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基會抽檢市售嬰幼兒可食米製品重金屬含量 鉛超標1件、鎘超標5件

消基會今日公布米類嬰幼兒食品重金屬檢測結果。(攝影/游昇俯)

食品中的重金屬鉛、鎘等會經攝取在人體累積,對許多器官具有毒性,對嬰幼兒傷害更大,甚至影響腦部發育,消基會抽查國產及進口共40件米類嬰幼兒食品,檢測汞、鉛、鎘、砷等重金屬含量,依據國內限量標準,國產米製品即有1件鉛含量超標、5件鎘含量超標,其中以「展榮糙米麩(全素)」產品鎘含量0.203ppm超標逾5倍最嚴重。

衛福部食藥署表示,疑似違反規定產品,食藥署將與消基會聯繫、取得產品內容,交由地方衛生局追查,若依法稽查抽驗結果違反《食安法》規定,會依法裁罰。農業部農糧署去年抽檢公糧、集團產區稻穀重金屬含量近400件,全數合格,食米安全無虞。

農糧署副署長蘇茂祥表示,食品業者應尋找符合重金屬限量標準的食米原料開發產品,農糧署去年針對公糧重金屬抽檢130件,稻米產銷契作集團產區「業者留樣稻穀抽檢」檢驗242件,全數符合規定。針對高風險農地重金屬檢測,共監測536件田間食用作物、包括415件,其中鎘、鉛或無機砷含量超標共18件、水稻占17件,已剷除食用作物面績約2.4189公頃,銷毀食用作物共26,690公斤。

消基會抽樣檢測「展榮糙米麩(全素)」產品鎘含量0.203ppm,超標逾5倍最嚴重。(攝影/游昇俯)

消基會於今年2月間於臺北市及新北市的母嬰、嬰童用品專賣店、藥局、網路購物平臺等通路,購買40件米類產品檢測,包括國產樣品粥、米精、米糊、米餅等28件,進口樣品米餅、米棒、米圈圈等12件,今日公布檢測結果。消基會董事長吳榮達表示,採樣對象包括標示供0到36個月兒童食用產品;無明確標示食用年齡但全家均可食用者;未標可食用年齡但有嬰幼兒圖樣,有誘導認知為嬰兒食品者,以及未標示食用年齡但放置嬰幼兒食品區販售者均採樣。

檢測結果,40件產品均未檢出汞含量,但有1件「三立蔬菜味米餅」鉛含量0.057ppm,大於限量標準0.05ppm;5件產品鎘超標,包括「展榮糙米麩(全素)」鎘含量0.203ppm、「(郭老師)寶寶米餅─糙米(濁水米)」0.045ppm、「美好人生/稻鴨有機米餅(原味)」0.048ppm、「(玉山碾米)纖米條」0.048ppm、「(瀚克寶寶)紫米米餅」0.057ppm,均超出限量標準0.04ppm。

「三立蔬菜味米餅」鉛含量0.057ppm超標。(攝影/游昇俯)

消基會檢驗長凌永健表示,食品重金屬殘留主要來自使用的原料農產品,在加工過程受到汙染機率非常低;以米製食品原料稻米來說,重金屬最可能殘留在稻穀外層的米糠,米糠是最有營養、也是重金屬最容易殘留的部位;5件鎘超標產品均使用保留糠層較多的糙米為原料,推估「展榮糙米麩(全素)」又因只使用單一原料糙米,所以重金屬含量又較高、超標達5倍。

吳榮達指出,因國內未針對嬰幼兒食品訂定砷限量標準,消基會參考各國訂定標準檢測,有17件產品總砷(包括有機砷、無機砷)含量超過新加坡食品法規標準;8件產品無機砷含量超過歐盟標準、3件超過韓國標準。他說,國內米製食品欠缺砷限量標準規定,建議主管機關針對食品總砷、無機砷含量訂定限量標準,以保障民眾權益。

凌永健說,以米製食品原料稻米來說,重金屬最可能殘留在稻穀外層的米糠。(攝影/游昇俯)

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表示,食藥署111、112年都與地方衛生局合作執行「國產嬰幼兒穀物類輔助食品製造業相關稽查專案」,共稽查47家製造業者,抽查123件產品標示及67件穀類原料或其成品,其中4件(2家)產品標示不符,但其他查核項目及抽驗結果均符合規定;113年專案正在執行中,一有結果會立即對外公布。

至於嬰幼兒食品未訂定砷限量標準,林金富表示,食藥署針對食品中汙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採源頭管理,確認生鮮原料符合標準以後才可以進行後續加工,因此針對製造嬰幼兒食品的原料米訂有無機砷0.1ppm的限量規範,從源頭落實管理。

延伸閱讀:

嬰幼兒米食重金屬疑超標 郭老師寶寶米餅等業者自清:經地方政府、SGS檢測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