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匯三明治的美味,蘊含著一段愛恨交織的臺美關係史

總匯三明治是臺式早餐特色產品,除了傳統的漢堡肉、蛋、小黃瓜、美乃滋、火腿等夾料外,許多早餐業者也各自發展特色品項。(圖片來源/薛慧螢繪製、麥田出版授權)

總匯三明治是臺式早餐特色產品,除了傳統的漢堡肉、蛋、小黃瓜、美乃滋、火腿等夾料外,許多早餐業者也各自發展特色品項。(圖片來源/薛慧螢繪製、麥田出版授權)

內容提供/麥田出版 文/黃惠貞 插畫/薛慧螢

獨步全球的總匯三明治

臺灣人好吃也懂吃,除了傳統小吃美食之外,對異國飲食接受度也高,而且這些異國美食傳入臺灣之後,總能在臺灣人的巧手慧思下轉換,甚至發揚光大成為獨具特色的新東西,總匯三明治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18世紀時,英格蘭的第四任三明治伯爵(John Montagu, 4th Earl of Sandwich)不想因為肚子餓而中斷牌局離開牌桌用餐,於是,他的僕人便提供他兩片麵包夾上少許冷醃肉、醬汁和起司片的簡易餐點,好讓他方便用手拿著吃而不必離開牌桌。飲食學者近一步考據認為這並非伯爵家僕的獨到創意,而是在地中海地區旅行時受到希臘、土耳其人餐前小菜(mezze)的啟發。

「三明治」的命名,與第四代三明治伯爵 John Montagu 相關。(圖片來源/Valentine Green,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後來,伯爵的吃法在貴族圈中流行起來,鼎鼎大名的歷史學家愛德華.吉朋(Edward Gibbon)將這餐點以三明治(sandwich)命名記錄在日記裡,從此這道餐點便以該名廣為人知,並跟隨當時的移民潮帶到北美洲,到19世紀初,美國的烹飪書便已經出現三明治的食譜了。在美國最常見的三明治版本是夾入培根、萵苣生菜、番茄組成的基本款,俗稱為B.L.T.三明治。後來,紐約某知名俱樂部(nightclub)的廚師把香煎雞胸肉加入做成較豪華的俱樂部版本(club sandwich)。1而俱樂部(nightclub)這一新式社交場傳到20世紀初的中國上海,被翻譯為「夜總會」,club sandwich 就被翻譯為「總會三明治」。

對臺灣人而言,西式食物的傳入可以回溯至清末開港時期,西人喜愛的咖啡、巧克力、牛奶糖都在此時首出現於臺灣人的餐桌。日治時期,臺灣也出現一些西式餐廳、賣珈琲的喫茶店,但真正引入「總會三明治」使其於臺灣流行的是 1960 年代的駐臺美軍俱樂部。曾經在美軍俱樂部工作的臺灣人在那裡學會了許多西式餐點,在美軍離開後自行創業,把「總會三明治」加入更多臺灣人喜愛的食材,放在早餐店裡販售。

1980年代,隨著工業化腳步,通勤工作者增多,外食普遍以及早餐店的連鎖化,難以望文生義的「總會」一詞被「總匯」取代,並且按照字義自行演繹,加入更多樣例如:肉鬆、煎蛋、豬肉排等臺灣在地人喜愛的食材,成為名符其實的「總匯三明治」。2至此,club sandwich已經遠離它的美國祖先,成為外國人驚嘆不已的臺灣特色了。但臺灣與美軍俱樂部的緣分,得從1949年開始說起……

為臺灣帶來美式文化的駐臺美軍

1949年8月,在共軍已經輕鬆取下長江下游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後,國共內戰的烽火正在廣州城蔓延;自中日戰爭以來即積極介入調停國共衝突的美國政府發表了「中美關係白皮書」(正式全名是:United States Relations with China: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Period 1944-1949),指稱蔣介石政府應該為國共戰爭中的失敗負最大責任,執政的杜魯門政府撤回對國民黨的軍事援助,只想盡快從中國內戰的泥淖中開脫,放任國民黨自生自滅。直至中共以「抗美援朝」為理由主動派遣志願兵支援朝鮮戰場,美國才驚覺錯估中共的意圖。

1951年美國與在臺灣的中華民國成立〈聯防互助協定〉,派遣軍事顧問團來臺,同時也增援大批美援物資給予國民黨政府,助其穩定在臺灣的統治。韓戰停戰協定簽訂後,1954年更與國民黨政府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開啟美臺軍事、經濟關係緊密合作的時期,直至1971年美國外交政策轉變,謀求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係正常化,而1978年底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確定,斷絕對中華民國之法律承認,1979年5月最後一批美軍離臺。1980年5月,持續二十餘年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也一併終止了。

韓戰爆發以後,美國陸續與中華民國政府簽訂〈聯防互助協定〉與〈中美共同防禦條約〉,派遣軍事顧問團與美軍協防臺灣。圖為1969年的臺中清泉崗空軍基地大門,美國空軍憲兵(SP)與中華民國憲兵一同站哨。(圖片來源:First lieutenant James O. Britt, 6217th Security Police Squadron, USAF,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長達25年的美軍駐臺時期,一般民眾對於美國在臺的實際軍事運作未必清楚知曉,但是,美軍官兵及其眷屬居住之處儼然成為一個美國文化的「飛地」,3美式飲食、服飾、生活器物,乃至於建築物風格、音樂類型、圖書思想等,對於當時處於戒嚴時期,出版、文化各方面受到嚴格管控的臺灣人來說不啻是個呼吸自由的窗口,甚至也是尋求掙脫出走的助力。

那時在臺灣南北都市都設有的美國新聞文化處圖書館,就是年輕學子借閱西方文學、思想書籍的好地方,而「美援」援助的麵粉、大豆等物資也改變了臺灣人的飲食習慣。為了推廣麵粉的使用,臺灣官方還成立「麵食推廣委員會」和美國小麥協會合作設立「烘焙技術訓練班」4開授製作麵包、西點的補習課程,以利增加麵粉的利用度和食用量,今日臺灣人普遍接受的麵食正是當時在美國勢力下「麵食推廣運動」的成果。

直到今日,臺北市中山北路、天母、陽明山地區、新竹市光復路、臺中市西區等處原為駐臺美軍官兵及其眷屬居住的社區,都還留有美式鄉村風格的建築,和街道格局,或改建為新世代追求異國情調的特色餐廳,或僅留存著「美村」、「中美」、「華美」等街道名稱供後人推想。

駐臺美軍官兵及其眷屬居住的社區,都還留有美式鄉村風格的建築,和街道格局,圖為陽明山山仔后前美軍宿舍群。(圖片來源/林高志,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而此時期親美的國家政策,也影響了各級學校的英語教育傾向於美式發音和美式文化的介紹,原為駐臺美軍提供新聞、娛樂的美軍電臺5及其後繼的ICRT電臺也成為年輕學子學習美式英語、認識美國流行音樂文化的重要媒介。至此,臺灣人早已不復記憶二次大戰期間美國軍機轟炸臺灣的歷史(媒體報導、歷史教科書也完全不會提起)。一九七○年代,臺灣社會還有「來來來,來臺大;去去去,去美國」的順口溜,美國是多數留學生的目的國,也是那幾個世代青年的夢想國度呢!

突然發生的五二四反美事件

但在美軍駐臺初期也曾發生過一起引發民眾反美情緒的事件,那日是1957年3月20日,中華民國少校劉自然在駐臺美軍宿舍區(位於今陽明山地區)被槍殺了。這樣明目張膽的殺人事件,在戒嚴時期的臺灣是非常駭人聽聞的。事發後,行凶者立刻被當地的警察局人員逮捕,也製作了筆錄,正準備將之移送至士林地方法院檢察署進行審訊,但是,行凶者雷諾上士(Robert G. Reynolds)是駐臺美軍顧問團成員之一,依法他享有外交豁免權,因此,這起刑事案件本國地方法院並無管轄權。最後在雙方政府高層協商下,該案由八名美國憲兵組成的軍事法庭於臺北美軍顧問團的總部內進行審判,雖然輿論一片譁然,但兇嫌只以「故意誤殺罪」被起訴。案情雖有諸多疑點(迄今仍無法釐清),但至5月23日,該法庭仍判決雷諾上士無罪,而且被當庭開釋。隔天,他與家人迅速飛離臺灣。

案件至此,受害者的家屬覺得正義未被伸張,隔日,劉自然少校的妻子奧特華身著黑色喪服;手持中英文書寫「殺人者無罪嗎?」、「我控訴,我抗議」的看板到美國駐臺大使館(位於今日臺北市中山北路上)6前抗議。由於此時是戒嚴時期,所有聚眾陳情、抗議事件都是被嚴格禁止的,而且臺(中華民國)美有正式邦交和軍事協防的合作。但是,這個不尋常的行為並沒有被及時制止,當時的臺北市警察局面對奧特華的抗議並沒有任何的管制動作,當下她還接受黨營的中國廣播公司記者的現場採訪,利用廣播的即時性向社會大眾訴說她的不滿和委屈。

激動的抗議人士對美國駐臺大使館丟擲石頭、棍棒,甚至有人衝進館內破壞家具、燒毀文件,導致大使館損失慘重。(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她聲淚俱下地控訴經由廣播新聞迅速傳開,當天中午左右,即有越來越多的群眾包圍住大使館。之後,突然有人得到消息,宣告殺人嫌犯已經離境回美,部分情緒激動的市民開始對大使館建築丟出石頭、棍棒、磚塊,然後翻牆進入館內,砸毀汽車、撕毀大使館上的美國國旗,破壞室內家具、搜出文件燒毀,還毆傷使館內人員。暴力行為波及鄰近的美國新聞處、美軍駐臺總部,混亂時間長達十個小時。

直到傍晚,臺北衛戍總司令部才宣布對臺北市區、陽明山(美軍眷屬宿舍區所在地)進行「戒嚴」,並實施宵禁。軍隊進駐市區,以水龍頭、瓦斯槍執行清場,過程中有三人死亡,數十人受傷,一百多人(包含數名記者)被逮捕。(事後,其中的40人遭判處六個月到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在美國駐臺大使的抗議下,外交部長和駐美大使也銜命正式向美國道歉。當局為避免暴亂動搖美臺關係,將這波戒嚴持續至六月底,一直到美國國務卿杜勒斯(John Foster Dulles)公開宣告「美國遠東政策不因臺北騷動而有任何影響」時,這波突如其來因反美抗爭而產生的政治危機才宣告解除。

美聯社紀錄的524事件影像。

這起在美臺密切合作初期爆發的反美事件起因為何,迄今未有定論。事後,許多資料和報導都認為這和國民黨高層的路線分歧有關,而且和蔣經國及其主導的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的勢力在幕後策動脫不了關係。7劉自然案件判決無罪出爐當天,外交部長葉公超還約見美國使館人員表達抗議要求重審案件。而戒嚴時期唯一被核准發行的三大報都以社論嚴厲譴責該判決,乃至於受害者家屬的控訴報導、抗議群眾的過激言行都像是被高層默許或安排好的。

事件後隔天,美軍顧問團向美國國防部報告,認為事件是「早有預謀的安排」,三天後,美國大使藍欽(Kar L. Rankin)親自到士林官邸詰問蔣介石,是否發動事件者影響力夠大才使軍警不出動以制止暴動。九月中旬,奉派來臺調查此案的美國總統特助李察志(J. Richards)也曾表達美國政界盛傳蔣經國領導的救國團在此事件中「扮演積極角色」。8上述說法在當時都遭蔣介石總統否認,蔣經國本人也曾在美國親國民黨的刊物中聲明:「只有兩個理由才會使我反美:我瘋了或者我是個叛徒。」9

五二四事件發生之時,蔣介石總統人在日月潭度假,事發後才趕回臺北處理危機。為了給美方一個交代,他先將臺北衛戍司令、憲兵司令、臺灣省警務處長免職,隔年六月修訂《出版法》增加撤銷登記的處分內容(事件前立法院曾強烈反對立法),以加強言論控制。同時,將軍、警、保安機關裁併整合為「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由他本人自行督管,並任命同為保定軍校出身的黃鎮球為總司令。這是白色恐怖時期執行文化審查、郵電檢查、電話通訊監聽、情報等最重要的情治機關。


民主的滋味:自由之前—入獄、囚禁、判刑,附著在日常味蕾上的衝撞與反抗

作者:人權教育資源中心「民主的滋味社群」

出版:麥田出版


本文節錄自人權教育資源中心「民主的滋味社群」著、麥田出版《民主的滋味:自由之前—入獄、囚禁、判刑,附著在日常味蕾上的衝撞與反抗》;完整原文請見原書。

註釋

  1. Stephanie Bulter,〈The story of the sandwich〉,《STORY》,2018年8月22日。 ↩︎
  2. 鄧士瑋,〈台灣獨有的總匯三明治竟是個以訛傳訛的美麗錯誤〉,《食力》,2017年10月25日,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scsource/paper/4975371433 ↩︎
  3. 「飛地」是一種文化地理概念,意指某一地理區域內有一塊隸屬於他地的區域。在美軍在臺享有治外法權的時期更是如此。 ↩︎
  4. 後來改制為今日仍存在的「中華穀類食品工業研究所」。朱宥勳,〈法式甜點在台灣的祕密,比你想像的還要多〉,《端傳媒》,2016年4月28日。 ↩︎
  5. 正式名稱是「美軍廣播網臺灣分臺」(Armed Forces Network Radio Taiwan),簡稱為AFNT。美臺斷交後,由美國聯邦政府將相關設備無償贈與中華民國政府改組為繼續以英語廣播的臺北國際社區廣播電臺(International Community Radio Taipei),簡稱為ICRT。 ↩︎
  6. 農傳媒編按:1957年時駐臺大使館已遷至今日財政部臺北國稅局位置。 ↩︎
  7. 馬非白,〈中國國民黨的反美真相:五二四事件〉,《想想論壇》,二○一九年十月二十一日。 ↩︎
  8. 劉自然事件〉,文化部:老照片說故事。 ↩︎
  9. 同註7。 ↩︎