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產地】傳承土地的故事,釀出臺灣地酒新文化

文字 周尚儀/攝影 陳淦熙

國際知名的釀酒大師陳千浩,為釀造出心中理想的臺灣地酒,登高山入深海,不僅專注研讀歷史、親身探查教科書沒寫的風土文化,同時攜手農民,復刻釀造遺失百年的台灣地酒,拚命三郎般敢衝敢拚的根性,只為了孵化一個夢想:推動「臺灣地酒文化再生運動」。陳千浩以「釀酒」追溯臺灣土地的故事,將臺灣酒的迷人之處推廣至全世界。

說起臺灣酒,你腦中浮出的會是臺灣啤酒、紅標米酒,還是紹興或高粱?然而除了這些傳統常見的酒品外,本土地酒還存在許多讓人意想不到的精采風味!

本次採訪「最危險」之處,是輕茫的愉快感,一不小心就可能讓嚴謹失守。輕輕搖晃眼前的酒杯, 燈光下琥珀色液體閃爍光芒,迸發陣陣層次分明的濃醇酒香,細細嗅聞香氣,散發烏梅、蜜餞的微酸回甘,迷人氣味一時在酒窖中四溢, 這類的感官體驗令人嘴角不自覺上揚,幸福感油然而生,未嚐酒精已感微醺。

陳千浩舉起酒杯專注嗅聞,彷彿靜心傾聽葡萄酒訴說生命故事, 眼前這杯是近年有錢也難買到的「紅埔桃」,現在下訂單還需要長達五年的耐心等待,才能一品它的美妙滋味。

下單後需要等待五年的紅埔桃。(照片提供 陳千浩)

成就美好釀造前, 是一段磨人意志的時間

一九九九年,陳千浩於法國勃根地大學葡萄酒釀造學系(IUVV, Université de Bourgogne)學成後,歸國於高雄餐旅大學任教, 致力傳承釀酒、品酒知識,積極扶持產業發展。在學校建立了全亞洲最大「LE NEZ DU VIN 酒鼻子聞香教室」,創新的教學方式只希望帶給學生更多感官上的啟發。然而,陳千浩的地酒之路卻也是在磕磕絆絆中前行,如今成為臺灣中流砥柱的釀酒大師,他形容:「醫學院學生如果念完書就立刻出來行醫,那病人也不敢信任,醫生也需要經過實習醫生階段,加上多年臨床經驗,才能成為真正的名醫。」 正如「埔桃酒」的誕生。

二○○五年,陳千浩受到農糧署的邀請,輔導臺中后里本土的「樹生酒莊」,陳千浩笑說:「當時才三十多歲,單身沒有妻小,趁著寒暑假無聊,又是葡萄生產旺季,帶著學生就過去釀酒了。」設備的引進、技術的轉移都需要龐大經費,這些經費籌措靠的全是政府補助,以及眾農友的力量。農友們聽說有位從法國回來的臺灣教授要來輔導農村,大家都滿心期待,紛紛將自己多年積蓄三十萬、五十萬元都押在這次的產業轉型;然而, 一年一年,成品不但陳千浩自己不滿意,參賽也默默無聲,農民們認賠殺出,最後只剩下陳千浩與酒莊主人洪吉倍兩人。

想不到,第五年開始,小鴨變天鵝,經過時間洗禮,葡萄酒終於散發出熱帶島嶼香甜風味!正是陳千浩咬牙苦撐、直面輸贏的氣魄, 讓埔桃酒旋風一樣席捲世界各地酒類競賽,以獨特的臺灣風味讓國際酒壇驚豔不已。

只要有心, 什麼都可以釀出美味

埔桃酒打響名聲後,一次因緣際會陳千浩發現,日治時期的花蓮吉安曾以稻米釀製清酒。農民成功復育出當時釀酒的「吉野一號」 後,他也以此米為原料,利用日本酒麴及釀造技法,完美復刻出「神跡」酒。這個驚人的發現與成功, 讓他更加堅定要推動臺灣地酒在國際舞臺揚名。

陳千浩的精心傑作, 吉野地酒:神跡。(照片提供 陳千浩)

「當時甚至地瓜、綠豆都可以釀酒。」陳千浩滿懷熱情的眼神, 透出臺灣地酒文化寶藏的魅力。他研究文獻挖掘出臺灣早期酒業的繁榮景象,日治時期曾高達兩千多家私人酒廠;民間釀酒技術遺失的八十多年來,透過如今農作復育、技術提升,地酒有機會再度走入常民生活。

陳千浩不停歇地釀製研發臺灣地酒,如:氣泡清酒、蕃薯燒,還有深海熟成的葡萄酒,此外,他也積極與農民團體合作,共同在臺中后里建立了一座嶄新的地酒釀造基地,並且預計明年中即可完工。他認為自己的使命,不僅是在這片富饒的土地中提煉佳釀,更透過地酒文化的傳承與再生,讓人們更加深刻了解這片土地的歷史,期許以獨特的風土氣味勾勒出臺灣地酒精彩篇章。

地酒配地味食材, 感受土地的滋養

鹹酥雞搭配清涼啤酒是常民享受。翻翻《米其林指南》,在餐桌上,什麼食物配什麼好酒鐵定是門學問,那麼大名鼎鼎的埔桃酒、神跡又該配什麼食物呢?

「在地酒就該配在地食物。」 陳千浩直接回答:「神跡清酒本適合日式料理,但搭配臺菜更是一絕。紅埔桃搭配在地水果、甜點, 甚至巧克力也都合適。」

陳千浩專注於復興臺灣地酒滋味。(照片提供 陳千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