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服務給付擴及淺山農田生態系指標物種 新增諸羅樹蛙、山麻雀、食蛇龜等5種

生態服務給付新增瀕危物種發布儀式,林業署署長林華慶(左三)、農業部次長陳添壽(左四)與第一線參與保育的工作者一同合影。(圖片提供/林業署)

生態服務給付新增瀕危物種發布儀式,林業署署長林華慶(左三)、農業部次長陳添壽(左四)與第一線參與保育的工作者一同合影。(圖片提供/林業署)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自2021年起針對瀕危物種及重要棲地,以生態服務給付、提供農民「生態薪水」,鼓勵農民採取友善耕作等生態保育措施,至今給付標的物種包括石虎、草鴞、水獺、水雉及臺灣黑熊;林業署今(14)日宣布新增諸羅樹蛙、山麻雀、赤腹游蛇、柴棺龜及食蛇龜等5物種為保育標的,雖未必是明星物種,但都是淺山農田生態系健全與否的指標。

新增5種物種以其分布熱點優先推動生態給付,逐步擴大推行。只要實施地區且農地面積0.1公頃以上(赤腹游蛇農地面積至少100平方米以上),不使用除草劑、毒鼠藥及不友善的防治網,並符合農藥安全檢出規範,每年每公頃核發最高3萬元獎勵金;農民如果進一步為物種營造適宜的繁殖或棲息環境,提供更加完善的庇護效果,每人再加發最高每年3萬元獎勵金。

林業署新增5物種為生態服務給付保育標的。(圖片提供/林業署)

喜歡隱身茂密竹林的諸羅樹蛙,因農地利用型態改變,轉種鳳梨或開發,使棲地大為減少;生態給付鼓勵農民保持竹林6成鬱閉度且林下落葉覆蓋厚度達4公分,每年4至10月繁殖期於田區「挖窟仔」,營造諸羅樹蛙可供繁殖水域棲地並維持水位。

諸羅樹蛙是臺灣特有種,可作為農田生態系的指標。(圖片提供/林業署)

棲息中低海拔山區的山麻雀,會利用既有孔洞築巢,但天然巢洞不足,體型小、競爭力差,也影響族群繁衍,現全臺剩約1千多隻。生態給付鼓勵茶園不使用對鳥類高毒性農藥,在其度冬期間的10月至隔年1月種植小米,補充山麻雀食物來源,增加繁殖能量,或配合執行機關在農地架設巢箱、通報異狀,成功讓山麻雀繁殖孵化離巢。

山麻雀屬於稀有留鳥,為臺灣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圖為山麻雀公鳥。(圖片提供/嘉義縣野鳥協會;陳建樺攝影)

林業保育署署長林華慶表示,推動生態給付初衷,是針對農民為生態保育改變農耕習慣,可能造成收成的風險,由全民共同分擔成本,而非只是加諸生態保育的道德壓力,由農民獨自犧牲;當農民積極為這些小動物營造產卵、築巢或度冬地點,由政府代表國民給付微薄「生態薪水」,以報答農民為全民良善管理這片土地。林華慶說,林業署推動生態給付預算額度有1億元,依推動情形核實支應,去年6千萬元,今年新增5種物種,估計每年應不會增加超過1千萬元。

林華慶認為,生態給付推動2年多來,主要成效在扭轉保育物種過去給農民負面的形象,改善農民與物種間的關係。例如臺灣黑熊去年納入給付,今年就有多起救傷通報;農民自主通報,搭配防範路殺等措施,南投的石虎族群也已有增長,農民一開始或許是為了配合給付方案,但實施一段時間後也會逐漸內化成為保育的價值觀。

嘉義縣瑞峰社區友善山麻雀的農藥行「生毛樹19號柑仔店」負責人黃惠瑜表示,她以前也不認識山麻雀,是因家中田區灑粗糠改善土壤,意外吸引山麻雀聚集,野鳥學會因此想承租土地、保育山麻雀,野鳥學會的人每周上山,「起初我們當他們是瘋子,後來我們也變瘋子」,給山麻雀設巢箱又種小米,供吃又供住。

黃惠瑜藉經營農藥行之便,在家人支持下協助農民替換農藥,降低山麻雀等鳥類中毒風險。(圖片提供/林業署)

因為家中開農藥行,在先生及婆婆支持下,黃惠瑜遇到農民來配藥,只要彼此互信,就可幫農民換同樣機制、但對鳥類毒性較弱的農藥。黃惠瑜說,外人認為開農藥行與做保育很衝突,她確實因此稍微減損農藥收益,但「施用農藥首先受到危害的是人,降低毒性首先受惠的也是我們自己」;他說,農友起初只是觀望,近年也有十幾位開始一起種小米,政府提供生態給付支持,農民會更堅定一起做。

赤腹游蛇。(圖片提供/國立宜蘭大學;毛俊傑攝影)

赤腹游蛇海拔500公尺以下的溪流、池沼、水田等環境,是水田、淺山環境指標物種。(圖片提供/國立宜蘭大學;毛俊傑攝影)

柴棺龜。(圖片提供/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陳添喜攝影)

柴棺龜在臺灣是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甚至面臨盜獵風險,亟需保護。(圖片提供/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陳添喜攝影)

食蛇龜是臺灣是唯一原生「全陸棲」的龜種,也是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圖片提供/林業署)

食蛇龜是臺灣是唯一原生「全陸棲」的龜種,也是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圖片提供/林業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