調,有白、粉紅、黑等色彩變化,近年還開發出重瓣與無花藥的品種,避免花瓣被花粉汙損。


東方型百合系統(Oriental hybrids)花瓣內側有疣狀突起,花瓣平展開裂且末端多少反卷,花朵直徑通常超過15公分大,而且香味濃郁,臺灣通稱為香水百合。主要親本是原產於日本的鹿子百合(L. speciosum)、山百合(L. auratum)等物種的雜交系統。臺灣主要作為切花使用,少數矮性品種作為盆花。因為球根打破休眠需要5℃低溫處理8~12週,因此趣味栽培較少,多是進口球根作為切花生產用。近年引進重瓣品種,雍容華貴的花型,在花卉市場上造成轟動。


鐵炮百合系統(Longiflorum hybrids)以臺灣原產的臺灣百合、鐵炮百合為主要育種親本,白色花長喇叭型,通常朝側面開,也有朝上開的品種。花色潔白高雅,有優雅的香味。莖部較高,主要作為切花與花壇、庭園栽培使用。本系統較為速生性,播種後1~2年可以開花。
為了追求多樣的花形、花色與氣味,藉不同系統百合雜交發展出的新系統也愈來愈常見。近年來,臺灣的百合商業栽培最常見OT百合系統(Oriental lilies and Trumpet lilies),由東方型百合與鐵炮百合等喇叭型百合雜交,花型具有兩者的特徵,花色增加黃色與淡黃色,且保留東方型百合香味濃郁的特色,主要作為切花使用。

球根栽培更有園藝樂趣 切花需適時補充清水、保持通風
趣味種植百合以球根為材料,比直接購買已開花的盆栽能獲得更多栽培樂趣。選購球根要注意品種正確,球根直徑愈大愈好,因為這與一枝莖能開出多少朵花呈正比,東方型百合有時進口已經過冷藏打破休眠,或許已經長出一點莖,這對種植沒有影響。從球根種植到開花大約4~5個月,種植適期大約是10~12月,可以在3~6月開花。夏、秋季生產的百合切花,大多是在高冷地區種植。
種植於地上時,要挖比球根高度深、寬3倍以上的植穴,例如球根高5公分、直徑10公分,植穴就要15公分深、30公分寬,挖出的土混拌培養土與長效性肥料,然後放入球根在15公分深處,將調好的土回填植穴後澆水。如果是使用盆器種植,要種植如上述的深度,寬度可以較窄沒有關係,隨百合球莖發芽生長日漸長高,可以立支柱支撐,尤其東方型百合、鐵炮百合較高大,可能因為強風吹襲,或是承受不住花苞重量側傾。栽培到開花後,可以就地欣賞,或是剪下做為切花。
百合開花後會生成新的球根,鐵炮百合系統、亞洲型百合系統或是臺灣原生種百合,不需挖出球根冷藏,因此採收切花時要保留足夠的莖部高度,讓盆栽葉片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新球根才能發育茁壯,來年可以再度開花。東方型百合系統雖然也可培養新球根,但需要在夏季球根休眠時,挖出球根進行儲藏,並在種植前8~12週,放在冰箱以5℃進行低溫處理,才能再度開花。如果不想這麼麻煩、只收一次切花,就可以在採收切花時剪至莖基部。臺灣花農生產東方型百合時,也都以此方式採收,才可以取得足夠長度的切花商品。
如果沒有空間可以種植百合,購買百合切花直接瓶插或是進行花藝創作,也是很好的應用方式。選購時可以挑一枝莖具多個花苞、有一朵花開放能確定花色者。如果不介意花色,就選花苞末端略開的,因為大概1~2天就能開花。開花後最好立即摘除花藥,以免脂溶性的花粉沾染花瓣或衣物,不易清洗。
百合莖部吸水多,注意瓶插或插花的花盤、花器要適時補充清水。此外,百合花瓣對乙烯相當敏感,需注意容易釋放乙烯的水果,例如蘋果、釋迦、芒果、香蕉,尤其供桌上的線香燃燒時產生「碳氫化合物」,濃度高時會激發上述水果釋放乙烯,使百合更容易凋謝,最好能夠將百合擺放在通風、涼爽的位置,可延長觀賞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