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集飲食文化的種子

種子

文/曾怡陵 攝影/何忠誠

新竹竹北的「新社農藥種子行」成立於1970年,彼時竹北為蔬菜專業區,供應臺灣北部的小葉類蔬菜,種子農藥行應運而生。1990年後竹北因人口老化,專業區逐漸移至桃園,種子行的銷售型態也從零售轉為批發。不同於多數種子行專注大宗蔬菜品種,第二代經營者陳奇峯蒐集許多竹北地方品種,不僅支撐了當地的飲食文化,也吸引食材文化研究者前來探訪。

竹北市中正西路車來人往的馬路旁,一棟街屋的招牌以五彩蔬果為前景,搭襯綠色的田園景致,用鮮紅的楷體寫上「新社農藥種子行」,店內擺滿印著作物相片及品種名的各式種子產品,陳奇峯和妹妹正穿梭其中忙活。

找出市場需求的敏銳眼光

陳奇峯自小在農田和種子行幫忙,手工整理種子時,身上總沾滿各種塵屑,有時還導致過敏,因此對種子並沒有特別的好感。然而,在那個少有個人意志,也沒有空間探索興趣的年代,繼承家業是自然而然的事。陳奇峯從嘉義農專(現為嘉義大學)一路念到臺灣大學園藝系碩士,接著承接種子行,「那個年代大概都是這樣,以前是農業社會,會走上農業這條路是很正常的。」

除了販售種子,陳奇峯也幫農民育苗。

走一圈店內的展示架,便可窺知苗栗、宜蘭以北地區對葉菜瓜果的喜好,這來自於陳奇峯對市場的敏銳度和細微精準的眼光,他自信地說道:「其他種子行若要拿我的種子去留種,我不會在意,他們在量或品質是追不上我的。市場觀察力夠的時候,就是走在最前面、引導市場的走向。」

當多數種子行著眼主流的鮮食市場,他亦深耕酸菜、福菜等蔬菜加工市場。早年,他會觀察餐廳料理使用的蔬菜品種,推敲市場的喜好,「從吃牛肉麵、酸菜湯、鹹菜鴨,可以知道哪種料理適合用什麼品種的芥菜或酸菜,以及什麼樣的醃漬方式,就可以把需求的品種特性抓出來。」有時,憑藉對市場的熟悉,他也會引進適合當地飲食文化的新品種。

在培育商業化的品種前,陳奇峯會跟農友蒐集種子試種,多數農友認為這表示對自家品種的肯定而樂意分享。他再從中挑出特性最好、性狀整齊適合商業販售的品種,進行選育和純化,目的是讓產出的作物趨近工業化產品。

鹿角萵苣
已育成苗的鹿角萵苣。

飄洋過海到世界各地採種

陳奇峯早期都在臺灣採種,後來因為人工和氣候條件的考量,他手上的種子也飄洋過海到中國、義大利、丹麥、東南亞等地,由當地的種子公司協助採種。然而各地的天候和作業習慣不同,異常狀況的責任歸屬往往難以釐清,因此必須預先設想所有的狀況,做好準備。

例如若在中國採種,陳奇峯會注意晚霜和早霜的時間,評估生長期是否足夠,或者作物是否易凍死;若跟紐西蘭配合,就要留意當地因氣候乾燥,不習慣套塑膠袋,若遇貨櫃漏水,外層種子容易發芽的狀況。「有時採種作物死光了,要評估是否重種或另外找地方生產。北半球掛掉了,你可能要趕快找南半球,不然一次delay(延遲)就是兩年沒有種子。」

此外,新社也會直接進口種子販售,例如用於製作泡菜的韓國大白菜、荷蘭的彩椒等,「跟國外買的好處是,所有的種子都是用全世界頂尖的東西篩選過的。」

店內陳列各種葉菜瓜果的種子。

被飲食趨勢拋下的地方種子

「我賣的種子純粹都是市場要的。先有消費,我們才有商機,種子到後來牽扯到的就是飲食文化。」以芥菜為例,它的需求量大,品種也最多元,適合做梅干菜、福菜、酸菜、雪裡紅、刈菜雞的品種都不同。

陳奇峯說明,生長期較短、可以較早採收的早生種芥菜有「鳳尾春」和「竹北扁甲芥菜」,鳳尾春梗體圓實,製成雪裡紅的成品量比竹北扁甲芥菜多,但因口感較硬而逐漸被取代。「剛開始大家講求『有』的時候是鳳尾春量最多,等注重口感的時候,就變成扁甲芥菜比較多。」然而,一般製作雪裡紅得要每天醃漬,竹北扁甲芥菜無法穩定供應不間斷,因此部分市場被口感稍差,卻能持續供應的西螺半結球芥菜瓜分。他補充,竹北扁甲芥菜專門用於醃漬,特殊性高,但半結球芥菜因為辣度低,通吃鮮食和加工市場,自然成了主要的供應來源。

竹北地區沒有食品加工專業戶,多為個人自行加工販售,因此陳奇峯以專門的品種供單一用途使用,而非一般鮮食、加工的兼用品種。不過,在現今消費者普遍不偏好農產加工品的大趨勢下,只適合加工的品種正逐漸減少。

地方品種的多元風貌,有一部分由陳奇峯蒐集和保存著,然而只要市場不再有 需求,待種子超過發芽效期,這些地方品種就會消失。陳奇峯認為自己做的不是種原庫,他的責任,是協助買方取得正確、性狀整齊的品種,「像一斤的種子大概有十幾萬株苗,可以醃很多酸菜,你把不對的品種賣給農民,他是要賠很多錢的。」

大量、單一的口味不斷衝擊固有的飲食文化,陳奇峯透過品種的蒐集、選育、採種,暫且保留了地方品種多元豐富的活力。種子行內不時聽到汽機車疾駛而過的刮耳噪音,不論現代化的浪潮如何淘洗,這裡絕對會是進行在地飲食文化觀察的第一現場。

陳奇峯的妹妹忙著收銀; 臺灣種苗業者的營運型態多為家族傳承,新社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